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可调,灯泡L的额定功率未知(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电流表的量程是0~3A。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前提下:先将电源电压调为U,只闭合开关S,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最右端滑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图象如图乙。求:(1)、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2)、电源电压U和的电阻值;(3)、保持(2)中电源电压U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时,通电1min电阻产生的热量;(4)、断开开关 , 再将电源电压调为U,闭合开关 ,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点时,灯泡L正常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6V,灯泡L消耗的电功率为P;当滑片P滑动到某位置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灯泡L消耗的实际功率 , 求:灯泡L的额定功率。
-
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内竖立一个圆柱形杯子(材料质地均匀),高为0.09m,底面积为。现只向容器内注水,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06m时,杯子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零;接下来同时向容器内和杯中注水,当杯口与容器内的水面相平时,杯中水的体积是杯子容积的一半,且杯子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刚好为零。(整个过程中,杯底与容器底部始终接触但不紧密)求:(1)、只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0.06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空杯子的质量;(3)、该杯子材料的密度;(4)、继续向杯子中注水,直至注满,此时杯子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
3、 实验室有一个标识不清的定值电阻,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测量。(1)、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动到(选填“A”或“B”)端。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经检查,电流表及各连接处均完好,则电路故障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4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的阻值为Ω。有同学把此次数据作为本实验的最终结果,请你对此作出评价或建议:。
-
4、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横梁平衡:再将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放入80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2)、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3)、如图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g,则所测盐水的密度是。(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改用量筒、水和细线测量橡皮泥的密度。(不考虑橡皮泥水及质量变化)如图丁所示。
步骤一: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的示数为;
步骤二:将橡皮泥用细线拴好慢慢浸没于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
步骤三:将橡皮泥捏成空心碗,放入量筒中使其浮在水面,读出量筒的示数为。
①请写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用V、、、表示)。
②如果步骤三中量筒里的水有少量进入橡皮泥捏成的空心碗中,则所测橡皮泥密度的结果(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5、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轩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所用铁块的长、宽、高不同,每个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两小车材料相同)
步骤一:如图甲所示,小轩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动放在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1,观察并记录4s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步骤二:将同一铁块以同种方式放置在平板小车2上,如图丙,用电动机向左水平拉动放在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2,再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铁块,读出弹簧测力计和拉力传感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铁块重力/N
弹费别力计示数N
拉力传感器示数/N
1
5
0
1.5
2
5
1.0
1.2
3
5
2.0
0.9
(1)、在步骤一中,当平板小车1开始运动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2)、步骤二第1次实验中拉力传感器的示数比步骤一中1s~4s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小,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4)、若用该铁块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他的操作应是。(5)、小轩认为:该实验中水平面应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偏大。他的说法(选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
6、 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不考虑水的质量变化等因素)(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2)、下列措施中,能使冰受热均匀
是____(选填字母)。
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中 C、通过水给试管加热(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丙,冰在B点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5)、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6)、实验后,某同学根据图丙计算出冰的比热容是。 -
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用薄玻璃板、白板、刻度尺、光屏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点燃蜡烛A,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动不点燃的蜡烛B,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出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移动点燃的蜡烛A,多次重复实验后,发现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 ,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3)、移去蜡烛B,在该位置放置的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
8、 如图,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对竖直墙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
9、 如图,小宇看到水中有一条鱼,A、B两点中有一点是鱼的实际位置,另一点是像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他看到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
10、 如图所示,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圆柱体,高度之比为。将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B置于A上面正中央(图甲),此时A对桌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 , 则A、B的体积之比为;将A、B倒置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图乙),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
-
1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将定值电阻、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接入电路,电阻在两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4W和9W,则 , 乙图中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W。
-
12、 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4.5V,在电路中分别接入5Ω、10Ω、15Ω、20Ω的电阻进行实验。先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再将电阻由10Ω更换为5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为止:要完成该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Ω。
-
13、 用烟煤烧水时,将10kg的水从加热到 , 燃烧了1.4kg的烟煤,烟煤的热值为 , 则水吸收的热量是J,烧水的热效率是。
-
1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cm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为cm;再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5cm,调整光屏得到清晰的像,生活中与此成像原理相同的是(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
15、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超长大滑梯是人们喜爱的冰雪项目。当游客滑下时,他的重力势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游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16、 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核(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核能是(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
17、 如下图,一物块从A处运动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0.4s,通过的路程为cm,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m/s。
-
1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U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动到某端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U,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P;当滑片P滑动到某一点a时(未标出),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4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R1的阻值为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C、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9P D、当滑片P滑动到a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
19、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动滑轮将质量为9kg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1m,用时4s,所做额外功为10J。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动滑轮重为10N B、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2.5W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D、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为0.5m/s
-
20、 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进户线在图中左侧。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用试电笔检测发现a、b、c三处氖管发光,d处氖管不发光。则电路故障是( )A、灯泡断路 B、b、c间断路 C、a、d间断路 D、进户线零线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