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如图,小明找一支用完了的牙膏皮,用嘴对着牙膏皮口吹气,使其发声,这是由于牙膏皮内正在振动,吹气时用手不停捏牙膏皮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原因是卡片振动的不同。

 - 
                            2、校运动会马上就要举行了,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相同比的方法,物理学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这种方法与运动会中观众用的方法是(填“相同”或“不同”)的。
 - 
                            3、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100s的路程平均速度为1.5m/s,为了不迟到剩下的路程平均速度为10.8km/h,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长度单位换算:1m=nm,720min=h。
 - 
                            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小布记录了它们的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车4秒,丙在甲前方4米处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车有3辆 C、运动最慢的是乙车,其速度为 D、以乙为参照物,甲车在向后退 - 
                            5、在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小华同学想测量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的宽度,他一共测了5次, 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2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错误就是测量过程中的误差 B、5次测量的结果不同是因为所选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 C、根据小华的测量数据,物理书的宽度大约为18.45cm D、即使小华认真操作,误差也不可以避免
 - 
                            6、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传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场面非常热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岸边的人就听不到声音 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震耳欲聋的鼓声属于超声波 D、河里的鱼可以听到鼓声是因为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 
                            7、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老师在探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内空气柱长度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 
                            8、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A、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是以汽车上的司机为参照物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D、学生背着书包上楼,以楼梯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 
                            9、小璇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1)、她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
方案二: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

①用方案一实验时,应该拉动木块作运动;
②请画出方案二中,木块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③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填“方案一”,“方案二”)。
(2)、按方案一操作,匀速拉动木块时,测力计示数是2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3)、按方案二操作,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为了改变木块与桌面间的压力,准备了4块完全相同的木块,每次将木块叠放,通过多次实验,她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木块个数
1
2
3
4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
4
6
8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4)、小璇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她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 
                            10、按要求填空:(1)、小亮要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于是把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发现两次对比实验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相同,你认为他的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辨别出液体密度的大小,因为;由实验可知,ρ甲ρ乙(选填:“>”、“<”或“=”)。
(2)、①如图1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把等质量的水倒入两容器中,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把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左、右盘上,则天平(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②如图2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选填“甲”或“乙”)容器里的液体密度较大;烧杯甲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若甲容器装的液体密度为1.0×103kg/m3 , 则A点所受液体压强大小是。(取g=10N/kg)
 - 
                            11、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钩码的个数
1
2
3
4
5
钩码的质量(m/×10-2kg)
5
10
15
20
25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N)
0.5
1
1.5
2
2.5
(1)、分别用图甲、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正确的握持方式是(选填“甲”或“乙”)。测量时弹簧测力计与钩码均处于状态。(2)、请在图丙中标出第3次测量时钩码重力的示数;(3)、请在图丁中画出G与m的关系图线;(4)、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2、重2×104N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运动,所受阻力为1800N,求:
(1)、在图中表示汽车的方框上画出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受力示意图;(2)、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多大?(3)、汽车的质量是多少t? - 
                            13、如图所示的容器,侧面A点处有一个孔,小孔用面积为1×10-4m2的橡皮膜封住。(ρ水=1.0×103kg/m3)求:
(1)、A点处受到的液体压强;(2)、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力;(3)、如果想减少A点处的压强,请举一个可行的措施。 - 
                            14、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木块分别三次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滑下,木块三次分别停在如图1、2、3不同的位置,三次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是:第一次水平面比第二次粗糙,第二次比第三次粗糙。
(1)、如图中已画出第1次运动时,木块受到的阻力f1 , 请画出第3次运动时木块受到的阻力f3的示意图;(2)、根据上述实验推测,木块所受的阻力变小,向前滑动的距离(选填“增大”、“不变”或“缩小”),如果木块不受阻力,它将;(3)、停下来的木块,若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它将。 - 
                            15、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铁块、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和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6、如图甲所示,装满沙的箱子总重为200N,小熙同学用3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推箱子,没推动,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N,请在图乙中画出箱子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在50N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N,当推力增大到70N时,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N,此时箱子(填“会”或“不会”)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 
                            17、使薄钢条的下端固定,以不同大小关系、方向和作用点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a)(b)(c)(d)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是F1=F3=F4>F2 , 那么,观察薄钢条发生的形变: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两图;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两图。

 - 
                            18、如图所示,上下两手指均用力,将铅笔挤压在两手指间静止不动,两个手指感觉差不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B、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C、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D、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大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 
                            1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鞋底、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美观
                                                                                            B、
用铅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是应用了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C、
锤柄往下撞击板凳,锤头就能套紧在锤柄上,这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D、
拿着的瓶子不易掉落,是由于压力与重力平衡
                                                                                     - 
                            20、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运动员( )
A、在最高点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在助跑阶段惯性越来越大 C、起跳瞬间运动员只受到地面支持力作用 D、落地后坐在沙地上不动,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