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甲是演示手握金属棒可以产生电流的实验装置,位于左侧的铁棒、铝棒和铜棒分别与检流计的正接线柱相连;位于右侧的铜棒、铝棒、铁棒分别与检流计的负接线柱相连。实验装置中六根金属棒跟检流计的线路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通过检流计可以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小云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的步骤如下:首先用左手握住左侧的铁棒,右手握住右侧的铝棒,发现检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然后,左手仍握住左侧的铁棒,右手握住右侧的铜棒,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第一次偏转方向相反,请你写出小云所探究的问题是

      

  • 2、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煤油和水加热(如图甲),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知,的吸热本领大,煤油的比热容是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小明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物质种类 B、升高的温度 C、加热时间
  • 3、如图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上方是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时,观察到瓶口附近有白雾出现,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时,能转化成瓶塞的能,瓶内空气降温,遇冷(填物态变化的名字)形成小水滴。

  • 4、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放入一小团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观察到硝化棉燃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活塞的能直接转化成(选填“筒内空气”或“硝化棉”)的能;硝化棉燃烧说明它的内能 , 温度升高,达到了着火点,硝化棉的内能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的。

  • 5、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他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观点,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分子间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2)、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 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滴管向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 , 这属于扩散现象。

  • 7、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4.2×103

    2.1×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0.88×103

    水银

    0.14×103

    0.39×103

    A、水的比热容最大,其物理意义为: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可能变化 D、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负电荷定向移动能形成电流 B、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C、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D、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 9、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 10、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熔点高 B、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在2-6分钟内能是不变的 C、由图乙可知,冰的比热容比固态石蜡的比热容和水的比热容都小 D、图甲中两试管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冰和石蜡升高相同温度
  • 11、两铝块,初温相同,甲的质量是乙的3倍,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热量后,立即接触,则(     )
    A、热量从甲传给乙 B、温度由乙传给甲 C、甲、乙之间无热传递发生 D、热量从乙传给甲
  • 12、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如图甲所示,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连接的瞬间有(     )

    A、正电荷从A向B移动 B、电子从A向B移动 C、电流从B向A移动 D、电子从B向A移动
  • 13、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把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会冲出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白气”是试管中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C、“白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D、该装置与蒸汽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 14、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了声呐。某次利用声呐测量海水的深度时,发出声波4s后收到回声。此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 15、已知衡东二中的环形跑道周长为300 m,小名跑了4圈共用时间5min,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 16、图中,速度计读数为 km/h。

  • 1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乐课代表把歌起高了,同学没都唱不上去”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闻其声知其人”是指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8、下图中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前30s运动较快的是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车,速度是m/s。

  • 19、如图所示,当轿车倒车时,尾部的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的过程中,会应用到下列物理知识中的(  )

    ①声的反射; ②超声波;③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④次声波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0、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应运而生。当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D、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上一页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