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 , 在冷冻室里发生 , 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均选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2)、制冷物质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通过方法实现的,这一过程要热。(3)、打开冰箱门,室内温度将会。(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2、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丙是生活中蒸食物的示意图。(1)、实验中应选用体积较(选填“大”或“小”)冰块;由图乙可知冰在4min时它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2)、由图乙可知,冰熔化的时间是min,冰的凝固点是℃。(3)、如图丙所示,生活中常常将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进行蒸食物,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4)、如果将一个装有纯净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盐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如图丁所示(假设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烧杯中含盐的冰未完全熔化前,试管中纯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
3、如图所示为小明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的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根据;(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AB段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 BC段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填“大”或“小”),小车做的(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运动”);(5)、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那么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填“大”或“小”)。
-
4、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列基本仪器吗?(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2)、如图乙所示,此时停表的读数为s;(3)、如图丙所示,圆的直径为cm。如图丁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刻度尺使用有误的是刻度尺,选用刻度尺更精确。(4)、如图戊、戌所示,温度计示数分别为℃和℃。
-
5、古诗词“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人们是根据声音的来辨别黄莺啼声,黄莺啼声是通过传播到人的耳朵里;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扇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的声音是(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
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1∶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乙车6s经过的路程是m。
-
7、下列有关声音的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敲击鼓面的力度大小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大象利用次声波进行交流 D、我们能分辨各种乐器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
-
8、某校传统文化节上,语文老师出的上联是:“雨雾霜雪露,迎阳则消”,物理老师接的下联是:“金银铜铁锡,遇火则熔”。关于其中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霜和露的消失是汽化现象 B、铜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C、雪和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露和铁都是晶体
-
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A、(1)和(4) B、(2)和(3) C、(2)和(4) D、(1)(2)(3)
-
10、某同学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该同学选择的参照物是( )A、树木 B、地面 C、天空中的云 D、该同学乘坐的汽车
-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为30Ω。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路中电流为0.4A。开关S1、S2、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右端时电流表读数为I1;P在左端时电流表读数为I2。已知:I2-I1=0.4A,定值电阻R1和R2阻值相差5Ω。求:(1)、电源电压;(2)、R2的阻值;(3)、电路在何种状态下总电阻最大?最大电阻为多少Ω?
-
1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L标有“6V 0.6A”的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R1的最大阻值为40Ω。当只闭合S、S2 , 滑片P在中点时,灯泡正常发光;当开关全部闭合时,P滑到A端时,A1、A2的示数之比为3∶1。求:(1)、灯丝L的电阻;(2)、电源电压;(3)、当只闭合S、S3 , 滑片P在A端时,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
-
13、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小灯泡标有“2.5V”字样,估计电阻约为10Ω左右,有两个规格的甲“10Ω 1A”和乙“50Ω 2A”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6V。(1)、本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2)、图甲中已有部分电路连好,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3)、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该同学接下来的操作是。正确连接好电路,开始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表格存在的问题是;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平均值
1
2
3
(4)、根据多次实验,绘制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发现:每次对应的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14、某同学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记录该实验的表格,实验要进行4次测量,该同学按设计的表格实验顺序依次更换电阻,实验器材的连接情况如下图所示(还未连接完整)。
(1)请你帮他把未连接完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滑电流表示数变小);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端,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出现此现象的故障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他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
(4)当他用10Ω更换下5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此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2V(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接下来他应把滑片向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2V为止,又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依次完成15Ω、20Ω的实验,并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
(5)根据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用文字叙述)
电压U=2V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阻R/Ω
5
10
15
20
电流I/A
(6)如果把15Ω定值电阻取下,换上一个2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都不能指到2V处;如果仍用这些器材完成这4次实验探究,并不改变电路的连接情况,他应采取的改进方法是。
-
15、现有如图所示的电路元件和导线若干,要求两灯并联,S1闭合时,L2发光,S1、S2都闭合时,L1、L2都发光,S1断开、S2闭合时,两灯都不发光。请用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导线不交叉)。
-
16、如图所示,要求:(1)灯L1、L2并联;(2)S同时控制两盏电灯。请将A、B、C、D四个接线柱正确连接起来。(要求连接导线横平竖直)
-
17、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是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a与b两端间滑动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V,R2的最大电阻为Ω。
-
18、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甲图电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8V和5V;如将甲中的部分元件连接成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V2的示数变为10V,则电源电压为V。
-
19、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8V不变,定值电阻R1=2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3~6V,则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Ω,R3的最大阻值为Ω。
-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且示数之比I甲∶I乙为4∶5。如将甲、乙两表更换为电压表后,再闭合开关S,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