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坐在飞快行驶的高铁列车内时,会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急速后退”是以作为参照物的。可见,运动和静止是的。
  • 2、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压相同 B、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压小 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 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
  • 3、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编钟发出的声音强弱等级可用分贝来表示 B、钢尺振动得越快、响度越大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控制噪声 D、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信息
  • 4、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关于三者发出声音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形的形状不同,即音调不同 B、波形的高低是相同的,即响度相同 C、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音色相同 D、从波形图中可以看出,钢琴和长笛都是做无规则振动发出噪声
  • 5、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油的温度 B、减小油的表面积 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D、减少油的体积
  • 6、深秋的早晨,草木上有一层白霜,这种现象是( )
    A、汽化 B、凝华 C、升华 D、凝固
  • 7、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后,我们说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空间站 B、月球 C、地球 D、发射塔
  • 8、“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 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速度 D、音调
  • 9、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
    A、 B、 C、松香 D、沥青
  • 10、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的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用毛皮快速摩擦整张橡胶板,用干燥的手指在橡胶板上写一个“大”字,将橡胶板平放,在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橡胶板缓慢竖起,随着橡胶板上干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橡胶板上显现出来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后橡胶板带上正电 B、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C、干木屑吸附在橡胶板上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因为人体是导体,在橡胶板上写“大”字时能将“大”字部分的电荷导走
  • 11、如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最好是(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实验前,小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3)、小明同学刚连接完整最后一根导线,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是因为他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忘记了
    (4)、如表是小明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表格中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选填“A”、“B”或“C”)位置的数值,更正后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5

    0.5

    2.5

    (5)、当用电流表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12、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题22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定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的两个相同烧杯加热,直至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

    (1)、小明设计如下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其中①②两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燃料

    加热前水温 /°C

    10g酒精

    25

    32

    25

    27

    ; ②

    (2)、由表中记录数据可知,(选填“甲”或“乙”)图中温度计升高的温度多,的热值大。
    (3)、实验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公式Q=cm△t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再结合“10g酒精”这一数据,算出的酒精热值偏小,原因是
  • 13、如图所示是某种内燃机某一冲程的示意图,由图可知:

    (1)、这种内燃机是机。
    (2)、它表示的是冲程。
    (3)、在这个冲程中能转化为能。
    (4)、完成这一冲程,曲轴和飞轮转转。
    (5)、仔细观察其铭牌,可见“1800r/min”字样,则它正常工作时,1s对外做功次。
  • 14、如图所示为某折叠卡式炉,采用丁烷气体作为燃料,水壶装入2L初温为 25C的水,用卡式炉加热至 100C,消耗了25g丁烷气体[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C,丁烷的热值为4.8x107J/kg]。求:

    (1)、壶中水的质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卡式炉的加热效率。
  • 15、如图所示,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如图乙所示;求:

    (1)、电路中的总电流;
    (2)、 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
  • 16、小李和小乐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在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小李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向着没有刻度的一侧偏转,如图乙所示,根据你的分析,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2)、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该电路存在问题,请在图丙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之符合L1、L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灯L2的电流,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3)、他们改正错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如表: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 IA/A

    B处的电流 IB/A

    C处的电流. IC/A

    1

    0.10

    0.12

    0.22

    2

    0.22

    0.24

    0.46

    3

    0.26

    0.30

    0.56

    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在实验中多次改变A.B.C处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多次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选填序号)。

    ①寻找普遍规律    ②减小实验误差

  • 1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选填“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选填“A”或“B”)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选填“A”或“B”)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 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 则应选择(选填“A”或“B”)。
  • 18、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面的瓶子,下面的瓶子颜色逐渐变淡,最后颜色均匀地充满两个瓶子。

    (1)、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此实验中二氧化氮的作用是
    (2)、此实验在(选填“低温”或“高温”)的环境中进行,上述现象更明显。
    (3)、上述实验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对人们有利也有害,请你写出它对人们有害的一个生活实例,如:(列举一条即可)。
    (4)、实验时,有人建议:把装有二氮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装有空气的瓶子放在下面,这样既能表明上述观点,又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你认为这样的建议(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19、
    (1)、如图所示,根据左侧电路图,补充右侧实物图。
    (2)、某品牌手持式电动螺丝刀如图所示,它有两个开关,其中开关S控制照明灯和电动机,开关S1只控制照明灯,请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3)、如图所示是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该电路连接,并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要求:灯泡 L1L2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 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2测灯泡L2中的电流。

  • 20、司机不系安全带时,汽车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会亮起。如果系好安全带接电路,指示灯就会熄灭。安全带在电路中相当于 , 它和指示灯是(选填“串联”或“并联”)的。如图是一个刚完成工作的工人,他身上得到了电子,当他接触到静电消除器时电流方向是从(选填“工人到消除器”或“消除器到工人”)。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