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中,某小组进行了图所示的实验,该小组正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  )

    A、温度的关系 B、种类的关系 C、表面积的关系 D、表面空气流速的关系
  • 2、下列设备中,应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验钞机 C、感应水龙头 D、测温枪
  • 3、如图所示,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30° B、反射角为30° C、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 4、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的计时原理是(  )

    A、光的折射特点 B、光的反射定律 C、光的直线传播 D、平面镜成像特点
  • 5、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过程中,以飞船为参照物(  )
    A、地面是静止的 B、发射塔是静止的 C、河流是静止的 D、宇航员是静止的
  • 6、小聪和家人在中秋节期间开车到天津游玩,在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小聪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表示最高限速为100m/s B、“100”表示最低限速为100m/s C、此地距天津120km D、他家距天津120km
  • 7、假期,小明一家驾车从哈市到亚布力去滑雪,全程约220km。小明一家在早晨8:00准时出发。请你利用这些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匀速(80km/h)耗油

    8L/100km

    汽油(92#)密度

    0.75×103kg/m3

    汽油的价格

    8元/L

    (1)如果汽车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则小明一家需要多长时间到达亚布力;

    (2)小明一家开车到亚布力需要消耗多少L汽油;合多少kg汽油;

    (3)汽油的价格为8元/L,小明一家往返一次消耗汽油的费用是多少元?

  • 8、在探究某物质的熔化和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加热,目的是
    (2)、每隔1min记录一次试管中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由图乙可知试管中原来装入的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烧杯中水沸腾时,水的沸点为℃;继续加热,试管中的物质(填“能”、“不能”)沸腾,原因是
    (4)、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 , 观察烧杯中的水是否继续沸腾。
  • 9、“神奇光现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完成光现象的学习后知道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使物体成像 , 以下是他们在复习过程中重做这两个实验时的情况:

    (1)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选择平面镜时犹豫不定,应该选择 ( 选填“薄镜子”或者“薄玻璃板”)作为反射面,理由是

    (2)开始实验后,他将点燃的蜡烛 A 放在平面镜前,用与A等大的蜡烛 B 在平面镜后面移动,使之与 A 的像重合,但是无论怎样在水平面上移动,他都无法使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接下来他应该

    (3)当小华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同时,同组的小红也完成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点燃蜡烛后,看到的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接下来小红应该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完整的像;

    (4)完成实验后, 同学们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请你也说出这两个实验中所成的像的不同之处:(写出一条即可)。

  • 10、按要求作图:
    (1)、如图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近视眼需要戴眼镜才能看清楚,如图所示,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所需要的透镜,并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补全矫正后的光路图。

  • 11、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kHz到kHz。声呐能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说明声音能传递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4)、一潜艇利用声呐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进行了测绘: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________。
    A、 B、 C、 D、
  • 12、“制冷”牵涉很多物理知识,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1)、冰:冰鉴是我国的“原始冰箱”,如图,是一件双层器皿,鉴内有一缶,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食物。冰鉴是利用冰(填物态变化名称),热量达到保鲜效果。
    (2)、干冰:可利用干冰从周围环境中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制冷,曾被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制冰。气态的二氧化碳通过降低温度和两种方式变为液态,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液态二氧化碳进入热力学循环系统后从水中吸热变为气态,使水温度降低后成冰(填物态变化名称)。
  • 13、如图甲所示,雾炮车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水雾,吸附空气中的PM2.5,若天气晴好,望向水雾可能会看到美丽的“彩虹”,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属于光的现象;如图乙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说明不同色彩的光的偏折角度不同,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光;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叫光的三原色。

  • 14、如图甲所示是汽车发动机气缸异响听诊器。把听诊器连接的金属杆接触汽车发动机特定位置,就可了解气缸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某次工人师傅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气缸振动的(选填“频率”或“振幅”)大;如图乙是两个物体振动周期和振幅的图像,则这两个物体相同(选填“响度”或“音调”)。

  • 15、如图是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甲、乙两球从A点竖直下落至B点的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曝光一次。甲、乙两球从A点竖直下落至B点的过程,运动路程之比为;平均速度之比为;(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球的运动。

  • 16、如甲图,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其中尺摆放错误,该物体的长度为cm;图乙中停表的示数是s。

  • 17、物理实验中,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模型法、归纳法”等。对下列探究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两只等大的蜡烛

    ②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③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⑤研究声的传播时与水波进行比较

    ⑥研究物体温度时,通过观察温度计液柱高低来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

    ⑦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来研究声源的振动

    A、②⑤用到的探究方法是模型法 B、③④用到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C、①⑤用到的探究方法是类比法 D、⑥⑦用到的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 18、关于“速度”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则此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质量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无关
  • 19、某同学发现从冰箱中取出的冻肉表面附着一层白霜,肉的周围不断冒出“冷气”,煮熟的肉还会冒着“热气”。关于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冻肉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冻肉周围的“冷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C、煮熟的肉冒出的“热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D、在沸水中煮肉时,加大火力可提高水的温度
  • 20、水是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三态变化,地球上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三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汽化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高空云层中的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上一页 330 331 332 333 3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