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明学习密度知识时,发现课本密度表中没有酱油的密度,于是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进行测量。

    器材:烧杯、托盘天平和量筒。

    步骤:⑴将装有酱油的烧杯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或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盘里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g;

    ⑵将烧杯中的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为40mL;

    ⑶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为39.4g:;

    ⑷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g/cm3

    ⑸整理器材时,他发现量筒侧壁沾有少许酱油,于是推断出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

    ⑹他想重新测量时,不小心损坏了量筒。经过思考,他想出了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方法。

    ①在两个相同烧杯的同一高度作标记线,如图乙所示;

    ②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20g;

    ③分别将水和酱油倒入两个烧杯,液面均到达标记位置,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装水烧杯的总质量为100g,装酱油烧杯的总质量为114.4g;

    ⑤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g/cm3。(ρ=1.0×103kg/m3

  • 2、 按要求作图
    (1)、如图(a),拉行李箱时,可将行李箱视为杠杆,图(b)是其简化图,O为支点,A为行李箱的重心。请在图(b)中画出重力的示意图以及拉力F的力臂L。

    (2)、小聪将通电螺线管放入地球仪来模拟地磁场,请在右侧简图中,用箭头在A点标出该处磁感线方向,并在括号内用“+”或“-”标出电源下端的极性。

  • 3、 小明和爸爸在家一起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他用电加热器对质量为2.5kg的冰块进行加热,并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电加热器的铭牌上标有“220V  605W”,加热过程中,消耗电能的70%转化为冰和水的内能,此时家庭电路实际电压为V,1~4min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为J。[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的损失,c=4.2×103J/(kg)]

  • 4、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他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直到灯泡电压达到额定值,记录了不同时刻三个电表的示数,并在同一坐标图中分别绘制了L和RpUI图像如图乙。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请分析:图乙中曲线是滑动变阻器的UI图像;该电路的电源电压为V;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W。

  • 5、 2024年12月,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四川舰”正式下水,该舰满载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4万余吨。若以满载排水量4万吨来计算,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大小为N。不考虑燃料质量变化,该舰由海水密度较小的近海驶向海水密度较大的远海区域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 6、 玻璃厂常利用电动真空吸盘搬运玻璃。图中搬运车上的吸盘吸附一块质量为180kg的玻璃,让其在空中竖直静止。此时玻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 , 摩擦力大小为N。(g取10N/kg)

  • 7、 西晋《博物志》中云:“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于后承其影,则得火。”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冰制成透镜,利用它对太阳光的作用来取火。现在人们还利用这种透镜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 8、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V , 滑动变阻器R1标有“50Ω  2A”,定值电阻R2=2.4Ω , 电流表A的量程为0~3A,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R1的滑片只能在a、b两点(图中未标出)间滑动。当R1的滑片由a点滑至b点时,电流表A的示数由I变为I'A1的示数由I1变为I1'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UII1小于UI'I1' B、R1的滑片在a点时R1R2=I1II1 C、R1的最小值为12Ω D、R1的功率变化范围为0.72W~3.6W
  • 9、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未来可通过3D打印技术将月壤“打印”成不同规格的“月壤砖”,用于建造月球科研站。相关资料表明:月球表面是真空:昼夜温度在-173℃至127℃间:同一物体所受重力约为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假若未来你到月球科研站工作,你会发现(  )
    A、夜空中的星星仍会像地球上看到的那样“眨眼睛” B、在月球表面能较轻松举起与自身质量相当的物体 C、当陨石落到月球表面时,能听到巨大的碰撞声音 D、用普通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
  • 10、 小聪在家长的陪同下了解家庭电路,打开配电箱进行观察。配电箱的情况以及电能表的表盘如图所示,请根据安全用电常识以及图中信息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可用湿抹布擦拭配电箱 B、发现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重新将其合上 C、他家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8800kWh D、他只让一个电热水壶工作,10s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次,则该电热水壶的电功率为900W
  • 11、 某科创小组想设计一个简易电路来模拟火车站安检门的功能。该电路能实现:只要开关S1断开,整个电路不工作;开关S1闭合,电路工作,指示灯L亮起,检测到金属时S2才闭合,电铃响起。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 12、 2025年是我国南极长城站成立40周年,科考队一路风雪兼程、筑梦冰原。不久前,科考队用上了安装有特殊电池的六足机器狗,让他们在应对南极的恶劣环境时有了“新助手”。有关六足机器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狗六条腿的设计可以增大它与冰面间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B、机器狗工作时消耗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C、科考队员可以依靠电磁波远程控制机器狗在冰面上执行任务 D、机器狗负重行走在水平冰面,它对冰面的压力和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13、 中考体育考试这项评价机制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指引作用越发显著,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体考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实心球,受到推力、重力和空气阻力 B、踢出去的足球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做引体向上,单杠对考生的弹力是单杠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D、拍篮球,手是施力物体所以不受力的作用
  • 14、 下面是小明同学在笔记本上记录的物理应用及其对应原理,你认为有误的是(  )
    A、飞机的升力——流动的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B、三峡大坝“上窄下宽”——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发电机——电磁感应现象 D、验电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 15、 唐诗宋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从物理角度对下列诗句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根据音色辨别出是笛声 B、“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山”作为参照物,“舟”是静止的 C、“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实像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16、 2024年12月,我国春节申遗成功。欢度春节期间,人们有“放鞭炮”“舞龙狮”“逛庙会”“吃汤圆”等习俗。关于春节习俗中的物理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鞭炮爆炸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相同 B、舞龙狮时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C、庙会上各种小吃香气四溢是一种扩散现象 D、汤圆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 17、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下列选项中对事物的认知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 B、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为10kg C、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D、青藏高原上水的沸点为100℃
  • 18、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图甲是某品牌小型电中药锅,图乙是其工作电路简化的等效电路图,通过开关S1S2的不同状态组合,可以实现三挡加热功能。定值电阻R1R2都是发热电阻,其中R1=110Ω。该电中药锅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已知:c=4.2×103J/(kgC)。求:

    额定电压/V

    220

    额定功率/W

    高温挡880

    中温挡440

    低温挡220

    (1)、当闭合开关S1 , 将开关S2a时,电中药锅使用的是(选填“低温”“中温”或“高温”)挡;
    (2)、将1kg药液从25C加热到35C的过程中,药液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3)、使用该电中药锅的中温挡正常工作,加热100s , 消耗的电能是多少J
    (4)、R2的阻值是多少Ω
  • 19、 如图,我国某舰艇圆满完成首次航行试验任务,为我国海军建设和发展注入新动力。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静止时,舰艇底最低点到水面的竖直距离为12m。若某段航行过程中,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平稳的匀速直线航行了30km , 发动机做的有用功为6×1011J。已知:海水的密度ρ=1.0×103kg/m3 , 该舰艇所用燃料的热值q=4×107J/kg。求:

    (1)、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静止时,海水对舰艇底最低点的压强是多少Pa?
    (2)、该段航行过程中,发动机提供的前进的动力是多少N?
    (3)、若该舰艇发动机的效率为30% , 则该段航行过程中,消耗燃料的质量是多少kg
  • 20、 小明到超市进行实践调查,发现某品牌酸奶进行了产品升级,采用了新设计的吸管,更换了新的包装。图甲是新设计的吸管,下端做的更尖,且吸管上有一条长长的凹槽。图乙是新设计的包装,插孔处贴了一层新材料薄膜,其作用是当吸管插入插孔时,薄膜与吸管紧密贴合,可以防止酸奶盒被碰倒时酸奶流出。图丙是吸管与薄膜贴合处的示意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

    (1)、吸管下端为什么制作得很尖?
    (2)、吸管侧面为什么制作一条凹槽?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