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两电阻R1、R2的I-U图像如图所示,结合图像中的信息分析可知( )
A、R1=5Ω,R2=10Ω B、两电阻串联时,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 C、两电阻并联,电源电压为4V时,干路电流为1.2A D、两电阻串联,电流为0.4A,则电源电压为4V -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 B、A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大 C、灯泡会变亮 D、V1的示数与V2的示数差不变 -
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为电流表或电压表,R1、R2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甲、乙均为电流表且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甲表的示数大于乙表的示数 B、当甲、乙均为电压表且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阻R1、R2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C、当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且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表均无示数 D、当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且开关S1、S2都闭合时,两表均有示数 -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L1、L2和L3两端的电压分别为4V、2V和3V,则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之比为( )
A、4∶5 B、6∶7 C、2∶1 D、6∶5 -
5、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向左滑动滑片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会变小,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该是( )
A、A和B B、B和D C、A和D D、B和C -
6、电工师傅进行电力作业时经常使用安全登高凳,下列材料不可以用来制作登高凳的是( )A、铝合金 B、硬塑料 C、竹子 D、木头
-
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两个物体的内能大小相等,含有的热量相等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会升高 D、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会增加
-
8、一大块铁和一小块铁的质量之比是2∶1,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A、2∶1 B、1∶2 C、1∶1 D、无法确定
-
9、把两块纯铅压紧,放一段时间后它们就会合成一块,其原因是( )A、铅块有黏性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
10、关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暖瓶塞被热气冲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发电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11、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入射点为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着反射光线逆向观察可以看到点光源S的像S' , 请你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A和S的像S';(保留作图痕迹)
(2)物理规律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证明,点光源S在平面镜所成的像S',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请你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像距等于物距。

-
12、某次运动会上进行的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分别测量了三位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如表。请根据表中数据,求解:
距离
20m
80m
100m
张天宇
2.35
8.4s
12.5s
赵刚
2.4s
8.3s
12.8s
李楠
2.3s
8.5s
12.4s
(1)分别算出这三位同学在8010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并判断在这个区间内谁跑得最快;(结果保留1位小数)
(2)站在观众角度,请你比较一下前80m谁跑得最快,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
13、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驶离某处山崖,行驶到某一地方该汽车鸣笛,3s后司机听到来自车后山崖的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在3s内通过的路程;
(2)汽车在3s时距山崖的距离。
-
1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然后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请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cm;
(3)把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小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4)重新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位置如图所示,然后把凸透镜换成茶色玻璃板,透过玻璃板能看到一个蜡烛的像,把光屏移到这个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这个像。
-
15、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20°
30°
40°
60°
反射角
20°
30°
50°
60°
(1)实验时,光屏应放在平面镜,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重复几次以上步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从图甲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
(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一组数据是错误的,请指出并分析这组数据错误的可能原因:。
-
16、某兴趣小组,分别做了四次有关声音的实验: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玻璃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到声音;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划得快些,一次划得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上述四个实验中: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是;表明音调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是;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均选填实验序号)
-
17、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勇说,光屏上会有指尖的像 B、小强说,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影子 C、小华说,光屏上没有指尖的像,只是发光体的像不完整了 D、小红说,光屏上没有指尖的像和影子,有发光体完整的像
-
18、某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物距大于20cm 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小于20cm D、当物距等于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19、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大小有关 B、平面镜所成的像有虚也有实像 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
2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B、人走近穿衣镜过程中自己的像变大 C、看不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此处黑板发生了漫反射 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光的反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