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秋天
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
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
小牛说秋天是黄色的,
辽阔的田野,金黄金黄。
小羊说秋天是红色的,
满山的红叶,火红火红。
秋天真是一幅多彩的图画!
(1)、选文共句话。(2)、根据选文,选一选。(填序号)
①选文写的是( )天的景色。
A.春
B.夏
C.秋
D.冬
②选文中提到的小动物有哪些?( )
A.小鸟、小牛
B.小牛、小鸟、小羊
C.小羊、小牛(3)、小动物们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根据选文连一连。小鸟 红色
小牛 蓝色
小羊 黄色
(4)、文中还有“碧蓝碧蓝”这样ABAB式的词语,请找出来。 -
2、白云做游戏
抬起头来天上望,
白云朵朵会变样:
会变大马会变羊,
会变高山和楼房,
会变手帕蒙太阳,
天上来玩捉迷藏。
(1)、白云在做什么游戏?( )A、跳房子 B、丢手绢 C、捉迷藏 D、老鹰捉小鸡(2)、儿歌中的白云都变成了什么事物?请你按顺序填一填。(填序号)
①手帕 ②大马 ③高山 ④羊 ⑤楼房(3)、白云还会变成什么呢?照样子,写一写。抬起头来天上望,白云朵朵会变样:
会变大马会变羊,会变高山和楼房,
会变会变 ,
会变和。
-
3、谁捞西瓜
小兔的生日到了,小猴子扛着西瓜,小羊捧着青草,小猫抱着一棵大白菜,它们一起去小兔家。走到河边,小猴子一不小心,西瓜滚到河里去了。小猴子没有礼物送给小兔,急得哭了起来。正在这时,小乌龟把西瓜捞了上来。小猴子开心地笑了。
(1)、这篇短文共有句话。(2)、谁来给小兔过生日啦?请在文中找出来。(3)、读了短文,我知道,捞西瓜的是( )(填序号)A、小兔 B、小羊 C、小乌龟 D、小猴子(4)、我能试着连一连。小猴子 捧着青草 小猫 抱着大白菜 小羊 扛着西瓜 -
4、欢乐的歌
浪花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送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
小鸟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美丽的春天、艳丽的花朵。
落叶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丰收的果实、快乐的酒窝。
雪花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银白的世界、美好的心愿。
(1)、下面哪一项不是儿歌中提到的事物?( )A、浪花 B、小鸟 C、大树 D、雪花(2)、照样子,根据儿歌内容连一连。艳丽的
丰收的
雪白的
快乐的
美好的
贝壳 花朵 心愿 果实 酒窝 (3)、小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请你在文中找出来。(4)、你还听过谁唱歌?它又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
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
-
5、山河挺立脊梁,歌曲深情颂扬。小全搜集了两段歌词,请你一起阅读,完成练习。
①红日升在东方 , 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难同当,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②吾国万疆以仁爱 , 千年不灭的信仰。
———《万疆》
所谓英雄,有着平凡中不凡的模样。谁没被嘘过很菜,谁就不会成长。我们能赢,不管前路还有多少硬仗。从没有白费的泪光,它见证着你向上的渴望。倔强的伤,那也是年轻的奖章,去再战再败再战又怎样,我见过你最非凡的模样,用一万个日常,搏一刻热泪盈眶。——《登场》
(1)、读到画横线的句子,小全想到了《少年中国说》(节选)中的语句,请你帮他写一写。① , 。
②美哉, , !壮哉,我中国少年,!
(2)、读了《登场》,小全想到了袁隆平的事迹,请你帮他完成练习。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前八年都失败了,受尽嘲笑、质疑。但他从来无心咀嚼失败的苦涩。“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我这是在探索,跌跤就跌跤,我再爬起来再干,就是了。”
袁隆平的话与《登场》中的哪些歌词表达了相同的含义?用波浪线画出来。
(3)、为了“吾国万疆”,无数人用“一万个日常”,痴心钻研,默默奉献。你知道哪些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请你仿照例子,为他设计一张英雄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主要事迹: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让每个人远离饥饿。
人物评价:一生浸在稻田里,功勋写在大地上。
主要事迹:
人物评价:
-
6、文物见证往事,古迹浓缩历史。小全搜集了介绍圆明园的资料,请你阅读并完成练习。
圆明园不仅是一座____的园林,更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这座园林有金碧huī huáng的 gōng diàn,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还有很多景色宛如xiān jìng,真是美哉!然而,英法联军用一场大火把它shāo huǐ,给中华文化带来了不可gū liang的损失。自1996年起,政府就开始了保护并修复圆明园历史遗迹的工作,考古队意外发现了铜鎏金象首、“天地母”佛尊、绿琉璃脊兽、银锭锁等珍贵文物。
2020年12月,属于圆明园的七尊流失兽首铜像通过各种方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些流失的兽首铜像都经历了无数的周折和风雨,就像____。
(1)、请你帮小全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美哉
玲珑剔透
(2)、请你帮小全把资料中的拼音换成词语,依次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3)、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你觉得资料中横线里不适合填入的词语是( )。A、驰名中外 B、臭名远扬 C、举世瞩目 D、举世闻名(4)、由圆明园被焚联想到我们如今生活在盛世之中,小全抒发了感受。请你依次填入正确的词语(填序号),并在“□”中填入标点。在那的岁月里□无数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现在,我们处在的盛世□百姓□ □生活幸福美满。
A.安居乐业 B.流离失所 C.兵荒马乱
D.国泰民安 E.家破人亡 F.丰衣足食
在“□”中填入标点:(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这些流失的兽首铜像回归祖国的经历,结合“无数的周折和风雨”,下列语句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是( )。A、一只只海燕,在暴风雨中顽强地飞翔 B、落叶归根的老人,总要回到故乡 C、长途跋涉的旅人,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迷雾,坚韧地寻找回家的道路 D、顽皮的孩子,累了、倦了总要回家(6)、读到“一场大火”,小全想到了课文中的“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他产生了这样的感受:(7)、残垣断壁记录家国仇恨,警醒后世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振兴国家。振兴国家需要人才,我不禁想到了龚自珍的诗句:“ , 。” -
7、在讲解过程中小全展示了遗址图片,请根据诗句,选择对应的图片。
①
②
(1)、西洋楼下生荒草,海晏堂侧遗石龟。(2)、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
8、下面是小全认为的讲解重点和他找到的资料,请和他一起完成练习。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 ,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资料一:绝代豪华,名园萃,瞬成灰砾。——李瑚
资料二: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龙盘虎踞,彝(yí)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冯亦同
(1)、下列诗句与片段描述的内容相吻合的是哪一项?( )A、今昔水法残垣破,琉璃山水皆无缘。 B、牡丹亭中观奇景,蓬岛瑶台养天年。 C、一俱焚灰终归尽,震人惊醒断心弦。 D、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2)、结合资料一中“绝代豪华,名园萃”,用四字词语概括你想象中的圆明园昔日的辉煌:、、、。(3)、课文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花费大量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其目的不包括( )。A、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的情感 B、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C、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现在的毁灭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D、展示当时中国的富强,建筑造诣领先世界各国(4)、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请你分析这些词语的作用。(5)、读了不但写出了圆明园所藏文物历史悠久,还写出了文物的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强调了它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易,说明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片段和资料二,作为中国少年,你有什么感受? -
9、定讲解顺序进行了解后,小全在确定讲解顺序时犯了难,请结合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内容帮他梳理。
-
10、知前世今生小全查找资料后,在朋友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读一读,完成练习。
小全
英法联军闯进jǔ shì wén míng____的圆明园,将不计其数的珍宝都掠走,不能搬运的全部破坏掉。为了xiāo huǐ____zuì zhèng____,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那些金璧辉煌的 gōng diàn____□风格各异的jiàn zhù____□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就这样统统化为一片灰烬。
小轩:通过你的描述,我对侵略者的强盗行径更加愤恨。
小彤:我想到了老师课上讲的“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
(1)、看拼音,写词语。(2)、下面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奉命(fèn) B、辉煌(huáng) C、灰烬(jìn) D、估量(gū)(3)、小全在朋友圈发表的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用“◯”圈出来并帮他改正:( )。(4)、下列词语不适合形容 gōng diàn的是( )。A、天南海北 B、富丽堂皇 C、美轮美奂 D、雄伟壮丽(5)、帮助小全在这段文字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6)、结合课文和相关讨论,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大家得知圆明园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时的心情。(7)、根据小彤的回复,完成下面的练习。①“不可估量”的意思是;作者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圆明园被毁灭的之情。
②在读老师课上讲的这句话的时候,可以读得慢一些,语调一些,以体现的心情。
③仿照句子,用上“是……也是……”写一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
11、古有英雄惺惺相惜,今有后人代代相传。小全摘录了一则与《将相和》有关的资料与同学分享,请你一起来阅读吧!
2024年7月21日,话剧《将相和》在信阳市光山县的司马光剧院精彩上演,带观众重温了战国时期赵国丞相蔺相如与将军廉颇将相和好、同心辅佐赵国的历史故事。剧情围绕蔺相如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廉颇的忠诚与自我反省展开。话剧版《将相和》凭借____的人物形象、____的戏剧冲突受到观众的喜爱。剧中,演员们在有限的舞台上,____出了“你追我赶”的戏剧性和紧迫感。剧情高潮迭起,让现场观众欲罢不能。
(1)、阅读这则资料,我一眼看到的内容是“”。(2)、在分享资料时,小全漏掉了几个词语,请你帮他选一选。( )A、灵巧 激烈 演绎 B、灵动 强烈 演绎 C、灵动 猛烈 演变 D、灵活 矛盾 演变(3)、分享资料时,小全还介绍课文《将相和》主要包含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和。(4)、小全还想了解更多有关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下列方法不适合的是( )。A、阅读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B、网络搜索,输入“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然后点击相关资料阅读 C、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从中了解人物 D、去邯郸的赵苑成语主题公园学习那个时期的成语故事(5)、小全在搜集资料的时候,看到这样一段话,它描写的是以下哪个故事?( )回车巷,位于战国时赵邯郸内城南门里路西。现在是邯郸市着力打造的一处文化地标,以蔺相如和廉颇“将相和”典故为历史背景,是邯郸文化旅游必经之地。
A、完璧归赵 B、老马识途 C、负荆请罪 D、声东击西(6)、小全搜到了一副与《将相和》有关的对联,上联:文相如顾全大局国为先。请你结合新闻以及课文内容,根据对联的特点,帮他找出下联。( )A、将相齐心抗强敌 B、武廉颇勇改过错和为贵 C、国境线廉颇御强敌 D、一将一相同保社稷安康 -
12、英雄丰碑不朽,历史警钟长鸣。学校正在举行九一八事变纪念活动,下面是学生代表小全的发言稿中的文字,请你仔细阅读,完成练习吧!
九一八事变,这是每个中国人应当铭记的事件。千千万万同胞抵御qin luè,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zhù zào成钢铁chéng bǎo,换来如今的家国无恙。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狼子野心的体现,其背后有着详细的计划。他们gōng xiàn沈阳后,侮辱被俘的战士,真是可耻。此刻,庄严的残碑静静伫立,似无声诉说着那段苦难的历史。新时代下,jù jué忘记历史才能走得更远。九一八事变 , 无时无刻不督促着我们自强奋进。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 , 我们当胸怀天下 , 以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 , 以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 ,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给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抵御(xiè yù) 计划(huá huà) 侮辱(rǔ rú)
(2)、小全与同学交流这两段话。请你根据拼音依次写词语。(3)、听到发言稿中的“浴血奋战”,小艺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画面。请你仿照例子帮她描述一下。例: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浴血奋战
(4)、听了小全的发言,同学们纷纷抒发了自己的感受,请你将他们的发言补充完整。我读懂了画横线句子的主要意思:
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 , 岁月不待人。”我们要想为祖国贡献力量,就要珍惜时间,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
岳飞说:“莫等闲, , 。”我们要抓紧时间,奋斗不息,认真学习文化知识。
-
13、欢欢被评为了“阅读达人”,请你读一读她的积累本,并补充完整。(1)、表弟学习懒散,每当老师嘱咐他好好学习的时候他都说:“我还小,还有很多时间,不着急。”我可以用岳飞的名句“莫等闲, , ”来劝说他。(2)、毛主席曾告诫我们“多少事,从来急; , 。一万年太久,”,因此我们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3)、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要忽视一分一秒的工夫。这是葛洪的名句“ , ”的意思。
-
14、下面几位“速读达人”想要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读一读,完成练习。(1)、小全: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份阅读提速秘籍。请选出正确的阅读提速方法。( )A、读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不回读。 B、阅读时要抓住关键词句,边读边思考。 C、边读边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2)、小艺: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速度。
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①这两句话中,“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写出了光的 , 因为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所以就和我们常看到的流星体的速度作了。通过抓住这些关键词,这两句话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
②概括下面句子的主要意思。。
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小涵:想象画面也能帮我们提高阅读速度,来看我大显身手。①我能想象画面,用成语概括下面语段所描述的情景:。
房屋已被烈火包围,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困在房内的一个女孩儿因为吸入太多烟尘已经昏迷。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橙色的身影迅速冲入火海,用尽全力抱起女孩儿,向门口冲去。
②我能仿照上面的语段,把“怒发冲冠”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
15、有人说要在太空中建立一个大型空间站,我们在地球被破坏之后,都到空间站去生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理由。
-
16、我国对月球进行了探测。读短文,完成练习。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风暴洋北部地区,并将1731克月壤样品带回地球。经过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嫦娥五号”采样区的水含量在百万分之一百二十以下,而岩石中的水含量约为百万分之一百八十,相当于1000千克月壤中大约有120克水,1000千克岩石中大约有180克水。这一新发现是对月球是否有水的最有力的证明。
什么是月球水?它以什么形式存在?月球水不是直接可以用来饮用的普通水,它主要以气态水和固态水的形式存在,并非地球上的液态水形式。“嫦娥五号”采样区探测到的水,主要指的是矿物里的水分子或者羟(qiǎng)基。如果想要成为日常使用的液态水,月球水还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例如高温。
“嫦娥五号”发现月球有水,对我国的科研成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如果月球表面有广泛的水存在,那么人类就可以想出方法获取这些水资源,例如通过加热月壤,获得液态水。其二,月球上有了水以后,还可以把它分解成氧气和氢气。这样的话,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难度将会大大降低。其三,水、氧气和氢气除了可以供日常生活使用以外,还能用于生产和制造,氢气还可以充当能源,例如火箭的燃料。
(1)、用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2)、下列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科学家通过对月壤的数据分析,得出了“月球上有水”的结论 B、“嫦娥五号”采样区探测到的水主要指矿物里的水分子或者羟基,可以直接饮用 C、第1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两个“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3自然段中的“其一”“其二”“其三”后面的内容不能互换位置,作者按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利用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说明了月球有水的现实意义(3)、画线语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17、小全对火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是他搜集的有关火星的资料。读一读,完成练习。(1)、在下面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使句子通顺。
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有四季更替。
(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是哪一项?( )A、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5%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列数字) B、火星的大气中水汽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作比较、列数字) C、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22.6秒。(举例子、列数字) D、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打比方)(3)、学习策略小全运用本课学到的阅读方法,制作了“火星介绍卡”。读一读,填一填。火星介绍卡
和地球的相似之处
相近,有更替
表面特点
表面有黑色线条;表面的颜色会随着季节而变化;表面温度
气候
科学家的新发现
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①阅读任务: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②阅读方法:为完成这一阅读任务,我会关注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采用的阅读方法。
③阅读成果:(填写“火星介绍卡”)
④得出结论:
-
18、你对外星球的了解有多少呢?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根据探测器传来的pāi shè____照片可以看出:探测器的guān cè____点是一个gān zào____的lèi sì____ shā mò____的地方,这里有极少的yǎng qì____,zhòu yè____温差大,有极弱的cí chǎng____,有坚硬的土壤(rǎng yǎng),还分布着陨(yǔn sǔn)石。纵观上述因素,科学家cāi cè____,这个shén mì____的恒(héng hěng)星上没有生命的迹象,它对宇宙来说只是沧(cāng cáng)海一粟(lì sù)。
(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根据拼音写词语,将语段补充完整。(3)、“因素”中“素”的意思是( )。A、本色;白色 B、本来的;原有的 C、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 D、素来;向来(4)、下面词语中与“沧海一粟”意思不相近的是( )。A、九牛一毛 B、微不足道 C、可有可无 D、微乎其微 -
19、土地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也能给人们带来危机。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由于违背了生态规律而受到报复的例子是很多的。1934年5月12日,在美国东部,一阵黑色风暴呼啸而来,狂风夹带着大量的黄沙和尘土,从遥远的美国西部草原袭来,整整刮了三天三夜,横扫了美国大陆三分之二的国土。狂风过后,一片荒芜,各处顿时变成不毛之地。河水干涸了,庄稼枯萎了,牛羊渴死了,尘土塞满了房屋,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黑色风暴。那么这次风暴袭击是怎么造成的呢?原来,从18世纪中叶起,大量移民从欧洲来到美国,他们砍伐森林,破坏草原,用来种植庄稼和放牧,使大片土地失去了绿色植物的保护,赤裸裸地暴露在太阳底下。结果,就酿成了那场可怕的风暴。
(1)、美国1934年5月暴发的黑色风暴是怎么造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连续三天的狂风 B、温度过高 C、人们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大片土地失去绿色植物的保护 D、异常恶劣的天气(2)、找出片段的关键句,借助关键语句,我知道片段向我们说明的观点是。(3)、你还知道哪个由于人们违背生态规律而受到报复的事例?请写在下面,并说说原因。事例:
原因:
-
20、三黑有了土地之后的心情如何?读句子,完成练习。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这节诗运用的修辞手法,将表现了出来。请用这种手法写出三黑内心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