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 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

    (1)电流表的示数I;

    (2)求电源电压U;

    (3)若电源电压不变,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变为原来的一半,用电阻R2替换R1 , 求R2的阻值。

  •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甲为 , 乙为;(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最(选填“左”或“右”)端;
    (3)、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再换用10Ω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闭合开关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V,此时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
    (4)、如图2中,能正确描述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 3、如图是小华同学按照物理课本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物图。

    (1)、请完成实物图的连接(要求滑片P向左滑时接入电阻变大)。
    (2)、请根据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电路图必须根据实物图画出)。
  • 4、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同时加热且不计热量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4.2×103J/(kg·℃),则甲3min吸收的热量是J,甲物质的比热容是J/(kg·℃)。

  • 5、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 则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V和V。

  • 6、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较大,火箭用氢做推进剂是因为氢的大。
  • 7、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时间越长,铁丝弯折处温度越高,这个实验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冬天晒太阳能“取暖”,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8、在如图所示的电子压力计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与弹簧上端固定在一起,弹簧的压缩长度与受到的压力大小成正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随压力的增大分别会怎样变化(  )

    A、变小、不变 B、变小、变大 C、变大、变小 D、变大、不变
  • 9、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柴油机的剖面图,关于其四个冲程柴油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是空气 B、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C、做功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D、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量的极少部分
  • 10、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
  • 1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石蜡在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D、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
  • 12、如图所示,小叶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和金属球都是绝缘体 B、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 C、玻璃棒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
  •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瓶柴油倒去一半,则剩下的柴油比热容变小 B、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 D、燃料燃烧得很充分,它的热值也不变
  • 14、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B、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C、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 D、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15、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为了安全用电,我们对生活中一些“电”常识的了解必不可少。下列有关常见电压值的表述(  )
    A、两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是1.5V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C、手机电池电压是37V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
  • 16、用激光测距仪(如图所示)测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在激光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再反射回地球的过程中,所需时间约为2.6s。求:

    (1)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多少米?

    (2)我国某型高铁最高时速约390km/h,如果以这个速度不停地跑,它需要多少小时才能跑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 17、小兴每天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下表是他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已知他平均步长为0.6m。

    (1)他完成表中步数所需要的时间;

    (2)若他以该速度一共跑了1800s,求他此时间内跑的路程。

    总步数

    5000步

    速度

    3m/s

  •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是度;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 19、为了了解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小雪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开始探究。

    (1)、小雪先给A管加热,A管中的水吸收热量,当温度达到时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导管C流到B管中,B管中水面会升高,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成水。同时,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了,这表明B管中的水热量;
    (2)、供暖系统就是利用水蒸气液化(选填“吸热”或“放热”)供暖的。
  • 20、小玲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在图中已经标出,图中上方是小车运动到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h∶min∶s”)

    (1)、实验原理是
    (2)、组装器材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目的是
    (3)、如果小车到达B点时没有及时按下停表,则实验中测出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偏大”或“偏小”);
    (4)、在经过熟练使用电子表之后实验采集数据如上图所示,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通过计算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是(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
    (5)、适当调整斜面的坡度,小车运动情况如图vt所示,其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无法确定
上一页 284 285 286 287 2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