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疑邻盗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走,窃斧者;颜色,窃斧者;言语,窃斧者;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穿斧者。俄而,掘于佝而得斧。他日,复见其邻 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其行步

    于谷而得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穿斧者。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2、课内阅读。

    楚 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盾:“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用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曰 (称赞) B、之矛,陷子之盾(你) C、于物无不也(穿透) D、曰 (或者)
    (2)、请用“/”标不出句子中停顿处并写出它的意思。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4处)

    这句话的意思 是:

    (3)、楚人自认为他的矛 , 他的盾 , “其人弔能应也”的原因是(前两空用原文语句)
    (4)、如果你是这位楚 国人,该如何推销自的“矛”和“盾”呢?
    (5)、 “自相矛盾”已演变成一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现实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这样的人吗?请举例说明。
  •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自相矛盾》通过讲述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 , 不要言过其实,
    (2)、路人听了他的夸卖后是怎么说的?(单用原句回答),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原句:句意:

  • 4、写出句子意思。
    (1)、吾矛之利,于无物不陷也。
    (2)、夫不可陷入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 5、(    )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本课就是以楚人与围观者的语言来推动故事的发展的。
    A、语言 B、动作
  • 6、《自相矛盾》中。楚人是个(        )的人。
    A、为了诚信,自吹自擂,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的人。 B、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诚信,自吹自擂,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的人。
  • 7、《自相矛盾》中,面对围观者的反问,楚国人张口结舌的原因是(          )
    A、过分夸大自己的盾和矛的优点,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 B、过分夸大自己的盾和矛的优点,不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
  • 8、《自相矛盾》选自《____》。
    A、孟子·难一 B、韩非子·难一
  • 9、选择。(       ),它往往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A、寓言 B、语言 C、神话 D、小说
  • 10、根据文意,请对文中“誉之”“弗能应”两处文字加以评说。
  • 11、补充填带“自”的成语。

    自给 

    自强

    自力

    自告

    自知

    自以

    自吹

    自食

  • 12、补充词语,并根据意思填空。

    “自矛盾”是个成语,意思是 , 比喻 , 它的近义词是。反义词是

  • 13、辨字组词。

  • 14、给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1)、楚人有盾与矛者。(      )
    A、 B、盗取 C、使用
    (2)、又其矛曰(       )
    A、名声 B、称赞、夸耀 C、欢乐
    (3)、给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物莫能也。(    )

    A、陷阱 B、占领 C、剌破
    (4)、曰:“又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A、有的人 B、两选其一 C、有时候
    (5)、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A、成年男子 B、丈夫 C、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表议论
  • 15、选择正确音节。

    (shěng   xǐng)

    (wú   wu)

    自愧(fú   fù)

    (dùn   dun)

    (yù   yū)

    天地者(fú  fù)

  • 16、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
    (1)、吾盾之jiān物mò能xiàn也。
    (2)、楚国人卖矛又卖盾,kuā  zàn自己的盾很jiān  gù , 又夸xuān yào自己的矛很fēng  lì
  • 17、我能写好字。

  • 18、写作

    ㅤㅤ同学们,博物馆中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昨天的历史。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二十年后我们的课堂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到二十年后的课堂去看一看吧。那时教室里的设施、同学们的学习、老师的上课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展开大胆的想象,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写一写吧。
    ㅤㅤ要求:(1)想象大胆,围绕教室里的设施、师生的教学活动等方面写,突出变化。(2)分段表述,重点部分写具体。(3)题目自拟,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4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9、走进植物博物馆。

    品春

    厉彦林

        ㅤㅤ①山东人品的第一口春,就是鲜嫩的香椿芽。
        ㅤㅤ②在老家,许多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栽有香椿树。春天气候渐暖,香椿树泛着紫红光泽的嫩芽,是报春的使者。那芽丰厚娇嫩,绿叶红边,状似鸡毛毽子,一般五六枝为一株,微风轻轻一吹,____。

        ㅤㅤ③香椿芽初闻异香扑鼻,食之馨香可口。春天各家炒的第一把香椿芽,香味浓烈,左邻右舍都能闻得到,诱惑着行人吞口水。
        ㅤㅤ④记得早年我家也有棵香椿树,树干弯曲苍老,树皮皴(cūn)裂多疤,树干有三指(zhǎ)粗,长到两米多高,就努力让它分杈,这样树形好看,也便于采摘香椿芽。
        ㅤㅤ⑤采摘香椿芽,是十分虔诚和圣洁的事情。通常头天晚上先给香椿树浇饱水,让它吸收足够的水分,第二天采摘的时候,香椿芽会更加鲜亮【A】。清晨太阳刚露出头、露水未干的时候采摘时机最佳,从香椿树上轻轻采摘一段段香椿芽,小心地放在篮子里【B】。清明前后,香椿树枝头长满了第一茬香椿芽,家人就合计着哪天摘、摘多少,尽享这纯天然的美味。
    ㅤㅤ    ⑥香椿芽越摘越旺,刚采了一茬,一周时间就能又蓬勃地长出新的一茬。第二茬的香椿芽就不那么嫩了,颜色也变成了绿色,把最嫩的那部分采下来,吃法也有不同。通常的吃法就是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还有拌凉面吃。真吃不了或者舍不得吃的香椿芽,便被腌制。腌制好了,三五天即可食用,能保存大半年。
        ㅤㅤ⑦后来,我到外地求学读书,便离开了家乡熟悉的香椿树,那关于香椿的情景,已成了遥远的过去,只能在梦中重温。
        ㅤㅤ⑧春日里,我多次在城里找饭店再品尝香椿芽,无论怎么做,那口味永远没有老家香椿芽那独特的味道。
        ㅤㅤ⑨最近这次搬家,开春时邻居送给我一棵小香椿树苗。我和妻子把它栽植在小院当中,精心呵护和照料,树苗长得很快,不久就发出了枝丫。那小香椿树直直地挺立着,伸展出光滑的枝枝杈杈。为了给它更大的生长空间,第二年春天,我们又把它移到了院墙外。那天黄昏,我在刚刚发芽的香椿树旁凝视许久,____……  
        ⑩每到春天,驻在心窝里的情感就会像香椿树一样发芽,伸展一树美好记忆,品得无限春光……

    ——有改编

    (1)、短文开头“山里人品的第一口春,就是鲜嫩的香椿芽”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点明题意,品春即品香椿芽。 B、以小见大,通过写香椿芽来表现春意。 C、借物抒情,使感情有了依托的对象。 D、运用比喻,把春天写得更形象生动。
    (2)、读第②段,完成练习。

    ①这一自然段中,作者从 三个方面对香椿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描写。

    ②微风吹拂时香椿芽是什么样的?请在横线上写出香椿芽的动态变化。

    (3)、文章第⑤~⑨段围绕“香椿”写了哪几方面的事?

    →念香椿芽→

    (4)、第⑤段中,“这时候摘的仿佛不是树叶子,而是天鹅纤长的羽毛”这句话应该放在A、B两处中  处更合适,这句话写出了 
    (5)、第⑨段中写“那天黄昏,我在刚刚发芽的香椿树旁凝视许久”,作者会想到关于香椿的哪些人、事、景呢?请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6)、这篇短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驻在心窝里的情感”指的是什么?
  • 20、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

    材料一

    太阳神鸟

    ㅤㅤ①成都,一座拥有四千五百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让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清晰起来。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最为亮眼的当属商周时期的金饰“太阳神鸟”。
           ㅤㅤ②“太阳神鸟”金饰整体呈圆形,外径为12.5厘米,内径为5.29厘米,重量为20克。整个金饰厚度仅为0.02厘米,含金量却达到了94.2%,而古代常见金器含金量一般不超过80%。可见古蜀人高超的工艺水平。

    ㅤㅤ③“太阳神鸟”图案是四只神鸟与拥有十二道光芒的金日逆向而行。图案采取镂空方式呈现,恰似一幅剪纸作品,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具想象空间,令人联想起“金乌负日”的古老神话传说,将古蜀人对于太阳和鸟的崇拜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④“太阳神鸟”不仅昭示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灿烂,更深度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2005年,它从1600余件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2011年,又成为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核心图案。太阳神鸟在阳光下更具诗意:从城市上空俯瞰天府广场,成都的心脏是太阳神鸟;天府国际机场设计灵感取自太阳神鸟;东安湖体育场穹顶上有全球面积最大的太阳神鸟……

    材料二

    ㅤㅤ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放时间:
    ㅤㅤ周二至周日9:00-18:00,17: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1、2、7、8月及法定节假日除外)。
    ㅤㅤ购票方式:
    ㅤㅤ    ①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现场扫码自助购买电子票。
    ㅤㅤ    ②线上平台(美团、大众点评、携程等)购买电子票。
    ㅤㅤ    ③凭有效身份证件在人工服务窗口实名购票。
    ㅤㅤ票价及优惠范围:
    ㅤㅤ    ①门票70元,优惠价66元。
    ㅤㅤ    ②对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证件实行半价优惠,35元/人次。

    (1)、五年级四班明明将要参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根据材料判断正误,用正确或错误表示。

    ①太阳神鸟体现了古蜀人对太阳和鸟的崇拜。 

    ②寒假里1月20日(星期一),明明想约小伙伴去参观博物馆。 

    ③明明准备只带现金去人工服务窗口购票。 

    ④爸爸妈妈和明明去博物馆,买的优惠票,共花费了175元。 

    (2)、读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

    ①句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

    ②句中加点词语“一般不超过”中的“一般”可以去掉么?为什么?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