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右侧是(填“N”或“S”)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螺线管的磁性(填“增强”、“不变”、“减弱”)。

  • 2、某导体电阻为20Ω,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 3A,则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V。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该导体电阻为Ω。
  •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都装有一些水。将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两个空心球a、b,分别放入两个烧杯的水中,静止时,a球下沉到烧杯底部,b球漂浮在水面,且两个烧杯中的水面恰好相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 B、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C、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受到的浮力 D、a球材料的密度大于b球材料的密度
  • 4、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外形像大白鲸,整体呈流线型,尾部有三个尾翼。其内部有两个气囊,一个气囊装有密度比空气小的氦气,另一个气囊内充有空气,艇体通过排放空气实现上升。艇体用特种缆绳与地面相连,缆绳中布置细电缆和光纤。下列关于浮空艇分析错误的是(  )

    A、艇体整体呈流线型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B、浮空艇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C、缆绳中布置光纤,目的是实时传输通信数据 D、缆绳应选择密度小、强度大的材料
  • 5、下列物理量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B、教学楼廊道护栏的高度约为12m C、真空中声音的速度约为340m/s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m/s
  • 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10cm,现将一物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块不接触容器底面和侧面),容器内水深由10cm上升到12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ρ=1.0×103kg/m3)求:

    (1)、物块未放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物块的体积;
    (3)、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4)、物块的密度。
  • 7、如图所示,质量为3.2×103kg的卡车,经过一段水平路面,再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50m,已知卡车爬坡所用时间是5s,卡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104N,求:

    (1)、卡车的重力;
    (2)、卡车爬坡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3)、卡车爬坡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4)、卡车爬坡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效率。
  • 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7)、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
  • 9、如图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小明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
    (2)、小明悬挂钩码前顺便测量了一个钩码受到的重力,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N;
    (3)、在A点悬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个钩码;在此基础上小明继续实验:

    ①在A、B下方再增挂一个钩码,则杠杆端将下沉(选填“左”或“右”);

    ②将增加的钩码取下来后,再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拉力为N;

    ③小明再次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 10、如图所示,用杠杆将物体A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物体A所受的重力G及其力臂L2的示意图。

  • 11、如图所示,重为50 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0 N,如果绳重、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及摩擦均不计,2 s内力F的功率是W,若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20 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那么物体A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N。

  • 12、如图,一辆正在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该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动能 , 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3、功率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电梯在某次上升过程中,所用拉力为2×104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6×104W,则电梯上升的速度为m/s。
  • 14、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在乙中受到的浮力,甲的密度乙的密度(均选填“>“、”<“或”=“)。

  • 15、已知ρa=16g/cm3 , ρb=2g/cm3 , 若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将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 压强之比为
  • 16、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用一水平推力把物体A向右移动(不落地),如图乙,则物体A在移动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强 , 所受摩擦力 .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7、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这是因为汽车具有。如果是在雨天,汽车会滑行更远,这是因为汽车受到的较小。
  • 18、如图甲,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向上提升。乙图表示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丙图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大小为45N B、在0~10s内,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20N C、在10s~20s内,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D、在20s~30s内,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4500J
  • 19、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5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 20、下列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两纸片靠拢 C、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 D、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
上一页 244 245 246 247 2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