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0V B、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0Ω C、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约为0.34A 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0Ω -
2、某智能音箱,接通电源,闭合开关S1 , 灯发光,但无音乐,再用手在音箱上方晃动,开关S2就会自动闭合,音箱播放音乐;只闭合S2 , 不能播放音乐。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
3、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在闭合开关后,如果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3A,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5A,在图乙的实物图上连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
4、某同学采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用到的四根电阻丝的粗细均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可以探究导体材料对导体电阻的影响,接入铜丝时,灯泡更亮 B、图甲中,若将灯泡换成电流表,可能会造成短路 C、图乙中,如果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也能够完成实验探究 D、图乙的结论可以用来阐述电位器的工作原理 -
5、将如图所示三个串联的灯泡与电源连接,灯泡L2、L3发光,L1不发光,电压表有明显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线①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c到b B、a接线柱接电源正极,f接线柱接电源负极 C、通过灯泡L1的电流等于通过L2和L3的电流 D、灯L1不发光可能是因为L1的灯丝断了 -
6、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时,现象如图甲所示。而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现象如图乙所示。结合正负电荷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与丝绸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甲图和乙图实验都体现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C、玻璃棒因为与丝绸摩擦带了负电荷 D、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橡胶弱 -
7、如图为柴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但顺序不对,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冲程中是吸气冲程,吸进汽缸的只有空气 B、乙图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C、在一个工作循环内,正确的顺序是甲→丙→乙→丁 D、若它的曲轴转速是1800r/min,则每钟对外做功15次 -
8、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图中给出了两个实例下列对此图的补充错误的是( )
A、圆圈A内,能量的形式是内能 B、圆圈B内,能量的形式是电能 C、序号⑤的实例有燃料燃烧 D、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
9、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C、燃料的热值越大,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
10、下面四幅图片中描述的现象,和如图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
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测力计示数变大
B、
盛夏时节,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
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
火山喷发时,使烟雾弥漫
-
1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
-3
0
0
0
0
1
2
状态
A
B
C
(1)、除图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酒精灯和。(2)、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3)、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4)、由表可知,冰熔化用了min。(5)、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小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
1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
1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刚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4)、如图④,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减少,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这个实验用到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
14、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测量时间,除了利用好金属片以外,还需让斜面保持较(填“大”或“小”)的坡度;(2)、当小车自斜面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到底端时停止计时,根据如图所示数据,在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m/s;(3)、实验收集多组数据主要是为了______(填序号);A、得到可靠的结论 B、减小时间测量误差 C、增加趣味性 D、减少由于测量工具造成的误差(4)、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当小车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 -
15、小善中秋佳节和爹妈一起乘车出游,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远离山崖行驶,鸣笛后1.5s听到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1)、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2)、汽车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
16、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句容新世纪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如图所示。则:
(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2)、小刚从家到句容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在步行期间20s内通过的路程。 -
17、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给的冰加热至沸腾,请在图中大致作出冰物态变化的完整图像。

-
18、某运动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表达式为s=3t(m),请在如图中画出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

-
19、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
(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x轴(选填“向左”或“向右”)。(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3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m/s。 -
20、图象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
(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甲的;(2)、根据这一规律,请你计算乙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