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
C、
让空气进入慢慢抽成真空的罩内
D、
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
-
2、新疆八大怪的第八怪:鬼哭狼嚎谁作怪。每到夜幕降临时,克拉玛依东北110公里处,狂风呼啸,飞沙走石,怪异、凄厉的声音很是吓人,被当地人称为"魔鬼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怪异的声音主要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B、怪异的声音主要是沙石振动产生的 C、怪异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真空传播的 D、鬼哭狼嚎谁作怪?不是鬼就是狼!
-
3、庐山交通索道,是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风景区的一条交通索道,上站位于九江市庐山市牯岭镇慧远路,下站位于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的庐山云雾茶场,与千年古寺东林寺毗邻。如图所示,小明坐索道上的缆车下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明为参照物,东林寺是运动的 B、以对面的缆车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C、以缆车为参照物,下方的树木是静止的 D、以任何物体为参照物,小明都是运动的 -
4、开学第一天,小明拿到了新《物理》课本,非常高兴。当天晚上就开始自学,写下了下列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B、物理学涉及力、热、声、光、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C、我们要养成根据证据进行推理的习惯,培养自己探究自然规律的能力 D、学习物理不要联系实际,只要多做题就行
-
5、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周朝,中国民间就开始普遍使用日晷了。日晷由金属质的晷针和石质晷面两部分组成。运行原理是:太阳东升西落,晷针投影的方向也随之移动,打在晷面上的一条线影落在什么区域内,就代表着一天的什么时候。晷针在晷面上的影子转动30°时,大约经过的时间是( )
A、20s B、200s C、20min D、2h -
6、一般物理量都是有单位的,只有数字没有单位的物理量是没有意义的。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只记录下数字“16.25”,没有记录单位,你认为这个单位应是( )A、mm B、cm C、m D、km
-
7、如图所示,一块地板砖的长度是0.6m,请你估计图中一只凉鞋的长度约为( )
A、18mm B、28cm C、38m D、48km -
8、一小汽车,在平直的高速路上匀速行驶2.3km,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 , 若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牵引力一直为1000N , 则(1)、汽车发动机所做的功是多少?(2)、汽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3)、若这段过程消耗汽油0.5kg,则发动机效率为多少?
-
9、某燃气热水器将20L的水从20℃加热到80℃,完全燃烧了的煤气。求:[已知: , ,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2)、该燃气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大?如何提高效率?
-
10、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秒表和;(2)、在实验中要控制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和相同;(3)、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吸收的热量”)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选填“水”或者“食用油”)吸热能力强;(4)、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就要给(选填“水”或“食用油”)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
11、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形成的。人们把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根据同种电荷相互的原理制成的。
-
12、如图是四冲程(选填“汽油”或“柴油”)机其中一个冲程的工作示意图,它表示的是冲程,这个冲程把能转化为机械能。

-
13、“天宫课堂”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为我们演示了“液桥实验”,实验中,分别附着在两块玻璃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大水球(如图1所示),说明了水分子间存在(选填“引力”或“斥力”);如图2是构成水这种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的分子模型,显示了不同的分子间作用力和运动特点,其中是液态水分子模型的是(选填“甲”“乙”或“丙”)。

-
14、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对济南美景的描绘,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红叶谷,满山层林尽染 B、植物园,园内花香浓郁 C、趵突泉,泉水云雾润蒸 D、大明湖,湖面波光粼粼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声消声
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如图甲),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某声源发出的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
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
(1)、图甲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选填“左右”或“上下”)振动;(2)、图甲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____;A、是疏密相间的 B、是变密的 C、是变疏的 D、是均匀的(3)、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A处声音的响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如图丙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像,阴影部分为消声达标。以下消声达标的是____。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 B、响度为40dB,频率为210Hz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 -
16、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
(1)、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和介质有关,一般在中传播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2)、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有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的往返时间就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近;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在远离声呐;①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kHz;狗(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次声波;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视潜艇B,突然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说明潜艇B正在(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A;
③运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超声波声呐(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④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选填字母);
A.
B.
C.
D.
(3)、雪花落入水中也会发出声波,声波频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站在鲸鱼的角度看雪花落水发出的声响(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
17、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 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θ有关;
猜想 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 L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序号
细线长度 L/cm
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θ/°
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t/s
1
100
20
2.0
2
140
20
2.4
3
140
30
2.4
①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填字母),得出的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最大的角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实验中我们采取的实验方法是法;
(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 , 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均选填“长”或“短”)(4)、实验中发现,螺母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
18、如图所示,列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在它的正前方B处有一个隧道,列车驶入隧道前,A处必须鸣笛,司机鸣笛1.2s后,在C处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峭壁反射的回声。
(1)、列车听到回声时行驶的路程s1是多少?(2)、鸣笛声从A处经过隧道峭壁反射后,回到C处共经过的路程s声是多少? (v空气=340m/s)(3)、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s2是多少m? -
19、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先让汽车在模拟的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400s。(1)、求此时汽车行驶的路程;(2)、紧接着汽车在模拟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000m,求后面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
20、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2)、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3)、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