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2025年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2025届化学中考真题试卷
-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酸和碱(基础卷)
-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溶液(基础卷)
-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提升卷)
-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卷)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基础卷)
-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提升卷)
-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基础卷)
-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提升卷)
-
1、“推理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和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一定是催化剂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
2、下列各图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下列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
A、B、
C、
D、
-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清新的空气 B、洁净的自来水 C、冰块和水的共存物 D、石灰水
-
4、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水 B、铁 C、氢气 D、氯化钠
-
5、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矿泉水是纯净物 B、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吸附、电解等 C、天然水过滤可得纯水 D、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6、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张青莲 B、道尔顿 C、袁隆平 D、屠呦呦
-
7、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NO)。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NO)的化学式计算后填写:(1)、丙烯酰胺由种元素组成;一个丙烯酰胺分子中共有个原子。(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丙烯酰胺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最简整数比)。(4)、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5)、142g丙烯酰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g。
-
8、
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 B.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D. 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进行相应探究。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2)填写如表: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中有极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称得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步骤①③对比可以说明________。
(4)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分别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1g二氧化锰、1g氧化铜,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
(5)对比分析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6)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________。
-
9、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1)、仪器①的名称是。(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选取的装置是(填字母),出该应的文字/符号表达式。(3)、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4)、将收集的氧气用作性质实验,如图F所示,水的作用是。(5)、写出F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符号表达式。
-
10、氧气是参与“氧循环”的重要物质。(1)、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2)、该反应的文字/符号表达式为。(3)、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结合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强、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请结合实验原理,解释引起DE段气体压强变化的操作是:。(4)、分别用红磷和木炭按图1装置实验,测得压强结果如图3、图4,造成两图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11、金属镓(Ga)可用于制作半导体,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Ga、A、B、C、D、E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常用不同颜色区分。
回答下列问题:
(1)、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2)、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与A元素所占方格颜色(选填“相同”或“不同”)。(3)、如图A~E中,一共涉及种元素。(4)、E(属于铝元素)失去3个电子,形成阳离子,该离子符号为。(5)、Ga与B(属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2、如图是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已知:“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序号)。(2)、变化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发生该变化时,元素种类改变(填“有”或“无”)。(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变化Ⅰ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 -
13、化学用语是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1)、3个氮分子;(2)、氖气;(3)、硫离子;(4)、氯化镁;(5)、2个碳酸根离子;(6)、硫酸钠。
-
14、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制氧气
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用两份相同的双氧水制氧气
D.水的通电分解
A、A B、B C、C D、D -
15、构建化学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观: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NaCl是由NaCl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C、守恒观:用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必须含有氧元素 D、分类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都是空气污染物
-
16、“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右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铷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37,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 B、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符号为Rb+ C、铷原子和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因此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中 D、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五周期
-
17、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
18、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夏天晒衣服容易干--分子运动加快 B、100L气体被压缩到1L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分子种类改变 D、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
19、在化学学习中,简单的计算分析也是认识物质的一条重要途径。(1)、标准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电荷数为11,其中子数是 , 核外电子数是。(2)、已知:碳原子的质量为 , 相对原子质量为12,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求1个镁原子的实际质量。(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
20、
某小组同学在完成实践作业时,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刚刚切好的土豆片上,发现土豆片上立即冒气泡,他们对产生的气体、土豆片是否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以及土豆片为什么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检验产生的气体
(1)同学们先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后加入一定量的新鲜土豆片,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有产生。任务二:探究土豆片是否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假设】土豆片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2)同学们设计并完成下列探究实验。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方案
①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极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
土豆片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另取5mL水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鲜的土豆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土豆片不能使水分解产生氧气
③另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鲜的土豆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反思评价】
(3)在上述探究实验中,“实验步骤①”和“实验步骤②”起的作用是。(4)小萌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在步骤③前后,各对土豆片进行一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个实验:利用步骤③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分别是;。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最终得出土豆片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任务三:了解土豆片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原因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表达交流】
(5)写出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