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同学们百米赛跑时,关于比较其运动快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学中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 B、物理学中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 C、观众是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 D、终点裁判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
-
2、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新铅笔的长度约18dm B、演奏一首中国国歌时间是60s C、人的正常体温约37℃(口腔温度) D、正常人1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
3、小红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图乙是备用的几种导体(A、B、C、D代表导体,S代表导体的横截面积)。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间接比较电阻的大小;
(2)为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M、N之间应接入图乙中的(选填代表导体的字母);
(3)若在M、N之间分别接入导体B、D,发现接入D导体时灯泡更亮些,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其得到的实验结论被实际应用到了的工作原理中(选填字母);
A.电压表
B.电流表
C.滑动变阻器
(4)生活中,通常选用铜芯线、铝芯线作为输电线,而不选择铁芯线,是因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有关;
(5)实验中,小红发现在M、N之间接入不同导体时灯泡的亮度区别不是特别明显,为了更容易判断图乙中电阻的大小,你的方法是;
(6)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红进一步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她把M、N与废日光灯管中的钨丝连接,闭合开关S后,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可以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变小,这表明:温度越高,钨丝的电阻。
-
4、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择(选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小灯泡;(2)、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均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3)、排除故障后,重新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偏转幅度较小,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接下来应该;(4)、依次用电压表测了、和电源两端的电压。由此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此结论(选填“科学”或“不科学”),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再做几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
5、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A、B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并记录A、B的温度。
(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安装;(2)、实验时,选取相同、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3)、此实验通过(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4)、加热一段时间后,液体B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5)、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液体(选填“A”或“B”)更适合作为家中“暖气”中输运能量的介质。 -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
①闭合开关,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小;
②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
7、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和是并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是电流表(填序号)。闭合开关后,两小灯泡都能正常发光,过了一会儿,灯丝烧断突然熄灭,②电表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8、二极管由(选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在社会各领域应用广泛。小满同学在学习了二极管的相关知识后,将二极管与电流表串联起来,对电流表起保护作用,这是利用了二极管的特性。他又将铜片、锌片插入柠檬,制成柠檬电池。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发光二极管发光,由图可知铜片是柠檬电池的极。

-
9、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构造上的差别是汽油机汽缸顶部有 , 而柴油机的汽缸顶部有喷油嘴;一柴油机飞轮转速为600r/min,则每秒对外做功次。
-
10、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蓄电池白天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照明灯晚上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 C、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时,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11、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在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C、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时,小灯泡的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D、电压、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灯和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 )
A、4∶1 B、1∶4 C、5∶4 D、4∶5 -
13、某品牌独轮车工作原理:当电源开关闭合时指示灯亮起,人站在独轮车上开关自动闭合,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B、
C、
D、
-
14、下列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生热的“热”指的是温度 B、0℃的冰放进0℃的水不会发生热传递 C、冰的内能一定比水的内能小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
15、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热水中加入冷水变成温水属于扩散现象 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 D、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
16、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自然灾害,它产生的地震波的性质和声波很接近,因此又称为地声波。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和预警。如图所示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像。某次地震时,震源距离最近的监测站120km。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纵波传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秒?(2)、纵波从震源传到监测站所需时间是多少?(3)、纵波引起地面颠簸,横波会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人们利用横波和纵波由于传播速度不同产生的时间差,发出警报预警。本次监测站收到纵波和横波时间差是多少? -
17、2024年9月25日,我国成功试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本次试射不仅是中国军事实力的一次展示,更是对外部威胁的有力回应。若导弹发射20分钟后命中12000km处的目标。则:(假设导弹做直线运动)(1)、导弹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导弹运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3h到达目的地,它通过的路程为多少千米?
-
18、小华和小红在学校举办的校园厨艺大赛中,精心烹饪的“忆母红烧肉”和“白萝卜牛腩汤”夺得了本届比赛的一等奖。(1)、在烹饪“忆母红烧肉”的过程中,炒制糖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油达到一定温度,颗粒状的冰糖才会熔化,由此推断冰糖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烹饪“忆母红烧肉”的过程中,揭开锅盖时发现锅盖的内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是由温度较高的遇到温度较低的锅盖内壁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的。(3)、小红在炖煮“白萝卜牛腩汤”时,锅的上方出现一定量的“白气”。关于炖煮时锅上方的“白气”与关火后锅上方的“白气”相比,你认为符合生活实际的是______。A、炖煮时的“白气”多 B、关火后的“白气”多 C、一样多(4)、烹饪“白萝卜牛腩汤”时,小红用大火使汤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炖煮。请问小红为什么要这样做?。
-
19、家住广场附近的彤彤,经常受到广场舞噪声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彤彤决定把家里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她找来鞋盒充当隔音房间模型,并对材料隔音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两个猜想:
猜想一:隔音效果与材料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隔音效果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她选用聚酯棉、海绵、泡沫板这三种材料进行隔音效果的测试。过程如下:
将闹钟放在鞋盒里,分别塞满不同隔音材料后盖上鞋盒,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当听不到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时到鞋盒的距离,得到表中数据。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泡沫板
听不见声音时的位置与鞋盒的距离
2.8
3.6
4.1
(1)、你认为彤彤在实验中应控制隔音材料的相同。(2)、通过比较来判断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这种实验方法物理上称为。(3)、由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所选的三种材料中的隔音效果最好。(4)、隔音房间材料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材料的隔音效果,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哪些方面才能科学合理地完成隔音房间的改造工作?。 -
20、如图1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斜面上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填公式)。(2)、实验中应控制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目的是便于测量。(3)、如果测得小车从A点到达B点的时间 , 从A点到达C点的时间 , 则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4)、图2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下滑过程中运动情况的图像是(选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