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示数为s;如图丙所示,为了测量铜丝的直径,小敏将粗细均匀的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缠绕20圈,则铜丝的直径为mm;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为声音的波形图,甲、乙两者的音色 , 甲、丙两者的响度 , 甲、丁两者的音调。(均填“相同”或“不同”)

  • 2、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甲图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同一物体的v-t图像;

    (2)、某运动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表达式为s=20t(m),请在图甲中画出小车运动的s-t图像,在图乙画出v=30m/s小车运动的v-t图像;

    (3)、如图甲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乙的坐标图中画出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为图甲所示声音的一半。

  • 3、如图所示为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B位置,A、B之间的距离为cm,所用的时间为0.2s,依据公式v=可计算出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为m/s。

    AI

  • 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乙车的速度是 , 丙车6秒通过的路程m,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填“静止”或“运动”)。

  • 5、如表所示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的自己某一次跑步时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他本次跑步的时间为min,通过的路程为km,每跑一步通过的平均路程为m。

    总步数/步

    步频/步每分钟

    速度/(kmh1

    消耗/千卡

    3000

    150

    9

    124

  • 6、下列图像中,表示物体静止的是;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7、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 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时,声速变大 D、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小
  • 8、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1)、如图甲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原理来测量温度的;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的温度(选填“=”或“>”)B处的温度;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如果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准确程度的建议

    A.从弯管方面考虑,应该弯管变短

    B.从弯管方面考虑,应该弯管变长

    C.从瓶子角度思考,应该烧瓶变小

    D.从瓶子角度思考,应该烧瓶变大

    (2)、小科还发现干湿温度计是一种既能测量空气温度,又能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常用测量仪器。仪器上有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地安装在同一刻度板上(图乙为其背面)其中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外面裹有被水浸湿的棉纱,为“湿”温度计;另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直接裸露在空气中,为“干”温度计。如果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为23℃,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3℃。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说明空气越(选填“干燥”或“湿润”);

    (3)、如图丁是小聪自制的温度计。当把该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长10cm,当放在沸水中时,液柱长20cm。若液柱的长度为15cm,则该处温度℃。(实验环境:一个标准大气压)

  • 9、项目式学习: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1)活动任务一:选择房间模型

    小明选取了容易获取,且有盖方便放置隔音材料的鞋盒,进行房间模型的制作。

    (2)活动任务二:选择声源

    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①音叉,②闹钟。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更适合做声源的是(填序号);

    (3)活动任务三:选择和安装隔音材料

    ①小明从家中找出一些材料开始研究:一些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些包装家电的泡沫板、一些棉花和一些棉布;

    ②小明打算将这些材料裁剪至大小合适、厚度相同,并贴在房间模型的内部,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A.只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上

    B.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和地面上

    C.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地面和顶面上

    (4)活动任务四:测试隔音性能①小明将分贝仪放在与“房间”的距离(选填“相同”或“不同”)处,此处用到的研究方法是。将每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在表中;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泡沫板

    棉花

    棉布

    分贝仪显示声音的大小/dB

    83

    68

    72

    78

    75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这些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5)测量好房间的大小,购买了适量的吸音材料,自己动手,把房间改造成漂亮的隔音房间。使用中发现隔音效果没有自制的隔音房间模型的效果好。经过观察和分析后,应该进行的最合理改进是

    A.再粘一层吸音材料

    B.购买和安装门缝密封隔音条

    C.减少弹吉他的时间

    D.拆掉后更换吸音性能更好的材料

  • 10、物理与社会生活。
    (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此过程中需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夏天扇扇子时,是通过使体表的汗水蒸发(填“变快”或“变慢”),从而能更快地从身体吸收热量而使身体温度降低;我国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使菜窖里的菜被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菜窖内温度不会太低;
    (3)、中国古书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中的传声速度
  • 11、如图甲所示做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林红同学想: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

    (1)、【证据】

    ①如图乙所示,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组装器材;

    ②林红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丙中(选填“a”或“b”)所示;

    ③实验过程中,林红边观察现象边记录温度,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下列坐标系中画出时间—温度的图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2)、【解释】

    ①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 , 且要继续吸热;

    ②已知纸在空气中温度到达183℃就可以燃烧,酒精灯外焰温度约520℃,而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水沸腾时纸的温度(选填“能达到”或“达不到”)183℃;

    (3)、【交流】

    针对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既想使水的沸点稳定,同时节约能源又让水尽快沸腾,为此在烧杯上加个盖子,纸板的盖子上除了温度计穿过外,纸板上面(选填“要”或“不用”)留有小孔。

  • 12、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则实验装置应该选择(选填“甲”或“乙”)装置。在安装装置调整高度的时候我们(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如图丙所示,此刻温度计的示数为℃,此时小明观察到试管中的物质所处状态是态;

    (3)、由图丁我们可以得知冰熔化过程持续了min。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4)、我们在逛超市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冰鲜区的食品下面都垫着厚厚的一层冰,这一操作是利用了冰熔化时需要的特点。
  • 13、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1)、如图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塑料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此处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空气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到月球上进行实验,则乒乓球(选填“能”或“不能”)被弹起;
    (3)、如图丙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音乐芯片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
  • 14、家用电冰箱是利用制冷剂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外部的。液态制冷剂在(选填“蒸发器”或“冷凝器”)内发生(选填“汽化”或“液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之后制冷剂的气体被压缩机压缩体积,在冷凝器内发生液化热,如此循环,就能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搬运到冰箱外。

  • 15、鼓掌声比牙齿相叩的声音传得更远,是因为鼓掌声的更大;很难听到甩动胳膊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胳膊甩动的频率(填“高”或“低”);渔船配备的声呐系统通过发射超声波来探测鱼群。当声呐系统发出超声波后,经过0.4s接收到鱼群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在海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鱼群深度为m。
  • 16、声纹锁是依据声音的来进行声纹识别;导盲杖能发出频率高于20000Hz的(选填“超”或“次”)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 17、如图所示,物态变化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奥妙无穷。下列现象中,其形成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A、点燃的蜡烛变软 B、滴水成冰 C、壶口的“白气” D、晶莹的露珠
  • 18、茶叶制作过程包括采摘、杀青、揉捻、焙干等。焙干是指对茶叶进行烘干,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固
  • 19、如图所示,豆腐滑嫩爽口,“冻豆腐”则松软鲜香。“冻豆腐”解冻后,会发现其内部有许多小孔,小孔形成的过程所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仅熔化 B、仅凝固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 20、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10℃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