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结合甲、乙、丙和丁四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甲图所示,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金属箔片张开,其原理是;(2)、如图乙所示,小丽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就随着梳子飘起来是因为;(3)、如图丙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其过程如下:①用丝绸在塑料板上用力摩擦使塑料板带电;
②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一个“大”字,人体将“大”字部分的电荷导走;
③把木屑均匀地撒在塑料板上,竖起塑料板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一个空心的“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塑料板上剩余的干木屑之所以没有滑落,是因为。
-
2、如图所示的五个热学实验。
(1)、图甲:在热水、冷水中同时各滴入一滴蓝墨水,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情况如图所示,说明液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2)、图乙:将活塞迅速下压,活塞对做功(选填“脱脂棉”或“筒内空气”),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脱脂棉燃烧;(3)、图丙:试管中的水加热沸腾后,塞子被水蒸气推出,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冲程能量转化相似;(4)、图丁: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均匀,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5)、图戊:紧压两铅柱使它们合在一起,下面可以悬挂20kg大秤砣而不被拉开,这是由于的作用。 -
3、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均为200g的水和某种液体(比热容比水小)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B、图中乙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C、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甲、乙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2 D、加热8min,甲吸收的热量为8.4×106J -
4、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J⋅(kg·℃)-1
4.2×103
2.1×103
2.1×1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比热容的大小跟物质的种类和物态有关 C、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末温可能更高 -
5、如图所示,电池、导线、小灯泡和开关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正常工作。针对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小灯泡提供能量 B、小灯泡中的自由电子由B向A定向移动 C、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电能 D、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经小灯泡流向电源负极 -
6、实验课上,晓东和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关于各灯之间的连接,他们进行了如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开关S1闭合时,只有L1接入电路 B、当开关S1、S2和S3闭合时,三盏灯是并联的 C、当开关S1、S2和S3闭合时,只有L1、L3并联 D、当闭合S1、S3时,会造成电源短路 -
7、新一代国产CPU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的系统和架构,无需依赖国外授权技术。CPU工作时会不断发热,为了保证CPU不被烧坏,当温度上升到某一值时,外接电风扇(用M表示)开始工作辅助降温,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
8、粘有保护膜的PVC板块原来不带电。迅速撕下保护膜能使保护膜带上电荷,保护膜此时与衣服相吸引,也与PVC板相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衣服一定与保护膜带异种电荷 B、撕下保护膜后,PVC板块可能不带电 C、撕下保护膜后,PVC板块与保护膜带上同种电荷 D、若保护膜与带正电的玻璃棒相排斥,则PVC板块应该带负电
-
9、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浓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没有直接接触,但观察到纸花变红,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可以用肉眼观察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10、作为国际通用测量语言的国际单位制,极大地方便了国际交流。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A、安培(A) B、库仑(C) C、欧姆() D、焦耳(J)
-
11、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一个市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50m处有障碍物,平时从司机发现险情到踩刹车的时间(反应时间)为0.6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匀速前行9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18m才能停下来。求:(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为原来的4倍,汽车仍以原来的速度前进,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3)、如图所示为由南向北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道路示意图。已知机动车车道宽D=3m,甲轿车向北匀速行驶, , 轿车的尺寸为:长度L1=5m,宽度d=1.8m,在甲车前方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与甲车相距:s1=7m),突然有一人骑自行车横穿马路,自行车车长L2=1.8m,宽度不计。假设轿车一直在车道中间位置行驶,且自行车和轿车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行,为了能安全通过马路,自行车的速度最小为多少?

-
1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有关“声音的特性”实验。
(1)、小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选填“快慢”或“幅度”),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与(选填“振幅”或“频率”)的关系;(2)、若小明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再用力拨钢尺,听其响度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中“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是为了保持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变;(3)、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小明不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原因是钢尺振动的频率(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4)、小华拨动钢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13、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 , 此实验的物理研究方法叫做;(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推测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这个现象说明声音(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4)、通过丙实验的结论可知,若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泡沫塑料球弹起(选填“能”或“不能”)。 -
14、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制作简易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准备了玻璃瓶(带塞)、玻璃管、刻度尺、红墨水、冰水混合物、50℃的恒温热水等实验器材。根据你的物理知识储备,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小组同学自制的简易温度计,其原理是利用液体的。为了提高简易温度计的精确度,应准备较(选填“细”或“粗”)的玻璃管;(2)、查阅资料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红墨水的体积变化量也相同,故温度计的刻度(选填“均匀”或“不均匀”);(3)、图乙、丙是小组同学标刻度的过程:在充分接触足够长时间后,液面a处应标注℃,液面b处应标注℃,接着利用刻度尺对刻度进行细分。 -
15、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汽车匀速行驶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的。坐在车内的小明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去,他是以为参照物的。

-
16、如图所示是用两个一次性纸杯自制的一个“土电话”。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固体(选填“能”或“不能”)传声,且细线处于(选填“拉紧”或“松弛”)状态的通话更清楚、响亮。

-
17、如图甲所示,物块的长度为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s。

-
18、吹打(广西八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因使用鼓、锣、钹、笛、箫、弦、琴、人声等八种乐器演奏而得名“八音”。关于其中乐器使用所涉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指拨弹不同的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吹箫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C、鸣锣击鼓,人们能区分锣鼓声是因为锣鼓声的音色不同 D、八音齐奏,周围的人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
19、小宇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四次读数分别为26.13cm、26.12cm、26.10cm、26.31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A、26.165cm B、26.17cm C、26.12cm D、26.116cm
-
20、如图是用每0.2s闪光1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小球运动得越来越慢的照片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