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综合实践。
课文的第3自然段列出了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表述清晰,有条理。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落地,请你用相同的表述方法,说一说实施“双减”政策的好处。(选做题)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好处呈现出来:
一是;
二是;
三是。
-
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神秘的火星
火星和地球长得太像———同样是岩石行星,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有两极,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①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
以前科学家就认为火星上曾经有大量的水。后来人们对火星的探测进一步证明,火星上确实曾经有水。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火星上的第一滴水也许是陨石或者彗星带去的。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就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持续了数亿年的陨石风暴,给火星送去了最初的水汽。
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火星诞生之初,水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水就随着熔岩被释放出来,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飘散,小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充满低处,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火星上的水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②火星的体积和重量比地球小得多,对物质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气体很容易脱离火星的吸引力而逃向太空。③持续不断的大气大逃亡,使火星的表面大气压不足地球的1%。在这么低的大气压下,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根本无法存留。因此,火星最终成了一颗万籁俱寂、荒凉干燥的行星。
【材料二】 2022年9月26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火星研究团队召开媒体解读会,解读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火表数米厚的风化层下存在两套向上变细的层序,可能反映了约35 亿—32亿年以来多期次与水活动相关的火表改造过程。现今该区域火表以下0—80米未发现液态水存在的证据,但不排除存在盐冰的可能。
(1)、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从材料一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2)、如果想完成“探究火星上的水的来源”的任务,需要细读材料 , 运用的阅读方法可以得出答案,即火星上的水有两种来源:一是 , 二是。(3)、结合小天收集的材料以及课文《宇宙生命之谜》,请就“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一问题发表你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火星上(选填:可能 不可能)存在生命。
理由:
(4)、小天想收集更多的资料,以下哪本书是最不适合阅读的? ( )A、《火星全书》 B、《火星生命:前往须知》 C、《星际战争》 D、《火星零距离:好奇号火星探索全记录》 -
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 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二)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5%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的磁场非常弱,太阳风和宇宙射线可以直接轰击火星表面。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1)、任务一: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读选文(一),抓住关键词,填写思维导图。(2)、任务二:根据下面的阅读任务阅读相关段落,并完成后面的练习。阅读任务: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
第1步:浏览发现选文(一)第自然段的内容跟阅读任务关系不大,不需要详细阅读。
第2步:详细阅读选文(一)第自然段,可以提取出以下信息:水星、金星因为 , 不可能存在生命;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为 , 也不可能存在生命。
第3步:寻找选文(二)的中心句,现有资料显示。
-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在读《宇宙生命之谜》时,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可以这样阅读:快速浏览课文,与自己阅读目的没有关系的段落可以。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的语句,阅读时注意把这样的语句找出来,然后找到与阅读目的有关的段落,运用的方法仔细阅读。有的段落和我的阅读目的关系不大,就不需要 , 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加以判断。(2)、《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表达了作者对科学家、的精神的敬佩,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
5、赏析句子练习。(1)、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
这是本篇课文的开头,从 , 又能激发 谈起,既引出 , 描写生动。关于“天上的世界”的故事,我还知道。
(2)、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这句话中的两个“只是”强调了和的相对渺小,而“”一词写出了银河系也非常渺小。此外,形容非常渺小的四字词语还有、等。
-
6、按要求写句子。(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2)、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 )(3)、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①“可能”一词(能 不能)去掉,理由是。
②请把下列句子中与“可能”有类似作用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A.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B.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
-
7、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选择,填写序号。
多样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有目的地阅读,请你根据问题选择对应的阅读方法。
A.浏览课文的方法
B.圈画关键词的方法C.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D.查找资料的方法(1)、 第一自然段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可以跳过去不细读。我们采用了。(2)、 第二自然段中的中心句“地球绝不是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寻找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抓住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这种阅读方法是。(3)、 课文中提到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最新证据在1975 年,从1975 年到现在,又有了哪些新的研究进展呢?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4)、 阅读第三自然段,通过圈画出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四个关键词语,理清生命存在的条件。我们采用了进行阅读。 -
8、《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中,说明天体上可能有生命有奈的条件有( )。(多选)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B、必要的水分 C、适当成分的大气 D、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E、有春夏秋冬四季,有大量的植物生长
-
9、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1)、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2)、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3)、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4)、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
10、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1)、人们发现,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也有四季更替。(2)、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3)、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 -
11、完成下面词语练习。(1)、类似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的有、、。(2)、“仙女下凡”可以用来形容 。(3)、“沧海一粟”形容。“沧海桑田”形容。
-
12、选词填空。
考查 考察
(1)、每做完一道题,都要分析一下这道题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2)、中国第八次北极科考队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白令海,顺利完成环北冰洋。 -
13、比一比,再组词。
陨
燥
幅
班
御
损
躁
辐
斑
卸
-
1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因素(sù) 提供(gòng) B、培养(péi) 倾注(qǐng) C、辐射(fǔ) 仍然(réng) D、陨石 (yǔn) 土壤(rǎng)
-
15、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古时候,科学shàng不发达,人们未能jiē kāi宇宙之mí。而现在,我们对宇宙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火星的 qīng jiǎo约66度 1分;火星上的cí chǎng非常弱,太阳风和宇宙射线可以直接轰击火星表面。那么,宇宙中那些未知的领域是不是也和地球一样,有shā mò和森林,有文明的居民,也有猖狂的dà dào呢? 如此种种,还等着我们去深入探索。
-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门票存根
游览须知
为了您的安全以及保护景区资源,请自觉遵守以下规定:
一、文明旅游,尊老爱幼,团结谦让。
二、按指定路线游览,严禁翻越护栏,
攀越悬崖,涉水过河等行为; 严禁在洞内、索桥等嬉戏打闹。
三、 爱护环境,严禁攀摘花朵以及在岩石、树木上乱刻乱画,严禁在景点打鸟捕鱼。
四、严禁在景区内吸烟。
材料二: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葛树”瀑布,因当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 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经过历代名人的游历、传播,成为知名景点。去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旅游,一定要选对时间。观看黄果树瀑布的最佳时间是夏季7、8月份,此时水量丰富,气势磅礴,最为壮观。
(1)、想知道如何文明安全地游览黄果树瀑布,应重点阅读 , 从中可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旅游景区。(2)、旅游前应该对景点有相应的了解,想知道去黄果树瀑布旅游的最佳时间应重点阅读 , 运用的阅读方法可知,游览最佳,因为这时。(3)、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①小明在景区看见一朵很美的花,想摘下来给妈妈带回去。
②爸爸在瀑布旁边点了一根烟吸了起来。
③美好的风景都在那些没有被开发的地点,游客可以自行选择游览路线,想去哪里观赏就去哪里观赏。
④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其得名与当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有关。
⑤想知道上面这些判断题的答案,只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二就行了。
(4)、如果你现在就站在黄果树瀑布面前,你会如何称赞它? 请写一写。(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 -
17、课外阅读理解。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故宫南北长 961 米,东西宽 753 米,建筑面积 15.5 万平方米。
故宫前部宫殿,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后部是内廷庭院,院落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宁静。①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它雄伟、堂皇、庄严、和谐,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②
我的批注:
①说明了故宫建筑之宏伟壮丽,布置精巧,秩序井然。
②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和智慧的,故宫是我们的骄傲。我为我们的祖先造出了这样雄伟的建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给选文起一个题目:。(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故宫分前部宫殿、后部内廷庭院及后苑。
②故宫也叫紫禁城,是唐、清两代的皇宫。
③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宫是故宫。
(3)、第2自然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表现了故宫建筑面积大的特点。(4)、用横线画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5)、故宫的建筑特色是、、、。 -
1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紫禁城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1)、第2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和建筑风格。(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六百年的历史。
②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边神武门,北边午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
(3)、片段中多处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如“七十二万平方米”“五十多米”等,这样表达为了。(4)、片段最后一句说明了故宫的建筑有、、的风格特点,抒发了者对故宫的之情。 -
19、按课文内容填空。(1)、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是 , 而且在结构上和相结合。(2)、本文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 ,由向方向,逐次介绍建筑物,先介绍“”部分,后介绍“”部分。(3)、故宫的“三大殿”指、、。(4)、说明建筑物的说明文一般采用顺序,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一般采用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过程的说明文一般采用顺序。这是决定的。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以一处建筑物为描写对象,仿写一句话)(2)、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仿写双重否定句)(3)、规模宏大的故宫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缩句)(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 ,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 ,不能不令人惊叹。
①改为反问句:
②改为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