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不含液体)质量为2kg,底面积为20cm2 , 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0.5kg水,水深18cm(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 g=10N/kg)。求:

    (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
  • 2、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知道蜡柱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很快就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猜想蜡柱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可能与蜡柱的形状有关,探究如下:

    (1)、取底面积1cm2、高10cm的蜡柱,用天平测出蜡柱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 g,计算出蜡柱的密度为g/cm3
    (2)、如图乙,在蜡柱上截取一段,将其头部做成流线型,测量其质量为3.6g。为得到等质量的圆柱型蜡柱,需在余下蜡柱上再截取一段cm的蜡柱。
    (3)、将做好的蜡柱分别放入装满水的透明管中,从底部由静止释放,蜡柱的底端经过适当高度的A点时开始计时,每隔5s在管壁刻度尺上标记其位置。某次标记如图丙,读数为cm。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s-/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流线型蜡柱上升的速度圆柱型蜡柱上升的速度。图柱型蜡烛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cm/s(保留两位小数)。

    (5)、为了验证上述实验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要.
  • 3、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选填字母)。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增加而增大,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选“上移”“下移”)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填序号,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用题中字母和ρ表示)。

  •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

    A.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C.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进行探究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N,其中序号C中物体P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序号e中物体P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物体P的密度为kg/m3 , 盐水的密度为kg/m2(p=1.0x103kg/m3)。(g=10N/kg)
    (2)、分析ade三次实验,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越大,物体受到浮力越大。
  • 5、    
    (1)、按要求完成图中的作图。

    ①如图甲为投出的篮球,不计空气阻力,请在中心A点画出篮球所受的力:

    ②物块在3N的拉力F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乙中心点画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并标出摩擦力的大小。

    (2)、图甲是皮带打孔器,其AOB部分可视为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是打孔时A点受到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 6、小宇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若某次实验从开始拉动木块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由图乙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本块在第8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如果此时把拉力增大到3N,那么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N

  • 7、    

    (1)、如图甲是世界机器人大赛上某科创小组设计的投篮机器人,要想准确把球投入篮筐,机器人除了需要控制力的方向和大小外,还需要控制力的:机器人抱球前进过程中,以球为参照物,机器人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如图乙是厨房机器人,关键部件是灵活的手,可以稳定地抓取厨具或食材,机器人的抓取部位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租糙程度来增大与厨具或食材之间的
  • 8、如图所示,往装满CO2的软矿泉水瓶加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后CO2溶于水中,生成碳酸,矿泉水瓶变瘪,瓶变瘪表明瓶内气体压强瓶外气体压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而瓶外的气体压强 , 因此推测瓶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相比(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 9、“哪吒2"所创造的电影神话仍在续写,饺子导演用细节告诉我们:修仙也要讲科学。
    (1)、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让我们闻声识人,依据的是声音的
    (2)、哪吒踢越子,使其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3)、敖丙在深海中流泪,泪水向上流动。这是因为:海水的密度泪水的密度(

    填“大于”“等于”“小于”)。

  • 10、“端午浓情,粽叶飘香”,棕叶飘香是现象,剥开粽叶、米和叶子藕断丝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模型进行猜想和实验,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

  • 11、【科技改善生活】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2025年2月27日,小米SU7Ultra新能源电动汽车正式上市,并以其卓越的性能、豪华的配置在汽车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同时各车企还研发飞行汽车,准备投入使用,方便人们的出行。请完成8-9题。
    (1)、如图所示是某款新能源汽车的刹车踏板,刹车踏板利用的是原理:刹车汽车会停下来是由于轮胎与地面有力作用,在汽车急刹的时候,由于 , 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倾斜。

    (2)、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飞行汽车"成功完成全球首条跨海跨城航线的首飞,以210km/h的巡航速度从深圳到珠海飞行了70km,用时min;起飞时以旁边的建筑为参照物,飞行汽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飞行汽车"起飞时,车身上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车身下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

  • 12、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在弹簧弹性限度内,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C、发生形变后的弹簧对手指产生弹力 D、手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手的拉力方向相同
  • 13、如图所示的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冰壶底打磨很光滑 B、在瓶盖上制出细条纹 C、搬运重物时垫上滚木 D、为车轴添加润滑油
  • 14、下列作用力中,大小最接近1N的是( )
    A、托起一张试卷的力 B、提起一把椅子的力 C、托起两个鸡蛋的力 D、你上楼时对楼梯的压力
  • 15、用图中的装置来提升重物,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 )
    A、 B、 C、 D、
  • 16、2024年11月6日,歼-15T首次亮相中国珠海航展开展飞行表演(如图所示),相对于歼-15T静止的是( )

    A、驾驶歼-15T的飞行员 B、地面的树木 C、地面指挥中心 D、观展的观众
  • 17、如图所示,投壶是中国古代一种兼具礼仪性与娱乐性的传统游戏。游戏时,把箭投向壶里,投中多者为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在空中飞行的箭受到重力和手对箭的作用力 B、投出的箭能在空中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若飞行的箭所受力均消失,箭将静止在空中 D、将箭投出去,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18、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固体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汤姆生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 D、宇宙是一个有中心的天体结构系统
  • 19、小羽制作一个简易的密度计

    (1)、她把塑料吸管的下端用蜡封口放入某液体中,发现吸管无法竖直漂浮在液面,于是在吸管的下端缠上钢丝作为配重,放入该液体中后发现作为标度杆的吸管能竖直了,但是触碰瓶底了,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可能让吸管竖直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做法有____(选填以下对应字母);
    A、配重铜丝少绕几圈 B、将配重铜丝上移至吸管中部 C、在吸管中部套一个实心铁球作为浮子,浮子浸没在液体中 D、在吸管中部套一个泡沫塑料球作为浮子,浮子浸没在液体中
    (2)、经改进,这个自制的密度计可以竖直漂浮在液面上了.小羽把这个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竖直漂浮,待密度计在甲液体中静止时,依据液面的位置在标度杆上做一个记号A,待密度计在乙液体中静止时,依据液面的位置在标度杆上做一个记号B,如图23所示.A、B的间距过小,不便于观察者分辨两种液体.请提出一个方法使A、B的间距大一些。
  • 20、测定玻璃珠在甘油中的下沉速度是工业中用于检测甘油粘度的一种方法.玻璃珠是半径始终为R的小球,理想情况下,玻璃珠在甘油中下沉时所受的粘滞阻力为f=kv(其中v是玻璃珠的运动速度,k是与粘度系数相关的常数,f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现将玻璃珠从刚好在甘油中浸没的位置释放,其下沉速度v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甘油的密度ρ0=1.26×103kg/m3 , 玻璃珠的密度ρ=2.7×103kg/m3 , 玻璃珠的体积V=1x10-7m3 , g=10N/kg)

    (1)、0~过程中,玻璃珠受到(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2)、玻璃珠在t1时刻和t3时刻受到的粘滞阻力分别为f1和f2 , 则f1和f2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t2~t3过程中玻璃珠受到的浮力F=N.
上一页 143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