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放置一冰块,冰块的下表面与杯底接触,水面正好与杯口相齐.当冰熔化时是否有水溢出?( )A、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熔化后水一定会溢出 B、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熔化后水一定不会溢出 C、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熔化后水都会溢出 D、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熔化后水都不会溢出
-
2、有一块冰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为 浓盐水的密度为 当冰块全部熔化后,盐水的密度和液面将( )A、密度变大,液面下降 B、密度不变,液面不变 C、密度变小,液面不变 D、密度变小,液面上升
-
3、已知有红、黄、蓝三种密度依次增大的材料.选这三种材料按照不同的比例做成体积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如图所示).其中,构成甲物体的三种材料质量相等.把它们放入水中后,发现甲物体的红色部分、乙物体的黄色部分、丙物体的蓝色部分均恰好浮在水面上,而且这三部分的体积也正好相等.关于比较甲、乙、丙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含有红色物质最多的是甲物体,最少的是丙物体.
b.含有黄色物质最多的是乙物体,最少的是丙物体.
c.含有蓝色物质最多的是丙物体,最少的是乙物体.
A、a、b正确 B、b、c正确 C、a、c正确 D、a、b、c均正确 -
4、铁链条的一端系着质量 、直径d=0.4m的实心球,另一端空着.链条长L=3.4m,质量m=15.6kg,带有链条的球浸没在水池里,如图所示.球的体积公式为 (π)取3),当球平衡时,球心离池底的距离为( )A、2.0m B、2.3m C、2.5m D、2.8m
-
5、如图所示,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M,上面压有一铁块m,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1如图(a)所示;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块的下面,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2 , 如图(b)所示;将细绳剪断后如图(c)所示,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变为( )A、 B、 C、 D、
-
6、某溶液的密度ρ随溶液深度 h 按照规律 变化 0.01g/cm4.用不可伸长、长度为5cm的细线将A、B两个立方块连在一起并放进溶液内.已知 则平衡时立方块A中心所在的深度为cm,细线上的拉力为N.(假设溶液足够深.)
-
7、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g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 )A、312g B、237g C、318g D、326g
-
8、物体甲的体积为 物体乙的体积为 现用细线把它们连接起来,放在水中如图所示,正好平衡.已知细线上的拉力为0.150N,求物体甲、乙的密度.
-
9、如图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 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 ;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 由此可判断A 与B 的密度比为( )A、 B、 C、 D、
-
10、一只充气球拴一重物,使重物沉入水底,如图所示.已知重物重为5.4N,如果充气球的质量不计,当温度为10℃时,气球的体积为 , 重物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4N,当温度上升至t℃时,重物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则此时气球的体积为 ( )A、 B、 C、 D、
-
11、如图所示,在一块长方形的泡沫塑料上用细线缚着一块卵石,使它漂浮在盛水的玻璃缸的水面上,这时泡沫塑料恰好露出一半体积,玻璃缸里的水面在缸壁的a处.现将泡沫塑料和卵石翻个身,使卵石在泡沫塑料的下面,并仍放在原来玻璃缸的水中,当它平衡时( )A、因泡沫塑料和卵石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故水面在a处以上 B、因泡沫塑料和卵石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故水面仍在a处 C、因泡沫塑料和卵石浸入水中的体积减小,故水面在a处以下 D、因泡沫塑料和卵石受到的浮力增大,故水面在a处以上
-
12、如图所示,在一木块上方放一个质量为100g的金属块,木块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若将金属块取走,则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m3.
-
13、如图所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上置有铁块而保持平衡.把木块用一轻而短的细线与铁块相连,并将铁块投入水中,则( )A、铁块与木块将一起沉入水底 B、木块仍漂浮在水面上,但水面高度略有上升 C、木块仍漂浮在水面上,但水面高度略有下降 D、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面高度不变
-
14、如图(a)所示,在盛有水的圆筒形容器内,铁块甲放在木块乙上,木块乙浮在水面上,木块受的浮力为 F,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现将甲取下并用轻绳系在乙的下方,如图(b)所示,则( )A、浮力F减小 B、压强p减小 C、高度h减小 D、甲受到的合力减小
-
15、有完全相同的立方块A和B如图所示,将A置于B的正上方一起放入某液体中,物体B正好有 部分高出液面.现将A取掉后,B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占 B体积的 ( )A、 B、 C、 D、
-
16、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1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0.5N向下的压力,此时,木块有20.4cm3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密度约为( )A、 B、 C、 D、
-
17、以下是与浮力相关的问题,请按题目要求作出回答.
数字式液体压强计由压强传感器 P 和数据采集显示器Q 两部分组成.将压强传感器 P放在大气中进行置零后,放入浮有圆柱形物体的水槽底部,如图(a)所示.然后在圆柱体上逐个放上圆板,并在下表中记录下压强计的读数.
实验序号
所加圆板的个数 /个
液体压强计示数 /Pa
1
0
3000.00
2
1
3015.00
3
2
3030.00
4
3
3045.00
5
4
…
6
5
7
6
…
8
7
3086.25
9
8
3096.75
10
9
3101.25
已知:
圆柱体的底面积S= 0.01m2 , 圆柱体的密度
每个圆板的材质相同,圆板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相等,厚度均为d =0.003m.请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b)中画出液体压强计读数随所加圆板个数变化的图线.(2)、写出实验序号为6的实验的液体压强计读数.(3)、根据所画图线上的数据求出圆板的密度ρ2.(4)、根据所画图线上的数据求出圆柱体的质量. -
18、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均匀实心金属圆柱体浸在液体中.分别研究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物体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实验时,该同学先把圆柱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然后把圆柱体浸在同种液体中,通过改变液面到圆柱体底部的距离,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测得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表1 表2
液面到金属块底部的距离 h/m
0
0.2
0.3
0.4
0.5
0.6
0.7
弹簧测力示数 F/N
11.1
9.9
8.7
7.5
7.5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1、表2中的实验数据,请通过计算、分析,完成表1和表2中的空格填写.(2)、在图中,能正确反映表1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之间关系的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A、B、
C、
D、
(3)、金属圆柱体的底面积为多少平方米?(要求写出完的解答过程.)(4)、在研究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当液体密度为 时,测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请说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5)、通过分析表2,是否能得出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金属块浸在液体中体积之间的规律?若能,可以用什么表达式来表达?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19、某同学为测量某种油的密度,找到一个特殊的平底试管,该试管内外截面均匀,管壁有一定厚度,试管底部很薄故其厚度可以不计.实验室有以下器材:盛水大容器、尺、滴管、作图用坐标纸、吸水棉和吸水纸、蒸馏水、装在塑料杯内的待测密度的油.他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测量:
①如图(a)所示,将试管开口向上,竖直浸入盛水大容器中.
②在试管中加水,先加一定量的水,待试管平衡后,用尺量出l。l2 , 然后不断地加水,始终保持试管平衡,测得多组lσ、l:记入表中.
③把试管中的水倒掉,并用吸水棉和吸水纸将试管擦干,在试管中滴入待测密度的油,重复上述过程.
④作图求解油的密度.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步骤,推导出求解油密度的关系式,并利用表1、表2中的数据,通过在图(b)中作图求出油的密度.
管中加水 lc/ cm lz/ cm 3.7 11.7 4.5 12.3 4.9 12.6 5.2 12.9 5.3 13 5.7 13.3 表1
管中加油 lc/ cm lz/ cm 5.7 12.5 6 12.6 6 12.8 6.4 13 6.8 13.3 7.2 13.5 表2
-
20、有一半径为R、长为L,质量均匀分布的圆柱体,将其水平放入密度为ρ0的水中,圆柱体浮于水面,截面如图(a)所示.测得圆柱体顶端距离水面高度为(1)、求圆柱体的密度ρ和ρ0的比值.(2)、若将圆柱体中间挖出半径为r、长度为L 的圆柱形空腔,截面如图(b)所示.现将其水平放入水中,空腔恰好全部没入水中,测得此时. , 则挖去部分的半径r是圆柱体半径R 的多少倍?计算中可能用到的角度与对应余弦值如表所列.
θ
62.6°
61.3°
60.0°
58.7°
57.3°
θ/ rad
0.348π
0.341π
0.333π
0.326π
0.318π
cosθ
0.46
0.48
0.50
0.52
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