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图甲是小星改进后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管开口。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小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他观察到水从第5分钟开始沸腾,由图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
    (3)、小星在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后,在A管口连接抽气泵抽气使烧瓶内气压减小,水再次沸腾。由此可知,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
  • 2、 傍晚时分,在水面平静的池塘边,小湘尝试用激光笔从A点去照亮池塘对面树上的一个果子(B点),发现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实现。请在图中画出这两种方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 3、 无人机送快递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某次取货途中,无人机载着空货箱竖直匀速上升36m用时30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N/kg。
    (1)、无人机上升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的;
    (2)、无人机竖直匀速上升时的速度为m/s;
    (3)、在取货点,工作人员将快递放入货箱,无人机再次升空,竖直匀速上升30m用时30s。已知无人机配备的货箱质量为1kg,取货前后两次匀速升空过程中无人机对货箱拉力做功的功率之比为1∶2,放入货箱的快递质量为kg。
  • 4、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和R2的连接方式为联。已知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后,通过R1的电流为A,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R2的阻值为Ω。

  • 5、 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就是一个自制电池。它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能。如图所示,用电压表测量它两端的电压为V。

  • 6、 端午节煮粽子,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粽子煮熟后,屋内粽香四溢,这属于现象。
  • 7、 如图是小湘设计的一款测定水箱内水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片跟滑杆相连,滑杆可以绕着O点转动,另一端固定着浮子。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水箱内水位上升时(  )

    A、水对箱底的压强变小 B、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C、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8、 如图所示是一款悬浮月球灯,通电时,月球灯可悬浮在底座上方,右侧虚线框内是它的内部简化结构。月球灯悬浮利用了(  )

    A、电流的热效应 B、电流的磁效应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 9、 在紧急救援时,可用充氦浮空器将发电机组升至高空发电,为现场提供照明和通信。当浮空器匀速升空时,它的(  )
    A、动能增大  B、动能减小 C、重力势能增大 D、机械能减小
  • 10、 “丢沙包”是一种同学们经常玩的课间游戏。如图所示,小星将沙包抛出,沙包脱手后(  )

    A、由于惯性继续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始终受平衡力的作用
  • 11、 信息、能源、材料并列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属于化石能源 D、超导材料可用于制作电热丝
  • 12、 小湘来回晃动晾晒在塑料盘中的米粒后,发现有些米粒会吸附在塑料盘上,且米粒间相互排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盘是导体 B、与米粒摩擦后的塑料盘不带电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米粒相互排斥是由于带上了同种电荷
  • 13、 晚上看电视时,小星将一个凸透镜在电视机和对面墙壁之间来回移动,发现移动到某位置时,墙上清晰地呈现出电视画面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与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情况相同(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
  • 14、 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钢丝钳 B、独轮车 C、船桨 D、托盘天平
  • 15、 古代常用敲钟的方式来报时、召集人群、发布消息。下列关于钟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钟声和琴声的音色相同 B、钟声可以传递信息 C、响度越大,钟声传播速度越大 D、钟声一定是噪声
  • 16、 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手机充电完毕后,不拔充电插头 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接在一个插线板上工作 C、空气开关跳闸后,不排除故障就重新闭合通电 D、人离开时将电烤火炉及时断电
  • 17、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其中一个环节是把糖块加热成液态糖浆,此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汽化
  • 18、 《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其成像原理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反射 C、折射 D、色散
  • 19、 学校科技小组进行了“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

    (1)、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g,用量筒和水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 , 则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2)、利用浮力知识,科技小组的同学又用另一种方法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步骤一:如图乙所示,将长方体物块放入柱形盛水容器中,物块漂浮,测出物块浸入水中的长度。

    步骤二:如图丙所示,将小石块放在物块上,测得物块浸入水中的长度与图乙相比增加了h1 , 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与图乙相比

    步骤三:如图丁所示,将小石块用细线(细线体积和质量均忽略不计)系在物块下,测得物块浸入水中的长度与图乙相比增加了h2 , 图丁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图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根据以上信息可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用ρ、h1、h2表示)。

  • 20、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滑动变阻器(20Ω1A)、定值电阻、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导线若干。

    (1)、按照图甲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端。
    (2)、经过多次实验,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比。
    (3)、实验后,小组内同学提出两个观点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观点一:用小灯泡替换定值电阻也可以完成该实验。讨论后认为该观点不可行,原因是

    观点二:利用原实验电路和器材,再增加几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还可以进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讨论后认为该观点可行,并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将15Ω的定值电阻接入a、b间,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A,记录此时的电阻值和电流值。为了完成实验,a、b间可更换的定值电阻阻值应不超过Ω。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