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
    (2)、除了图中的器材,本实验还需
    (3)、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的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应使斜面的倾斜程度(选填“陡”或“缓”)一点;
    (4)、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 , 如果测得时间tAB=1.6s ,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5)、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2、 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和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甲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大小关系为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该控制琴弦的粗细、材料和松紧程度相同,改变 , 应选择琴弦
    (2)、若选择琴弦a和b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3)、若选择琴弦a和c进行研究,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关系。
    (4)、该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5)、为了更直观地感受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某同学用手机发声软件,分别发出了256Hz512Hz的声音,发现的声音音调更高,对应的波形图是图乙中的(选填“A”或“B”)。
  • 3、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测量是实验技能要求的重要环节,如图1甲是长度测量,被测物的长度为cm,图乙是时间测量,秒表的读数为s;
    (2)、如图2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 , 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
  • 4、 如甲图所示,这是一物体在0~8s运动的v-t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s-t图像。

  • 5、 如题图,小丽和爸爸骑双人自行车,行驶时,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是的;以爸爸为参照物,小丽是的(前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 6、 一只蝴蝶飞行1min振翅360次,蝴蝶振翅的频率为Hz , 蝴蝶振翅发出的声音是在下表中的听觉范围内的,人类(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动物

    大象

    海豚

    蝙蝠

    听觉范围/Hz

    1~20000

    15~50000

    150~150000

    1000~120000

  • 7、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授予了AI相关领域。如图AI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调节AI发出的音量时,是在调节声音的;现场观众能区分AI歌曲的高音和低音,“高音和低音”指的是声音的(后两空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8、 如图所示,用(选填“A”或“B”)尺测量时,尺子放得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B尺的分度值是 , 用B尺测得物块的长度是

  • 9、 流行于盐城沿海渔村的竹筒蒙皮鼓,用于“盐阜渔鼓”表演,演员敲击渔鼓时,鼓面发出声音,声音通过传到听者的耳朵;渔鼓表演时,鼓声洪亮,可能对附近居民造成噪声干扰,工作人员会在表演场地周围设置吸音板,是在减弱噪声。
  • 10、 小石学习了机械运动后,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运动现象进行了思考。理解正确的是(    )
    A、她上下学坐的“学生公交专线”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学生公交专线”每小时通过的距离相等,则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她认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改变 D、她认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 1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此时声源是空气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 C、图丙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D、图丁中,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 12、 “春天到,春意浓。千山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这是《布谷催春》中跨越千年的天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布谷鸟不需要振动就能发声 B、人们根据音色识别布谷鸟声音的 C、布谷布谷快播种,因声传播不需要介质 D、人们能听到天籁,是通过固体传播声音的
  • 13、 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铁轨 C、高铁车厢 D、远处的山峰
  •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用古筝演奏《菜莉花》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主要可以改变声音的(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 15、 金秋时节,山西特产“沁州黄小米”种植基地举行开镰仪式。如图是农民手拿麦穗的场景,麦穗的长度约为(  )

    A、1mm B、1cm C、10cm D、10dm
  • 16、 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用来取水的机械,如图甲所示。某筒车的接水槽比取水处高4m,水轮上有12个取水筒,一个取水筒每次可取水5kg,该筒车每小时能旋转n=100圈,若一天工作24小时,可以灌溉一百亩的田地。已知g取10N/kg,柴油的热值q=4.0×107J/kg

    (1)、若采用柴油发动机驱动筒车灌溉一百亩田地,燃烧了0.4kg柴油,试求出完全燃烧这些柴油产生的热量;
    (2)、求该筒车旋转一周时,1个取水筒从取水处到接水槽克服筒内水的重力所做的功;
    (3)、求该柴油机驱动筒车灌溉一百亩田地时的效率。
  • 17、 分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并解答下面的问题:

    (1)、只闭合开关S1时,若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多少?
    (2)、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多少?
    (3)、只闭合开关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通过L2的电流是多少?
  • 18、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获得的数据如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5

    40

    45

    50

    乙的温度/℃

    10

    20

    30

    40

    50

    (1)、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从开始加热到4分钟,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Q
    (2)、分析数据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
    (3)、100g的水从20℃加热到40℃,吸收了J的热量,若实验改用焦炭加热,消耗了1.12g焦炭,则使用该方法加热水的热效率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
  • 19、 小冯同学在进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

    (1)、小周同学发现小冯同学根据图甲的电路图连接图乙实物图中有一根导线连错了,请在连错的导线上画×并修改;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小灯泡L1正常发光,小灯泡L2不亮,则电路中发生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分别测灯L1L2的电流I1I2及干路中的电流I3 , 其中测电流I1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A。
    (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接下来的操作是
    (5)、完成相关操作后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可知并联电路中电流I1I2I3的关系为

    实验序号

    电流I1/A

    电流I2/A

    电流I3/A

    1

     

    0.2

    0.5

    2

    0.2

    0.4

    0.6

    3

    0.4

    0.5

    0.9

  • 20、 如图,小王把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特点。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两灯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灯,可观察到另一个灯
    (2)、以上现象说明了串联电路各用电器(选填“相互影响”或“不相互影响”)这一特点。
上一页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