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白天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土地(  )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 2、如图所示,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实验中,将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5kg(g取10N/kg,ρ=1.0×103kg/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质量;
    (3)、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4)、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 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60cmOC=40cmA端通过细绳挂有一边长为10cm、质量为5kg的正方体B,O为支点,在力F1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B对地面的压力为30N。(g取10 N/kg)

    (1)、求B的重力;
    (2)、求拉力F1的大小;
    (3)、若保持F1的大小不变,只改变F1的方向,求正方体B对地面的最小压强。
  • 4、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气密性良好的微小压强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如图甲、乙两图中,通过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侧 , 判断出(选填“甲”或“乙”)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大”或“减小”);

    (3)下图中,A、B、C三点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点;

    (4)小亮通过观察图发现在甲、乙两烧杯中,A、B两点到烧杯底部的距离是不同的;于是向小明解释:液体内部某点压强与该点到容器底部距离有关。小明反驳说:你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深度相同,所以你的结论是错误的。在你的实验基础上,(选填序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A.把甲杯中的探头上移5cm或把乙杯中的探头下移5cm

    B.从甲杯中抽出5cm深的水或向乙杯中加入5cm深的水

  • 5、如图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装置,三个相同斜轨与接触面材料不同的水平导轨的夹角均相同,三孔挡板始终保持竖直。

    (1)、如图所示,迅速抽出挡板,让三个相同的小球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使小球运动到水平导轨时的速度(选填“相同”或“不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

    接触面材料

    运动距离

    停下所用时间

    1

    毛巾

    5cm

    10s

    2

    木板

    8cm

    15s

    3

    玻璃

    18cm

    30s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球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慢”或“快”),运动的距离越远;
    (3)、若小球受到的阻力为0,小球将做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 6、如图所示,重50N的物体A在拉力F=6N的作用下以2m/s的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73%,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W。(不计绳重和滑轮重)。

  • 7、兴趣小组自制“潜水艇”,将其放入一个底面积为:100cm2、水深h0为10cm的薄壁柱形容器内。“潜水艇”放入水中恰好悬浮,如图所示,此时水深h1为12cm,“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受到的浮力。打开进水阀门,空腔内开始进水,“潜水艇”下沉,最终“潜水艇”沉底且空腔充满水,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a。(“潜水艇”的材料密度ρ=2.0×103kg/m3

  •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容器重12N。容器上、下两部分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4,高度均为10cm。向容器中倒入4kg的水,深度为5cm,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往容器内加水,当水的深度为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 9、如图所示,晓滨在用长铁钉固定帐篷时,他用100N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将重为5N的铁钉缓慢匀速地插入地面,此过程中,铁钉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N;若要将铁钉竖直向上匀速拔出,则至少需要N的拉力。

  • 10、如图甲所示,射手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弦被手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图乙中,手对弹簧的作用力大小相等,而产生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 11、2025年2月8日,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U形场地技巧决赛中李方慧夺冠。如图2所示,她从起点A静止滑下,经最低点B腾空跃起,最终停在另一侧池壁C点(高度低于A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她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守恒 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机械能增大 C、从B到C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总量减少 D、到达C点时,她的动能为零,此时只受重力作用
  • 12、寒假期间,小明学校发起了“悦享劳动喜迎新年”活动。他在帮妈妈洗菜时发现,茄子浮在水面,西红柿沉在水底。利用所学知识他对此作出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西红柿的密度大于茄子的密度 B、由于茄子漂浮,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C、由于西红柿沉底,它不受浮力 D、茄子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西红柿受到的浮力
  • 13、两个同规格的溢水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如图所示,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两球均浸没。用两个相同的小桶分别收集溢出的液体,两小桶中液体未溅出且均未装满,测出两小桶中液体的质量相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A和B所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两溢水杯溢出液体的体积相等 C、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两个溢水杯底液体的压强相等
  • 14、2025年亚冬会在我国美丽的哈尔滨举行,下列关于比赛项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冲刺的过程中,惯性在变大 B、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运动员受到平衡力 C、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仍继续运动是由于冰壶受到惯性的作用 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沿曲线滑行,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15、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钢质小球A和B,分别用细线悬挂起来。将A拉起后释放,A向下摆动撞击B,A静止下来,B开始摆动。B回摆后撞击A,B静止下来,A开始摆动。几位同学观察这个过程,进行了以下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原来静止的小球被撞击而运动,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原来运动的小球被阻挡而静止,说明力是物体静止的原因 C、碰撞使运动的小球静止,使静止的小球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两个小球循环往复摆动,说明物体具有惯性,可以一直这样运动下去
  • 16、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诗句中加点字部分所描述的力的作用效果与“会挽雕弓如满月”相同的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飞流直下手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C、粉身碎骨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17、如图,小宇和小琪各用6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的示数为(测力计的重不计)(  )

    A、0N B、3N C、6N D、12N
  • 18、在学校劳动课中,小明学会了蛋炒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估测合理的是(  )

    A、铁锅的直径约为28cm B、一勺食盐的质量约为1kg C、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0N D、燃气灶火焰的温度约为37
  • 19、如图甲、乙、丙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

    ①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②对比图中乙、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 ,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20、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将物块放在水平木板上沿直线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比较乙、丙两图中的测力计示数,可得出结论::利用此结论,如果要在拔河比赛中获胜,应该选用下图中的类型的鞋: 

    (3)、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他的结论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4)、本实验存在的一个操作上的难点是:在拉动物块的时候很难保持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选填序号:①“滑动摩擦力”、②“手对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变化导致的; 
    (5)、某小组改进了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①改进后在进行实验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相对木板速度大小无关;②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N。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