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请按要求回答:
    (1)、如图,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此实验,则音叉边乒乓球(填“会”或“不会”)弹起?

    (2)、如图,小明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此实验,则左边音叉边乒乓球(填“会”或“不会”)弹起?

    (3)、如图,小明在“探究弦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条琴弦是同种材料、相同松紧、不同粗细,琴弦的直径关系Da=Dc。若选择a和c琴弦,探究的是关系。若选择a和b琴弦,探究的是关系。

  • 2、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起,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问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直至将鞋盒除底面外的五个面全部覆盖,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直至将鞋盒除底面外的五个面全部覆盖,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尚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越远,听到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选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选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隔音的本质是在控制和减少噪声;
    (4)、本实验将“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用来反映出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主要运用了法。
  • 3、小丽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 ,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选填“好”或“差”)一些。
    (2)、将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将另一支形状相同且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人眼应在蜡烛(选填“A”或“B”)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关系。
    (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确定每次像的位置,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结论:
    (4)、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原来蜡烛B的位置,(选填“不透过”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5)、小明同学自行准备一套器材来模仿小丽同学的实验,发现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的位置都不能和蜡烛A的像重合,你觉得原因是:
  • 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30°

    30°

    45°

    45°

    60°

    60°

    (1)、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硬纸板(选填“垂直”或“不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选填“光滑”或“粗糙”)。
    (2)、使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将纸板B绕接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当纸板B和纸板A在(选填“不同”或“同一”)平面时,纸板B上能呈现反射光束。
    (3)、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由表可知:反射角入射角(选填“>”“=”或“<”);多次测量是为了(填选项)。

    A.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4)、用另一束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观察到反射后的光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5)、如图乙所示,他将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保持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光屏上的光斑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 5、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cm。图丙中秒表测量的时间是s。图丁中液体的体积为cm3

  • 6、2020年11月,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潜入深海中,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其下潜的速度为20m/s,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50s时悬停(停在此处不动),潜水器在悬停处向海底发射声波,12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1)、该声波信号是(“超声波”或“次声波”)。
    (2)、求潜水器悬停处距海底的距离?
  • 7、
    (1)、如下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AO和折射光线OC大致的方向。

       

    (2)、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3)、如图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牙齿的背面。请在乙图画出能反映此过程的光路图。

       

  • 8、身高1.68米的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米处,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米,镜中的像高是米,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镜中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9、雨过天晴时,在天空中会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照射到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上发生了光的现象;手机屏幕显示的艳丽画面是由红、、蓝三种色光合成的。小孔成像形成的像是倒立的(选填“虚像”或“实像”)。
  • 10、茂名市在2024年9月18号上午10时30分拉响防空警报,通过声音提醒每一位中国人“勿忘国耻、砥砺前行”,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警报声能够传得很远是因为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大。警报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
  • 11、如图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图,AOS=60° , 图中的入射光线是;反射角大小是;法线是(选填“PQ”或“RS”)中。

  • 12、蝴蝶每秒振动翅膀五六次,它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属于;海豚能发出的频率高于20000Hz,属于。(以上两空选填“次声”或“超声”)对于这两种声音人耳都(选填“听得见”或“听不见”)。
  • 13、一场大雨过后,湖面光可鉴人,这是因为光在平静的水面处发生了。老师写在黑板中间的字,坐在教室每个位置的同学都可以看得见,这是由于光的的缘故;但是对于黑板右边的字,坐在教室前排左边的同学总感觉黑板“反光”而看不清,这又是由于的缘故。(以上三空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14、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关于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笛的音调最高,音叉的音调最低 B、三种乐器的音色相同 C、三种乐器的响度相同 D、长笛和钢琴的音色相同
  • 15、下列是某同学在学习“长度与时间单位换算”时的演算过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0.7m=0.7×100=70cm B、5.3m=5.3×100cm=530cm C、30min=30min×60=1800s D、2h=2×60=120min
  • 16、曹冲称象是我国古人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典故事,某校物理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来模拟“称象”的过程,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底面为正方形的薄壁柱形容器A足够高,底面积为100cm2;底面为正方形薄壁柱形容器B的质量为50g,底面积为50cm2 , 高为15cm;待测物体C是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测量C的质量时,先在A中注入10cm深的水,然后将B竖直缓慢放入A中直至平衡,再将C竖直缓慢放入B中,平衡时B又竖直下降了5cm,小组同学在B上做好标记;取出C后,将50g的钩码逐个缓慢放入B中,直至液面再次达到标记处为止。忽略液体搅动、物体吸水等次要因素,ρ=1×103kg/m3 , g取10N/kg

    (1)、A中未放入B时,求水对A底部的压强。
    (2)、液面再次达到标记处时,求加入钩码的个数。
    (3)、设C的密度为ρc , 请写出将C竖直缓慢放入B中,平衡后水对A底部压强Pxρc的关系式。
  • 17、2025年被称为我国“体重管理年”,小刘同学为帮助大家加强体重管理,设计了一台由电流表改装的可设置语音提示的体重计,A、B为语音提示器,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置语音提示,如图甲所示。当控制电路中电流I0.2A时,衔铁被电磁铁吸附,断开A接通B,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为7.2V,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阻值为20Ω , 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与所受到的压力关系如图乙所示,电表量程为0~0.6A,踏板重力不计,g取10N/kg

    (1)、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选填“增大”或“减小”)。
    (2)、控制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的上端是极(选填“N”或“S”)。
    (3)、小刘同学想将触发B的最小质量设置为50kg,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0的阻值为Ω
    (4)、能触发B的最小质量是kg。
  •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在所有元件都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从B端向A端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3的阻值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不变
  • 19、川西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水能、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十分丰富。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风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D、地热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 20、如图所示,用F=25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4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4m/s B、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2.5% C、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D、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3%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