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 kg、初始温度为20 ℃的汤,升高了80 ℃,汤吸收了多少J的热量?(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
  • 2、甲、乙丙三个带电小球,已知甲带负电,甲和乙相互吸引,乙和丙相互排斥,则丙带电;如图,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与定值电阻R1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1 , 当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 , 则I1I2=.

  • 3、如图所示电路中,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在某两点之间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5A~1.5A,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6V~3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化范围为12Ω ~2Ω B、电源电压为7.5V C、实验中R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2V~4.5V D、R的电阻值为3Ω
  • 4、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和BC两段导体,长度相同,AB的横截面积比BC的小,将它们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串联接入电路中,不计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两段导体的电流:IAB<IBC B、两段导体的电阻值:RAB=RBC C、两段导体的电阻值:RAB>RBC D、两段导体的电压值:UAB<UBC
  • 5、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分开,橡胶棒带负电,这是由于(  )
    A、橡胶棒上有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B、毛皮上有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上有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D、毛皮上有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 6、傍晚,公路旁的路灯一起亮起来;第二天凌晨,它们又一起熄灭。你认为同一公路上的各盏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还是串联并说明理由:
  • 7、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同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所示。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两个相同得烧杯中加入相等的水和煤油;
    (2)、本实验中,通过比较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分别加热水和煤油相同的时间,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通过比较来反映物质的吸热能力;

    物质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20

    6

    45

    煤油

    20

    6

    70

    (4)、由数据分析可知,两种物质都吸热6分钟,通过温度的变化量可得出,的吸热能力更强;
    (5)、通过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之比是
  • 8、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位置

    A

    B

    C

    电流/A

    0.56

    0.24

    0.32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2)、图乙实物图中,电流表测量图甲中(选填“A”“B”或“C”)处电流;
    (3)、一段时间后,由于某个灯泡发生故障,使L1L2熄灭,且B处电流表示数为零,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4)、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
    (5)、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用图中字母写出关系式)
  • 9、在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6A,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3A。试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用铅笔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 10、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电路图丙中的读数示意图,则那么L1两端的电压是V,L2两端的电压是V。

  • 11、用煤炉给10L水加热,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煤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从第2分钟到第4分钟,水吸收的热量是焦耳。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12、如图所示,把铅板和金板压在一起,几年之后,金板上渗入一些铅,铅板上渗入一些金,它说明了分子在。在如图所示,把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后用力压紧,两铅柱就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分开,这说明

  • 13、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时,L1L2并联。当开关S2S3同时闭合时,出现的故障是

  • 14、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流表A1A2指针指的位置都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A1所使用的量程为 , 读数是;灯L2电流大小是

  • 15、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B、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内能大 C、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D、某物体内能增大,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与L2串联 B、电流表测通过灯L1的电流 C、电流表测通过灯L2的电流 D、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
  • 17、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B、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说明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 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 18、小明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做了如下的探究。

    (1)、小明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图甲所示的隔音盒。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
    (2)、改正错误后,小明在(选填“较安静”或“较吵闹”)的环境下,将手机1播放80dB的声音,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另一个手机2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接收的声音,如图乙所示,得出如表所示的数据。表格A处应填写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A/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3)、利用数据进行比较,得出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
    (4)、本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数据的目的是
    (5)、小明认为人耳可以替代手机2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方案一:让人站在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比较(填字母)。方案二: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填字母)。最佳的是方案 , 理由是

    A.此处距隔音盒的距离                                        B.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C.所听见声音的音调                                         D.所听见声音的音色

    (6)、小明发现上录播课时,为了防止录播室外的嘈杂声音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使用了隔音材料,这是在减弱噪声。
  • 19、如图所示为“探究某物质凝固和熔化规律”的实验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BC段(选填“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不变,在t=10min时,该物质为(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 20、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小曼吃火锅时,观察到火锅沸腾时冒“热气”,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夏天天气炎热,小曼吃雪糕时发现,从冰柜拿出雪糕时,雪糕表面会附有许多“白色粉末”,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上一页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