相关试卷
-
1、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溺爱(ruò nì)
倒塌(tā tà)
蜗牛(wā wō)
花圃(pǔ bǔ)
降服(jiàng xiáng)
坠落(zuì zhuì)
-
2、读拼音,写词语。
xiān nèn
wū zhuó
jiāng yìng
zhèn dòng
é luǎn
-
3、下列成语不是源于神话故事的一项是( )。A、开天辟地 B、刀枪不入 C、夸父逐日 D、精卫填海
-
4、我的▲
家人与我们朝夕相处,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熟悉、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你一定很了解 自己的家人,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家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往往不止一个,要选择他们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在选择 事例时,也应该选择印象最深、最能反映他们特点的事。
可以选择一个家人来写,也可以选择家中的几个人来写。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语句通顺,内容完整,350字左右。
-
5、课外阅读。
从前,大海里长着一棵树,名字叫扶桑,这棵扶桑又高又粗,是太阳的家。那个时候,天 上有十个太阳,一起住在这棵扶桑树上。
这十个太阳是十兄弟,他们轮着到天上去,一天一个。
过了几千年,几万年……有一天夜里,太阳十兄弟一起叽叽喳喳地说:“咱们十天才上一 次天,太没意思了。明天,咱们一起上天去玩个痛快。
第二天,公鸡“喔喔”一叫,太阳十兄弟一起上天了。这可不得了了,天上亮得叫人睁不 开眼,地上热得叫人喘不了气。不一会儿,河里的水全都被烤干了,地里的庄稼全被烤焦了, 还有许多人热死了。要是太阳十兄弟在天上玩上一整天,那么整个世界都要毁了,怎么办呢?
那时候,有一个天神名叫后羿,他有一张弓,很多箭。他射起箭来,又远又准。他知道了这件事,立即拿出他的弓,又拿了十支箭,去射太阳了。“嗖嗖……”后羿陆续射了五箭,射 下了五个太阳,地上不像先前那么热了。他又一口气射下了四个太阳,这下可好了,天气跟平 常一样了,一位老者赶忙对他说:“不要再射了!要把太阳都射下来,大家也没法活了。”
后羿一想,对呀!要是把太阳全射下来,整个天下就黑咕隆咚了,庄稼长不成,人也没法 活了。
后羿射日的传说就这样被流传下来了。
(1)、为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2)、照样子,写词语。又高又粗(ABAC式)
叽叽喳喳(AABB式)
(3)、后羿为什么要射日?他是怎样把太阳射下来的?( )A、因为十个太阳在天上同时出现,让人接受不了。后羿自己用弓箭先射下五个太阳,又 射下了四个太阳。 B、因为十个太阳在天上同时出现,让人接受不了。后羿是在一位神仙的帮助下把太阳射 下来的。(4)、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了,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5)、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写下两个名字来吧。 -
6、 阅读《观潮》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ò fèi),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 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 成一堵高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g bèng) 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chàn zhàn) 动起来。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这两段话运用了很多比喻,把潮水的声音比作;把 白浪比作、和。(3)、这两段话从和两方面来描写潮来时的情景, 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奇景。(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你认为这句话写得好吗?为什么? -
7、口语交际。
做完作业的小明在看电视,妈妈让他离电视远点,可他说,离近了看才好看。
(1)、请你劝说小明,让他听妈妈的话。(2)、请提出两点保护视力的建议。 -
8、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 , 但闻人语响。(王维《鹿寨》)(2)、可怜九月初三夜,。(白居易《暮江吟》)(3)、 , 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4)、梅须逊雪三分白,。(卢钺《雪梅》)(5)、嫦娥应悔偷灵药,。(李商隐《嫦娥》)(6)、女娃游于东海, , 故为精卫。(《精卫填海》)(7)、好问则裕,。(《尚书》)(8)、 ,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9)、智能之士, , 不问不知。(王充)(10)、 , 孰能无惑?(韩愈)
-
9、根据要求完成练习。(1)、妈妈对我说:“今天放学时要是下雨,我就来接你。”(改为转述句)(2)、小女孩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缩句)(3)、我们要尽快改正并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4)、照样子,改写排比句。
例: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
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5)、照样子,仿写设问句。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鼎沸
欲聋
彻霄
窃窃
鸦雀
悄 息
-
11、照样子 换成新字,再组词。
注—(驻)(驻扎)
抄一
赔一
长—(账)(账单)
工一
交一
-
12、看拼音,写词语。
zhú jiàn
zhuāng jia
shū shì
yán jiū
xuǎn zé
-
13、题目:▲真有趣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上“这节课”“这件事”“这次活动”或某个人等。内容重点要写出“趣”。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奇异的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欣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去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见过这般奇异的黄山。黄山真奇啊!玲珑俊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黄山真高啊!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飘。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峭,站在崖上,似乎即刻就会跌下去。
作者写黄山的山,为什么要先写长白山和香山?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动。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了起来。
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五彩缤纷的云霞,郁郁葱葱的松林,红叶似火的枫林,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人感觉像走进了画卷里。
(1)、根据短文内容,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感受黄山之美。(2)、读第2自然段旁框中的问题,完成练习。⑴这个问题是从的角度提出来的。
A.获得的启发
B.文章内容
C.文章的写法⑵我能解答这个问题:通过与长白山和香山的比较,突出。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①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来描写美丽的黄山。
②画横线的句子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山的险峻。
③从短文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黄山及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4)、“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我想针对选文的(内容写法启示)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
15、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____,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____的地方出现了一____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____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____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把文段补充完整。(2)、给选文中的横线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填序号)A、条块只 B、根块只 C、条堵匹 D、根堵匹(3)、选文第2自然段从潮水的和两个方面描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并运用了和的修辞方法。(4)、唐朝诗人孟浩然在《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中写道:“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文中哪句话描写的是这句诗的情景?请用横线画出来。 -
16、背诵与理解。(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下列小标题排序。
⑴①顶天立地 ②开天辟地 ③化作万物 ④天地混沌
《盘古开天地》:
⑵①衔石填海 ②化为精卫 ③游于东海 ④溺海而死
《精卫填海》:
(2)、半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增长了知识,我知道了是一年中传统的钱塘江大潮观潮日,知道了人们模仿蝙蝠探路给现代飞机安装了 , 知道了爬山虎的脚长在知道了蟋蟀是用来修建住宅的。还从“ , 自用则小”中明白了喜欢提问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的道理。看到大街上,穿各种季节衣服的人都有,我就想起像谚语说的:二八月,。(3)、夕阳西下,看着江面绚丽的景象,我不禁吟咏起白居易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走进庐山,我为千姿百态的山景所震撼,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深山中十分空寂,只偶尔听到一阵人语声,由此我想到了诗句“ , 但闻人语响”。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____。②春天,校园里生机勃勃,鲜花开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③夏天到了,在校园里撑开了一把把巨伞,为我们带来了清凉。④秋风吹起,大树的叶子从枝头掉落下来。⑤冬天的校园,虽然没有皑皑白雪,有暖暖的阳光,琅琅的书声。
(1)、请根据语段内容,在①处加一个总起句。(2)、第③⑤句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进行修改。(3)、请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把第④句写生动。 -
1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鸟巢”“鸟窝”都可以用来表示鸟的家。 B、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他们是真实存在的。 C、今年夏天下雨很少,秋天时下霜很早,这让我想到了“夏雨少,秋霜早”。 D、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展现了他英勇、善良、机智的形象。
-
19、选择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A.排比 B.设问 C.夸张 D.比喻
(1)、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2)、啊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3)、教室里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4)、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20、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A.连续观察一段时间
B.观察要用耳听、用心想
C.观察要细致(1)、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2)、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3)、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