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中,图甲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

    实验次数

    IA/A

    IB/A

    IC/A

    第1次

    0.32

    0.22

    0.52

    第2次

    0.22

    0.28

    0.50

    第3次

    0.24

    0.22

    0.46

    (1)、图乙是该小组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
    (2)、用电流表多次测A、B、C三点电流,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对于该实验,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3次实验中,电流表选用量程均为0~0.6A

    B.通过实验数据不能得出“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结论

    C.3次实验应使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D.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3)、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时,L1正常发光,L2忽亮忽灭,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写出一条即可)
  • 2、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电流表应先用大量程试触;闭合开关之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向0刻度左边如图乙所示,接下来应该
    (2)、闭合开关后,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该灯的电流是A,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该
  •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1L2均发光,则(  )

    A、a、b均为电压表,灯L1L2串联 B、a、b均为电流表,灯L1L2并联 C、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灯L1L2串联 D、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灯L1L2串联
  • 4、如图所示,若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利用一只电压表去查找电路故障,将电压表并联接在灯L1两端时无示数,将电压表并联接在灯L2两端时有示数,则(  )

    A、L1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 5、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L1L2和干路中的电流分别是(     )

    A、0.5A   0.3A   0.8A B、0.3A   0.5A   0.8A C、0.3A   0.2A   0.5A D、0.2A   0.3A   0.5A
  • 6、关于大自然降雪(水蒸气遇超冷空气直接生成雪)和人工造雪(低温环境下,压缩空气喷出将水打成水雾且温度进一步降低,大量的水雾变成小冰粒从而形成雪)的形成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凝华 B、前者需放热,后者需吸热 C、两者都需吸热 D、前者是凝华,后者是凝固
  • 7、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发射高轨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的火箭,其芯级发动机采用液氢作为推进剂燃料,是因为液氢的(  )
    A、热值大 B、热量多 C、内能大 D、比热容大
  •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S1为闭合状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互不影响。由此可知,当开关S1断开时,电流I1(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9、将两根不同的金属丝(铜丝和铁丝)的两端分别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接头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如图所示,此时回路中会产生微小的电流,这就是著名的“塞贝克热电效应”。该效应的能量转化是

  • 10、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消防员给同学们做了“面粉爆炸实验”,如图所示,在无盖小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筒盖盖上大筒,向小筒内鼓入空气,使面粉弥漫在大筒内,面粉迅速被点燃引发爆炸,把筒盖冲起。筒盖被冲起的过程与汽油机的冲程能量转化情况相同。

  • 11、“热熔紧固”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广泛应用。如图甲所示,热熔螺钉在金属板材表面上高速旋转产生高温,将板材(填物态变化名称)并穿透,螺钉完全拧入板材后停止转动,如图乙所示,经冷却凝固,螺钉就被牢牢套在板材上。

  • 12、如图所示,往装有水的瓶内打气,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充入一定气体后,瓶塞会跳起来,并且瓶内出现白雾,说明瓶内的气温降低,导致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滴。整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的。

  •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小明发现:小灯泡L2比小灯泡L1亮,他就用电流表测得L1的电流为0.4A。则小灯泡L2中的电流(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4A。

  • 14、在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时,某同学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去靠近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现会相互吸引,说明塑料吸管在摩擦过程中(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

    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不计激光在反射器中的传播时间)

    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是白光(选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是因为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此过程中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只需答出一种即可)。
    (3)、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选填“黑色衣服”、“无色玻璃板”或“平面镜”)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碰自己的脚。
    (4)、根据短文信息,利用图中激光测距仪发射激光脉冲信号,已知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 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多少?(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及表达式)
    (5)、迈克尔孙旋转八面镜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光速方法,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其中A为可绕固定的中间轴转动的八面棱镜(图示为俯视图),S为激光发射器,C为接收装置。当八面镜转动时,只有在激光束恰能以45°角(即θ=45°)射到八面镜任意侧面中心处时,光线经过反射回到八面镜,观察者才能在接收装置处看到光,此时八面镜刚好转动一格。八面镜每转动一周,接收器能接受到8次反射光,即光在八面镜和反射装置之间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八面镜旋转一格的时间相等。若设图示中A到M的距离为L(L长达几万米,不计光在光反射器内部的传播时间且忽略S和C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由静止转动起来,当八面镜每秒匀速转动的圈数达到n时,观察者能多次在C中看见发光点S,由此测得的光速可能为_________m/s。填写选项符号)

    A、8nL B、12nL C、16nL D、20nL
  • 16、小江为同学们表演魔术:如图甲所示,将一个正面开口的空箱面向同学,箱子的顶部中间有一个豁口。将一个棋子从顶部的豁口放入,从正面看去,棋子竟“不翼而飞”。小丹猜想箱中放置了一块平面镜,于是她找来薄玻璃板、方格纸、笔、刻度尺、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进行探究,如图乙所示。

    (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薄玻璃板放置在方格纸上;
    (2)、将棋子A放在薄玻璃板前,棋子B放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表明棋子像的大小与棋子的大小;在方格纸上记下棋子A和B的位置:
    (3)、移走棋子B,将光屏放到棋子B的位置,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直接观察到棋子A的像;
    (4)、改变棋子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发现棋子A的像与棋子A始终在方格纸的同一条直线上。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薄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得到的结论;

    实验次数

    棋子到薄玻璃板的距离/cm

    棋子的像到薄玻璃板的距离/cm

    1

    5.00

    5.00

    2

    6.50

    6.50

    3

    10.00

    10.00

    (5)、实验表明,棋子在平面镜中的像与棋子关于镜面;为实现小江同学的魔术表演,魔术箱中的平面镜应与水平面上的方格纸成角放置;
    (6)、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丙中做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 17、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平面镜水平放置,标有刻度的白色粗糙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射向平面镜的O点,改变入射光线多次实验,数据记录于表中。

    序号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4

    60°

    60°

    (1)、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②反射角入射角。

    (3)、使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将纸板B绕接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当纸板B和纸板A在时,纸板B上能呈现反射光束;
    (4)、光热电站利用追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塔用于发电。如图2为上午某时刻的光路图,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推断,随着太阳的运动,追日镜应沿时针方向旋转,使反射光线射向吸热塔;
    (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18、如图甲所示为小渝和小庆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安装过程中,应先调整固定(选填“A”或“B”)的位置;
    (2)、小渝认真观察并记录了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是水沸腾前的气泡变化的情况;烧杯中的水沸腾时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3)、当水温升到90时,小庆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当地的气压可能标准大气压;
    (4)、在加热过程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将烧杯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后继续加热,直至水沸腾。如图戊所示,能正确反应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是

    (5)、验完成后,小庆又利用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用D容器中的水对试管C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发现D容器中的水沸腾时,试管C中的液体也沸腾了,如果C、D容器中液体的沸点分别为tCtD , 则tCtD可能的关系是________。
    A、tC=tD B、tC<tD C、tC>tD D、tC=tDtC>tD
  • 19、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实验中要控制好烧杯中的水温。

    (1)、根据图乙所示的图像中段温度的变化特点可知冰是晶体,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2)、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该物质此时的状态是态;
    (3)、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4)、该同学继续探究加有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箱,这些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0。(标准大气压下)
  • 20、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挡板,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2)、实验原理是:
    (3)、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用刻度尺测量路程时,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 理由是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