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丽去郊游,上车时闻到汽油味,这是现象。如图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若该热机1s内对外做功15次,则飞轮转速是r/min。

  • 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中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三种状态物质的分子结构排列模型,其中乙是态分子的排列模型,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选填“甲”、“乙”或“丙”),由图甲变成图乙的过程,物体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火箭发射时要选用热值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燃料,火箭上升过程中燃料的质量减少时,燃料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完成各项任务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温度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返回舱的内能。
  • 4、佛山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V,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V,导线一般是用金属做的,因为金属是体。
  • 5、右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比热容[J/(kg·℃)]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2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 6、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AB为固定端,P为滑片。若想使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阻变大,则应将(  )接入电路

    A、A和B B、A和C C、B和C D、B和D
  • 7、在下列A、B、C、D这四个电路图中,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是(  )
    A、 B、 C、 D、
  • 8、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可以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 9、风力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  )
    A、电能→机械能 B、光能→电能 C、机械能→电能 D、电能→内能
  • 10、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 B、导体的横截面积 C、导体的长度 D、导体的材料
  • 11、通过阅读伽利略发现单摆等时性的故事,激发了小明的探究热情,他用一端系一个小球的细线做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观察到单摆摆动过程中,每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小明提出问题: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并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A:可能跟摆动的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

    猜想C:可能跟小球的质量m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铁架台细线和小球,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天平(目前没有学习,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m)和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数据如下表:

    序号

    细线长度L/cm

    小球质量m/g

    摆动角度θ/°

    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100

    10

    3

    2.0

    2

    200

    10

    3

    2.8

    3

    200

    10

    5

    2.8

    4

    100

    15

    3

    2.0

    ①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法。

    ②要验证猜想C应该对比两次实验。

    (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 , 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均选填“长”或“短”)
    (4)、爱思考的小明对单摆与摆长的关系很感兴趣,以下是他查阅的资料: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称为单摆的周期,单摆周期的平方跟摆长成正比。根据上述实验结论、他查阅的资料和上表的数据,推测要制作周期为1s的单摆,细线的长度大约是(     )
    A、25cm B、50cm C、75cm D、150cm
  • 12、阅读短文,解答问题。

    智能手机

    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智能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GPS和电子邮件功能。可以下载应用程序、音乐、图片视频等等。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的使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频繁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1)、接听电话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辨别打电话的人;当手机倍速快速播放视频时,声音的音调(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2)、关机时,手机屏幕(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此时有人会把屏幕当成镜子使用,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射;
    (3)、有人为了防止玩手机被人偷看到屏幕内容,在屏幕上贴了手机防窥膜,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32。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选填“能”或“不能”)防止正上方的窥视。
  • 13、爱好音乐的小华,平时喜欢吹口琴,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他想弄清口琴的发声原理,便拆开自己的口琴,发现口琴的琴芯结构如图1所示,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铜片在气流的冲击时振动,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1)、口琴吹出优美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对着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在图甲中,C区是音区(选填“高”、“中”或“低”);
    (3)、当吹同一个气孔用力越大时,发出的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越大;
    (4)、停止吹气后仍会“余音未绝”,其原因是____;(选填“A”、“B”或“C”)
    A、这是声音的回声 B、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C、铜片在继续振动
    (5)、如图乙所示,示波器中声音的图形是口琴的是。(选填“A”或“B”)
  • 1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如图1所示,小明将一束激光射到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在此过程中,折射角(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接着小明用如图2的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β

    7.1°

    20.7°

    30°

    37.8°

    ①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总结得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②由表格中的数据的变化规律还可以推理得出:当光以5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30°(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

    ③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的度数是 , 你的依据是:在光的折射现象中, ;

  • 15、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阳利用如图1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 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然后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的表面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表示
    (2)、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A,然后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到从玻璃板前不同位置看去它都与完全重合,然后记下蜡烛B的位置.这一操作既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也是为了确定的位置.
    (3)、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2所示倾斜,蜡烛的像应是图中的(选填“A1”、“A2”或“A3”)。
  • 16、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华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中,在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纸板的表面是(选填“粗糙”或“光滑”)的,所以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如图2所示,在图1的实验基础上将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线.此操作是为了证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3)、经调整后,小华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发现两个角都是37°,便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4)、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3所示,此时在右边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 17、
    (1)、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并用α标出入射角。

    (2)、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3)、在图中作出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4)、在防溺水教育活动中,学生被告知,池塘里水的实际深度比看起来的深度要深,不能贸然下水。我们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就可以解释该现象。如图所示,水底位置A发出两条入射光线,在水面处会发生折射,其中一条光线的折射光线已经画出,请根据折射规律尽可能准确的画出另一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 18、 把甲、乙两个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光斑,甲的光斑比透镜面积大,乙的光斑比透镜的面积小,则(选填“甲”或“乙”)一定是凸透镜。光在真空中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但在大气层中气体随高度的增加越来越稀薄,所以太阳光斜射入大气层时会向下偏折,由此推断若没有大气层的存在,白天时间就会变 (选填“长”或“短”)。

  • 19、 一束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17所示,界面上方为(选填“空气”或“玻璃”) ,反射角等于度,折射角等于度。

  • 2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形成的虚像。若水深3m,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m。白鹭向上方飞起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