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实验次数

    UAB/V

    UBC/V

    UAC/V

    1

    1.0

    2.0

    3

    2

    1.2

    1.8

    3

    3

    1.4

    1.6

    3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亮了且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该小组忘了

    (2)把电压表接在AB之间重新测量,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示数为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断开开关,

    (3)更换不同规格灯泡,再做两次实验,将三次测出的电压填入表格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填序号);

    ①寻找普遍规律

    ②减小实验误差

    (4)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用含有UAB、UBC和UAC的式子表示);

    (5)同组的小亮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他设想当单刀双掷开关接a时,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单刀双掷开关接b时,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后来他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该电路不能完成这个探究实验,原因是

  • 2、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源由四干电池串联而成,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那么:

    (1)、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为多少?
    (2)、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是多少?
    (3)、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是多少?
  • 3、全球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长,截至2011年,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汽车数量已突破10亿辆,提高汽车内燃机的效率,对节约能源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q=4.5×107J/kg,c=4.2×103J/kg
    (1)、求0.6kg的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在(1)题中产生的热量的70%被水吸收,可使多少千克的水温度升高60
    (3)、某汽车在某次测试时,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0min,消耗汽油0.6kg,测试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900N,则该汽车发动机的热机效率是多少?
  • 4、小武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他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1)、实验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选择(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2)、表格1是该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该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 , 错误的原因是

    表格1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0.3

    1.5

    (3)、通过实验能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4)、为了进行新的探究,小武同学做如下操作:①将器材按图乙连接;②分别测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2中;③分析表格2的实验数据,立即得出结论。

    请你指出小武在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修正方案后继续实验,并归纳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写出关系式即可)。

    表格2

    A点电流IA

    B点电流IB

    C点电流IC

    1.7A

    0.3A

    2.0A

  • 5、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如图所示,在M、N点之间分别接入不同的电阻丝,其规格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1)、实验中应通过观察来比较电阻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
    (2)、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的关系.根据这个实验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制成电学元件
    (3)、选用编号为A、C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的关系;
    (4)、为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
    (5)、小明认为实验中不需要小灯泡,连入电流表就可以完成实验,老师告诉小明,小灯泡和电流表同时连入电路更好,请你说出小灯泡在实验中的作用:
  • 6、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将两个试管放入盛有水的同一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

    (1)、两试管在此烧杯中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将两个试管放入盛有水的同一烧杯中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3)、实验后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可见: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选填“A”或“B”)液体升温较高;
    (4)、B液体在第10min的内能在第20min的内能;A液体的比热容B液体的比热容;(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作为汽车冷却剂,则应选择(选填“A”或“B”)液体。假如B液体是水,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7、
    (1)、在如图虚线框中填入电池和电压表的符号,使电路成为串联电路。

    (2)、请把电路补充完整。(已知电源电压为3V,要求: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变阻器滑片向右滑时灯泡变亮)

    (3)、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

  • 8、如图是家庭常用的小型酒精炉。56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可将kg的水由20℃加热至100℃。如果完全燃烧干木柴跟完全燃烧酒精放出的热量相等,则干木柴的质量等于酒精质量的倍。[q酒精=3.0×107J/kg,q干木柴=1.2×107J/kg,c=4.2×103J/kg]

  • 9、实验用的小灯泡的电流约为0.2A,即mA.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1A,即μA。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的两端,你会看到小灯泡熄灭了,而LED还发光,实验现象表明,小灯泡被而熄灭。

  • 10、如图所示是牛顿摆球.当左边的小球撞击后静止了,右边的小球向右摆动.当右边的小球撞击后静止时,左边的小球向左摆.经过较长时间就会发现,小球摆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到最后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小球的能减少了,转化为能了,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 11、弯折一根铁棒要用很大的力,说明分子间有;水的体积很难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有;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分子间有.
  • 12、人们通常用砖砌成炉灶烧煤来加热水(如图甲),小明同学将这些普通的炉灶壁改装成装水的容器,这样在给水壶内的水加热的同时,也加热了炉灶壁内的水(如图乙)。这样做有利于(  )

    A、提高煤的热值 B、煤的充分燃烧 C、提高炉子的效率 D、水壶内水吸收热量
  • 13、甲、乙两个不同的物体,它们的质量均为1kg,它们的温度都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则(       )

    A、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B、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C、甲的比热容等于乙的比热容 D、无法比较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高铁引领“中国速度”

    高铁,这张靓丽的国家“名片”,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成为了增进国家间交流的重要纽带。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复兴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高铁正在用创新和突破引领“中国速度”。“复兴号”动车组以350km/h的速度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为了测试“复兴号”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乘客小全在窗边放置了一些随身物品,如图甲所示,观察到这些物品在如图乙所示的速度下运行时依然“纹丝不动”。

    (1)、以列车为参照物,硬币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性;
    (2)、一元硬币的直径和厚度该如何测量?人在车厢行走的时间如何测量?

    ①小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该一元硬币的直径为cm;

    ②小全想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精确度较高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一次

    B.用刻度尺仔细测量同一枚硬币的厚度多次,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枚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得到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重复几次测量,求平均值

  • 15、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生活中的物态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态变化的现象。厨房的炉子上正架着一口装了水的锅,盖上锅盖,加热锅里的水。几分钟后就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水声从锅里传来;揭开锅盖,“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打开冰箱,上层的隔板上放有一些蔬菜,仔细观察后发现,有时蔬菜上浮着一些“小冰粒”。把蔬菜拿出冰箱一会儿后,那些“小冰粒”就会消失,只剩下蔬菜叶上的水珠。

    (1)、有时蔬菜上浮着一些“小冰粒”。“小冰粒”的形成是水洗后蔬菜上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把蔬菜拿出冰箱一会儿后,那些“小冰粒”就会消失,只剩下蔬菜叶上的水珠。“小冰粒”的消失是因为小冰粒(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了小水珠;
    (2)、下列事例中,为了防止熔化和凝固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是_________;
    A、冰冻食品可以保鲜 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 C、冬天将水箱中的水放掉 D、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的水烫伤厉害,是因为水蒸气的缘故。炎热的夏天吃冰棒时,常会看到冰棒周围冒“冷气”,“冷气”实际上是(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泡方便面时时碗里冒“热气”,“冷气”和“热气”成因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 16、2024年9月25日中国向太平洋发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如图所示。国防部当天上午10点左右发布了这一消息,称:今天早晨8点44分,中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了一枚远程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装载的为训练模拟弹头!这次发射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1)、这次发射远程洲际导弹飞行时间约25min,准确命中距离11000km的太平洋某处的目标,导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km/h?
    (2)、导弹末端飞行速度可达25马赫,1马赫=340m/s,导弹末端飞行1min通过的距离是多少km?
    (3)、如果导弹平均速度为8km/s,飞行2500km的距离,需要的时间是多少s?
  • 17、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用播放音乐的手机作为声源开展探究,他准备利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制作模型:

    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中小明选用了纸板、棉布、塑料板、泡沫板等材料,制作时,应选择厚度的不同材料,制成规格相同的模型。比较时,小明保持手机发出声音的(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探究论证:

    把手机放置在不同材料制成的模型内,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手机的声音为止,数据如下;

    材料

    纸板

    棉布

    塑料板

    泡沫板

    距离/m

    7

    4

    8

    5

    通过上面的探究可以得出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是的;

    小明在和同学们讨论时,同学们认为材料的隔音性能还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对这个问题小明用生活中事例对问题进行了论证;比如:家中窗户玻璃的厚度越厚,其隔音效果越

    同学们还发现:探究材料的表面粗糙程度不同;于是小明把塑料板加工成:两面光滑、一面光滑一面粗糙、两面粗糙三种;分别用三种材料制成下面四个模型,来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与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材料

    两面光滑

    一面光滑(光滑向外)

    一面光滑(光滑向里)

    两面粗糙

    距离/m

    8

    4

    6

    3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发现材料的隔音性能与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而且是材料的粗糙面向着声源处时隔音效果

  • 18、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小红组安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原则;
    (2)、其他实验小组的同学记录的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8℃,且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填“吸热”或“放热”),温度;小红组某时刻的水温如图甲所示,此时她们小组的水温是℃,图乙中图是此时她们组水中气泡的情况;
    (3)、实验中在烧杯口处看到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4)、为了节约能源,请你帮她们想出一种能适当缩短实验时间的措施:
  • 19、
    (1)、某次实验中,温度计示数为42°C , 请用笔画出这个温度值。

    (2)、在图中大致画出初温20°C , 熔点为48°C海波的熔化图像。

    (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t和通过的路程s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t/s

    0

    5

    10

    15

    20

    25

    30

    路程s/m

    0

    150

    300

    450

    600

    750

    900

    根据表中数据画出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

  • 20、某同学测量细钢丝的直径时,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41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钢丝圈的长度是4.95cm。若由于疏忽,在数钢丝圈数时少数了一圈,则所得结果将(填“偏大”或“偏小”);若在绕圈时钢丝之间有空隙,则所得结果将(填“偏大”或“偏小”)。若第二次测量时缠绕了5圈,与第一次相比,第次测量的误差较小。

上一页 209 210 211 212 2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