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序号
细线长度L/cm
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θ/°
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s
1
100
20
2.0
2
140
20
2.4
3
140
30
2.4
①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填字母),实验中我们采取的实验方法是法;
(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 , 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均选填“长”或“短”) -
2、暑假期间小明乘车沿滨海路去北海亚特兰蒂斯水上乐园游玩,所乘汽车的速度表如题18图甲所示,他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题图乙所示, 则:
(1)、该车以速度表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北海至少需要多少小时?(2)、该车从标致牌到北海实际行驶了18min,是否超速? -
3、如题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为=2.6s, 则BC段的平均速度;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直线运动;(3)、该实验用到金属挡板,则下列不属于金属挡板的作用是________;A、使斜面保持一定的角度 B、让小车在一定的位置停下来 C、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时间(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选填“大”或“小”) ;(5)、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一半时的速度为v1 , 经过路程中点时的速度为v2 , 则v1(选填“>”“<”或“=”)v2。 -
4、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如题图①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此实验中乒乓球起到放大实验现象的作用,这个研究方法叫;(2)、如果将题 图②实验装置搬上月球,敲击右边音叉时,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弹起 (选填“会”、“不会”或“有可能”);(3)、如题图③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变小。这个现象说明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A.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 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 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 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4)、如题图④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
5、
(1)、如题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物块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填“A”或“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物体的长度为 cm;(2)、观察题图乙的停表,此时的停表所示的时间是s;(3)、一条纸带厚薄均匀,小华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题图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选填“A”或“B”) 。在实验时纸带需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否则会使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A. B.
-
6、星期天,小明在家里播放交响乐,小明可以通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区分乐曲中的小提琴和钢琴。悠扬的琴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妹妹,这琴声是(选填“乐音”或“噪声”)。某种昆虫在飞行时,5s内翅膀振动2000次,人类(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昆虫发出的声音。
-
7、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用物理学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在墙壁或管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选填“快”、“慢”),他们敲击墙壁或管道的力气越大,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越大,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
-
8、(1)、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广场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3)、如图所示倒车雷达在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倒车雷达装置发出的是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
9、如图,小明找一支用完了的牙膏皮,用嘴对着牙膏皮口吹气,使其发声,这是由于牙膏皮内正在振动,吹气时用手不停捏牙膏皮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原因是卡片振动的不同。

-
10、校运动会马上就要举行了,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相同比的方法,物理学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这种方法与运动会中观众用的方法是(填“相同”或“不同”)的。
-
1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100s的路程平均速度为1.5m/s,为了不迟到剩下的路程平均速度为10.8km/h,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长度单位换算:1m=nm,720min=h。
-
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小布记录了它们的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车4秒,丙在甲前方4米处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车有3辆 C、运动最慢的是乙车,其速度为 D、以乙为参照物,甲车在向后退 -
13、在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小华同学想测量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的宽度,他一共测了5次, 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2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错误就是测量过程中的误差 B、5次测量的结果不同是因为所选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 C、根据小华的测量数据,物理书的宽度大约为18.45cm D、即使小华认真操作,误差也不可以避免
-
14、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传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场面非常热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岸边的人就听不到声音 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震耳欲聋的鼓声属于超声波 D、河里的鱼可以听到鼓声是因为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
15、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老师在探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内空气柱长度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
16、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A、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是以汽车上的司机为参照物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D、学生背着书包上楼,以楼梯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
17、小璇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1)、她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
方案二: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

①用方案一实验时,应该拉动木块作运动;
②请画出方案二中,木块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③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填“方案一”,“方案二”)。
(2)、按方案一操作,匀速拉动木块时,测力计示数是2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3)、按方案二操作,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为了改变木块与桌面间的压力,准备了4块完全相同的木块,每次将木块叠放,通过多次实验,她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木块个数
1
2
3
4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
4
6
8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4)、小璇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她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
18、按要求填空:(1)、小亮要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于是把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发现两次对比实验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相同,你认为他的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辨别出液体密度的大小,因为;由实验可知,ρ甲ρ乙(选填:“>”、“<”或“=”)。
(2)、①如图1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把等质量的水倒入两容器中,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把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左、右盘上,则天平(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②如图2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选填“甲”或“乙”)容器里的液体密度较大;烧杯甲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若甲容器装的液体密度为1.0×103kg/m3 , 则A点所受液体压强大小是。(取g=10N/kg)
-
19、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钩码的个数
1
2
3
4
5
钩码的质量(m/×10-2kg)
5
10
15
20
25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N)
0.5
1
1.5
2
2.5
(1)、分别用图甲、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正确的握持方式是(选填“甲”或“乙”)。测量时弹簧测力计与钩码均处于状态。(2)、请在图丙中标出第3次测量时钩码重力的示数;(3)、请在图丁中画出G与m的关系图线;(4)、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0、重2×104N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运动,所受阻力为1800N,求:
(1)、在图中表示汽车的方框上画出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受力示意图;(2)、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多大?(3)、汽车的质量是多少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