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3)、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的图像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 2、下列现象与雨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图中镜中的“我” B、图中树荫下的光斑 C、图中汽车后视镜中的“汽车” D、图中水中“断”笔
  • 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一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由于v=st , 所以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4、下列有关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很高 B、“请勿高声喧哗”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C、“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 D、防噪声耳罩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 5、下列对于科学研究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一根完全一样的蜡烛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等效替代法 B、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小,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推理”的方法 C、探究琴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的关系——控制变量法 D、在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的概念——类比法
  • 6、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分别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92cm3.82cm , 则此同学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及物体的长度分别是(     )
    A、0.1cm3.805cm B、0.1cm3.81cm C、0.1cm3.828cm D、1cm 3.83cm
  • 7、小红站在衣冠镜前1.5m的地方,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m;她在镜中看到从远处走来的小明,小明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8、如图是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EF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折射光线在(选填“水”或“空气”)中。

  • 9、如图所示是葫芦丝,吹葫芦丝时,由于管内产生优美的乐声。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

  • 10、某民航客机巡航的速度为250m/s , 它的物理意义是
  • 11、如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乙是用停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表盘读数是s。

  • 12、小利和小明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2)、闭合开关S,若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如图乙所示,为使测量正常进行,接下来应该断开开关,
    (3)、如图丙所示,测量完B点的电流之后,他们想测量C点的电流,请你在图丙中移动一根导线,使其能测量C点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4)、小明实验数据如下表,通过表中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0.10

    0.12

    0.22

    0.15

    0.18

    0.33

    0.20

    0.24

    0.44

    (5)、小利通过实验,得到了如下数据,他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为了纠正他的结论,下一步的操作是: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A

    0.4

    0.4

    0.8

  • 13、为了探究某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小明用酒精灯均匀加热0.4kg该种固体,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线如图所示。通过查阅资料已知该物质液态(BC阶段)时的比热容为3×103J/kg

    (1)、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A点时的内能。
    (2)、该物质从第6min到第10min共吸收J的热量,它在固态(OA阶段)时的比热容为J/kg;它在AB阶段吸收的热量为J。
  • 14、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2)、加热到4min时,液体B的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较快。
    (4)、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应选液体(选填“A”或“B”)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 15、中秋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月饼的香味,“月饼飘香”是现象;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16、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化棉被点燃,表明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减小 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对活塞做了功 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 17、下列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
    A、水府庙景区,湖水清澈见底 B、双胜寺,寺内暮鼓晨钟 C、锁石花之源景区,花朵飘香 D、湄水风光带,处处花团锦簇
  • 1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如图甲)是吸收空气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图乙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有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汽化,并从空气中吸收内能;

    B.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内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空气能热水器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能效比,它是指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热量Q为比热容、质量、变化温度三者的乘积)与压缩机等电器消耗的电能W(电能W为额定输入功率与时间的乘积)的比值。能效比越高,说明热水器的制热效果越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冷剂在中汽化,在中液化;
    (2)、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中;
    (3)、某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参数如下:

    电源电压

    额定输入功率/W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能效比

    220V

    840

    20

    56

    3.4

    从表格中折数据可知,该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3600s可产生的热水的质量为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1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但是蝙蝠却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解封其耳朵,把它放在黑暗的房间里,蝙蝠却能正常飞行没有地碰到障碍物,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蝙蝠是通过①_______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拿一根细棒用相同的力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出不同②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的声音,进行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 ②
    (2)、材料三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Hz;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从材料四中可以知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上/下)拐弯;
    (5)、在秋冬季节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因山脚下的温度比山顶上温度低,故姑苏城外山上寒山寺的钟声向客船的传播路径是向(上/下)拐弯,客船上的人与寒山寺里的人听到钟声的是不同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20、如图所示,轿车在限速110km/h的高速上从惠来往揭阳方向快速行驶,高速路牌A表示的是A距离目的地揭阳的距离是120km,B路牌表示的是B距离目的地揭阳的距离是70km,车辆由A路牌行驶到B路牌的时间为0.5h。

    (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平均速度?轿车是否超速?
    (2)、如果轿车以70km/h的速度从B地继续匀速行驶开往揭阳,需要多少小时?
    (3)、如果轿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B处时按喇叭,1.5s后听到正前方远处大山的回声,求听到回声时轿车到大山的距离是多长?(设此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