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甲,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液体a、b,液体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用两个电热丝分别对液体a、b加热,电热丝R1的阻值大于R2的阻值,工作电压相同,且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均被液体吸收,液体a、b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同种物质 B、a的比热容小于b的比热容 C、相同时间内a、b吸收的热量相等 D、R1的电功率大于R2的电功率
  • 2、如图是一个灯泡L和一个定值电阻R的I-U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灯泡L的I-U图线 B、电压为0时L与R的阻值为0 C、将L和R串联在6 V的电源两端,路总功率为0.24 W D、将L和R并联在6 V的电源两端,电路总电阻为8Ω
  • 3、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对日常生活中相关数据估测合理的是(  )
    A、50m短跑测试的平均成绩约为20s B、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2×105Pa C、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上楼的功率约为150W D、家用电冰箱的电功率约为1000W
  • 4、如图所示,虚线圈是电子的运行轨道,请在图中用表示质子、用表示电子,画出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5、如图所示的三个演示实验:

    (1)、图甲:压紧后的两个铅块能吊起一个大砝码,该现象说明
    (2)、图乙、丙:将红墨水同时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后出现如图乙、丙所示的情形,该现象说明
  • 6、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 7、在太阳系中,属于恒星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火星
  • 8、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分子、氢原子核和电子中,直径最小的是电子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破镜很难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太阳是恒星,它是银河系的中心
  • 9、下列关于粒子与宇宙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D、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10、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C、如图,教材中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说明宇宙在不断收缩 D、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
  • 11、下列物体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
    A、铁屑 B、氧原子 C、水分子 D、病毒
  • 12、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阿伏加德罗 B、卢瑟福 C、汤姆孙 D、道尔顿
  • 13、在20世纪上半叶,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下列四幅图中,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最相似的是(    )
    A、行星模型 B、枣糕模型 C、实心球模型 D、西瓜模型
  • 1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负电 B、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远离我们 C、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D、宇宙、太阳系、地球、分子、质子、电子是按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 15、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月球绕着地球转 B、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C、火箭发射 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
  • 16、如图,凸透镜的光心在0cm处,物体MN上M发出的光线b经过光心,M发出的光线c经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1)、画出b经过光心后的光线;
    (2)、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MN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MN是(选填“放大”“缩小”“等大”)、(选填“正立”“倒立”)的像。
  • 1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秦代木牍是我国最早的家信实物。小杰国庆期间参观博物馆,发现“秦代木牍”的展示柜中放着凸透镜,如图甲所示,他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为了弄清其原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1)、如图乙,小杰用平行光照射凸透镜,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2)、实验前,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3)、调节好实验器材,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正好成清晰的像,此像是(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向右移动蜡烛,将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小杰不小心将一滴墨水洒在凸透镜中心,他发现光屏上____(选填序号)。
    A、没有烛焰的像 B、只有烛焰四周的像,烛焰中心不成像 C、仍有烛焰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5)、如果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进行实验,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如图丙所示不变,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承接到清晰的烛焰像。
    (6)、图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5cm处,为了观察到像,此时小杰的眼睛应该在凸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
  • 18、如图所示,A'是点光源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反射光线恰好过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

    ⑴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

    ⑵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19、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较(选填“亮”或“暗”),这是因为气泡与周围水组成透镜,太阳光射向空气泡和它下方的水后,出射光线会被(选填“会聚”或“发散”)。

      

  • 20、在下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其中应选择凹透镜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