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4.2×103

    0.46×103

    酒精

    2.4×103

    0.39×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54×103

    2.1×103

    水银

     0.14×103

    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 B、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吸收相同的热量,铜球的末温更高 C、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D、早稻育秧晚上灌水到农田,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温慢
  • 2、关于图中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图:干净的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将变小 B、乙图:10分钟后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更快,说明物体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丙图:抽出玻璃板,下瓶也会变成红棕色,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丁图:50mL 的酒精与50mL 的水混合均匀,总体积等于100mL
  • 3、番禺沙湾名菜“爬金山”,做法是将鱼滑堆积成小山状置于铁盘中央,清水煮沸后,将鱼滑扒入水中,鱼滑在热水中浸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量从温度高的水转移到温度低的鱼滑 B、鱼滑浸熟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鱼滑的内能 C、温度从内能大的水转移到内能小的鱼滑 D、浸熟的鱼滑很烫,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
  • 4、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
    A、秋风阵阵,树叶纷纷飘落 B、炒菜时在旁边的房间里闻到香油的味道 C、环保不达标的工厂里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D、打扫卫生时看到尘土飞扬
  • 5、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空调工作的电流约为100A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 C、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¹⁰nm D、手机电池的电压约为380V
  •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请你解答:

    (1)、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从图中知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为
    (2)、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请按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将四个冲程图重新排序: , 图所示的冲程是给汽车提供动力的;
    (3)、小洁家汽车的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一个做功冲程对外做功120J,飞轮的转速是1500r/min,每分钟消耗10g汽油。1分钟内,做次功。满负荷工作时该汽油机的功率是W,若将满负荷工作时热机的效率提高10%,满负荷工作10小时可以节省汽油kg。(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
  • 7、 牛顿冷却定律

    当一个物体表面温度比周围环境高时,就会向周围环境散热,散热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散失热量的多少来表示。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物体散热快慢与物体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差成正比。后人研究发现,在温度差不太大的情况下(小于15℃),这个结论符合实际散热规律,称为牛顿冷却定律。若用q表示散热快慢,则牛顿冷却定律可以表示为q=k(tt) , 其中k是散热系数,与物体的表面性质、表面积、周围环境性质等因素有关,和物质种类无关,如果上述因素相同,不同物质的散热系数就相同。由于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即使散热快慢相同,它们降低相同温度需要的时间也不同,根据降温时间可以得到两种物质比热容的大小关系,从而可以进行比热容的测量。

    (1)、物体向周围散热,内能减少,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做
    (2)、散热快慢q和下列概念中物理意义最接近的是( );
    A、效率 B、密度 C、功率
    (3)、一个物体温度为30℃,周围环境温度保持20℃不变,此时物体的放热快慢为q。当物体温度降低到28℃时,散热快慢为
    (4)、如图甲所示,用两个同样的保温杯分别装满水和盐水,水和盐水的温度都是30℃,周围环境温度保持20℃不变,保温杯敞开口,水和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 , 则盐水的比热容为J/(kg)
  • 8、 材料一、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准备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活动特征。然而,他发现水中悬浮的花粉颗粒似乎在不停地运动。起初布朗还以为花粉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在水中游动。当他把水换成酒精,又把花粉晒干,折腾数次后,希望能够彻底地杀死花粉,却发现液体中的花粉颗粒还是在不停地运动。换作其他无机小颗粒,也是运动不止。他把颗粒运动的轨迹给记录了下来,这些轨迹简直是一团乱糟糟的线,毫无规律可言。而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显然这并不是生命体的运动方式。后来人们把这种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发现后的50余年里,科学家一直没有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奥秘。直到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之后,才有人指出,布朗运动其实是花粉颗粒受水分子的不均匀撞击所致。因为液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会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不断撞击悬浮颗粒。当悬浮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的液体分子撞击难以达到平衡,于是朝某个方向运动。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到颗粒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颗粒运动也越剧烈。颗粒越大受到的撞击更容易达到平衡,故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更明显。

    (1)、布朗运动是指( )的运动;
    A、水分子 B、花粉颗粒
    (2)、从资料可知,液体是由大量组成的;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运动特征不容易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布朗运动认识它,这种方法叫做法;直到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之后,科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证明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组成的。
    (3)、根据上文,写一条使布朗运动更明显的措施:
    (4)、材料二、

    观察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中,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气体会混合在一起,颜色逐渐变均匀,这属于现象。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快慢与有关。丙图中,紧压两铅柱使它们合在一起,下面可以悬挂钩码,这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

  • 9、 小华一家驾驶小汽车进行自驾游,在某直线路段小汽车匀速行驶50km,消耗汽油放出热量为1.35×108J。若汽油机的效率为30%,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 , 小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不变,求该过程中:
    (1)、汽车发动机输出的有用功;
    (2)、汽车牵引力的大小;
    (3)、请提出一种提高汽油机效率的途径。
  • 10、 小林一家到某基地露营时,用火炉将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燃烧了200g木炭。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 木炭的热值q=3.36×107J/kg
    (1)、求水吸收的热量;
    (2)、求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求该火炉烧水的热效率。
  • 11、 小红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实验序号

    a处电流/A

    b处电流/A

    c处电流/A

    1

    0.3

    0.3

    0.3

    2

    0.4

    0.4

    0.4

    3

    0.2

    0.2

    0.2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2)、实验中应选择规格(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
    (3)、小红先把电流表接在a处,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的亮度不稳定,电流表的指针来回摆动,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某段导线断开 B、某接线柱处接触不良 C、某灯泡被短路 D、电流表被烧坏
    (4)、小红排除故障后,重新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的电流值为A;
    (5)、若闭合开关S,小红发现灯L1的亮度比灯L2的亮度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中的电流较大,所以灯L1更亮 B、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先通过灯L1 , 所以灯L1更亮 C、两灯中的电流相等,亮度不同是因为两灯的规格不同
    (6)、在进行实验时,灯L1突然熄灭,灯L2仍发光,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7)、同桌小望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原因是
    (8)、上表是小红测得的三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得出串联电路电流规律是:
  • 12、 小明利用三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完成如图1所示的实验,液体1和2的质量相同。燃料A和B的质量也相同。三组实验均至燃料燃尽时的液体温度变化如图3所示。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的顺序;实验前所测液体的初温均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图1中的两组实验;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图1中的两组实验;
    (3)、不计热量损失,燃料A和B的热值之比为
    (4)、另一组同学用同样的装置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两种燃料完全燃烧完之前都使得水沸腾了。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请对该组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 13、 如图1,在比较“不同液体吸热本领大小”的实验中,小华将两支相同的试管(分别盛有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放入同一个红外加热器中,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两试管内的液体接触良好,并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利用红外加热器对两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在其沸腾前记录到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格;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A的温度

    10

    14

    18

    22

    26

    B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实验中应取(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
    (2)、实验中通过比较两种液体(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来比较A和B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表格实验数据可知,(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4)、图2中①是B液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果将初温相同的B液体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不考虑热损失,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再绘制出一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为图中的第条(选填“①”“②”或“③”);
    (5)、本题中的实验数据表格存在的缺陷是
  • 14、 
    (1)、根据如图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根据如图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根据如图电流方向在虚线框中填入电源、电流表的符号,要求:当开关S闭合后,两灯泡均发光。

  • 15、 如图是一款应急照明灯,正常供电时,应急灯电池组充电,电池组相当于一个 , 停电时应急灯发光,此时的电池组相当于一个(前两空选填“电源”或“用电器”),将应急灯中的任意一个灯泡断开,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则应急灯的两个灯泡是(选填“串联”或“并联”)的。

  • 16、 如图所示实验,管中的水蒸气把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的冲程相同(选填“甲”或“乙”),这个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汽油机工作时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则每秒汽油机对外做功次。

  • 17、 如图所示,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灯泡L1和灯泡L2的连接方式是 , 若电流表A的示数为0.2A , 则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A;当S1S2都闭合时,灯泡L2(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 18、 今年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其屏幕解锁系统支持三种方式:密码解锁S1、指纹解锁S2和人脸解锁S3 , 任意一种方式均可独立解锁手机。现用小灯泡L代表手机屏幕,三个开关分别对应三种解锁方式。下列电路图中,能正确模拟该解锁逻辑的是( )
    A、 B、 C、 D、
  • 19、 《死水微澜》曾对重庆火锅的起源有记录,有关用火锅烫毛肚,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烫毛肚的过程是高温的锅把温度传递给低温的毛肚 B、烫毛肚的过程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其内能 C、烫毛肚的过程中,毛肚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闻到火锅的香味是因为扩散现象
  • 20、一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公交汽车质量为16000kg。某次行驶过程中,搭载的人员及物品共1000kg,所受阻力为车总重力的0.01倍,10s内匀速直线行驶了100m,共消耗天然气0.006kg(天然气完全燃烧,其热值为6.4×107J/kg,g取10N/kg)。针对此次行驶过程,求:
    (1)、汽车的功率;
    (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结果精确到0.1%)。
上一页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