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理小实验中蕴含着大道理,下列实验能揭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现象是(       )
    A、水流弯曲 B、金属箔张开 C、 吸附纸屑 D、两棒相“随”
  • 2、下列关于南宁美景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青秀山上白云飘荡 B、邕江边上芦苇摇曳 C、隆安十里荷香弥漫 D、宾阳画田稻浪翻滚
  • 3、现有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不计克服摩擦消耗的能量,汽油热值取4.8×107J/kg)求:

    排量

    1.6L

    输出功率

    6kW

    转速

    3600r/min

    效率

    25%

    (1)汽油机一次做功冲程对外做功W;

    (2)1min消耗的汽油质量m;

    (3)排量是指发动机汽缸的工作容积,等于活塞的面积与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即冲程长)的乘积。若燃气对活塞压强看作恒压,则燃气压强p为多少?

  • 4、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要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请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图乙实物图中,电流表测量图甲中处电流。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L1发光,L2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则发生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为了继续测量C处的电流,请在图乙中将移动的导线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电路。
    (4)、电流表测量C处电流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5)、小组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得到一组电流值并记录下来,然后他就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需要改进的是
  • 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和“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两个实验。在实验中,若液体的质量和初温、燃料的质量均相等,当燃料燃尽时,分别测得甲、乙、丙中温度计的示数关系为t>t>t , 则吸热能力强的为液体(选填“a”或“b”),热值大的为燃料(选填“1”或“2”)。

  • 6、如图,充电桩为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时,电池是(选填“电源”或“用电器”)。充电桩有较好的防水保护功能,是为了防止线路过于潮湿出现(选填“短路”或“断路”)现象。

  • 7、诗句“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花忙,蜜成犹带百花香”,赞美了勤劳、无私的蜜蜂。假设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失去电子,则蜜蜂会带上 电荷;如图所示,当蜜蜂靠近花朵时,花粉受到蜜蜂的静电吸引力,能更好地附着在蜜蜂身上,花粉 (选填“可能”或“一定”)带电。

  • 8、为了探究“天然气灶A”和“煤炉B”烧水热效率的高低,某实验小组开始了如下实验,首先用天然气灶A将质量为3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灶的热效率为40%,则消耗的总能量为J;接着用煤炉B将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加热到100℃,发现需要完全燃烧0.1kg煤。已知q=2.8×107J/kg

    c= 4.2×103J/(kg) , 则用(选填“A”或“B”)烧水更高效。

  • 9、在学习了电流表的使用后,小莉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灯L1、L2均发光 B、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 C、仅将导线①的左端改接到灯L1左端,闭合开关,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量灯L1中的电流 D、仅撤掉导线②,闭合开关,灯L1和L2串联,电流表能测量L1和L2中的电流
  • 10、如图所示,纸盒内有电源和导线,纸盒外露出两只小灯泡L1L2和两个开关S1S2。只闭合S1 , 两灯都亮;再闭合S2L1熄灭、L2亮;再断开S1灯的亮暗无变化。已知电路元件及连接均完好,现取下L1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仅闭合S2L2 B、仅闭合S1L2 C、S1S2都闭合,L2 D、S1S2都不闭合,L2不亮
  • 11、生活中有许多“吸”的现象。将气球与头发摩擦后,相互靠近,发现气球与头发“吸”在一起。现有甲、乙两个轻质小球互相吸引,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甲球,则乙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带电,可能不带电
  • 12、下列动力机械不属于热机的是(  )
    A、中国高铁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 B、052D型导弹驱逐舰燃气轮机 C、歼﹣20战机涡扇15煤油发动机 D、长征五号火箭液氢液氧发动机
  • 13、甲、乙、丙为同种物质,已知甲的温度为10℃,乙的温度为0℃,丙的温度为-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的内能为零 B、丙的内能有可能大于甲的内能 C、甲的内能最大 D、若甲和乙的内能相同,则它们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 14、以下现象中能给分子运动提供证据的是(  )
    A、猛烈的寒风吹得马路上的树叶漫天飞舞 B、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能吸引纸屑 C、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 D、哈尔滨冰雕展期间,冰雕作品没有熔化也逐渐减小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手机和地震预警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地震时,许多手机用户收到了如图甲所示的地震预警提示。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提醒,以减小相关区域的灾害损失。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最快,约为6km/s,使地面发生上下震动,破坏性较弱;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km/s,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晃动,破坏性较强。在当横波与纵波相遇叠加后,会激发出面波。当地震发生时,在距离震中数十公里的极震区,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而远在约900公里外的太原,我们只感到明显的水平晃动。地震波首先会通过纵波传到监测点,确认地震后,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提醒人们做好抵御横波和面波的准备,即可达到地震预警的目的(如图乙所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可使人员伤亡分别减少39%和95%。

    (1)、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属于(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发布地震预警的依据是两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差异。
    (2)、如图乙所示,若震源距监测点60km,距离预警地90km,地震发生后,地震局收到信号立即发出预警,忽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受灾群众在收到预警信息后,可供做应急准备的时间为 s。
    (3)、纵波和横波除了传播速度和破坏力有区别之外,不同之处还有(写出一点即可)。
  • 16、请阅读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

    宇宙是十分辽阔浩瀚的星际空间,宇宙里的各个天体的距离看似“亲密”,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距离则是非常遥远,所以宇宙中跑得最快最远的星光就成为了解宇宙的最重要的桥梁。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而太阳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也要大约八分钟的时间,仔细分析太阳光的特点,人们可以了解太阳表面的温度、太阳的组成元素与及太阳大气层里的活动现象。太阳光的传播还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现象: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日食是太阳、月亮和地球在同一直线上,致使地球上的局部地方,即使是白天,也看不到太阳或只看到残缺的太阳。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宇宙时常用要“光年”这个概念,它是一个单位;

    (2)分析太阳光可以了解太阳的秘密,这说明太阳光可以传递 , 太阳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大约要用8分钟时间,可以算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km;

    (3)假设太阳突然熄灭不再发光,那地球上的情况是(选填字母);

    A.马上变得黑暗

    B.一小段时间后才变成黑暗

    (4)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和地球的位置关系是处于中间位置,其它的处于两端;

    (5)在某天的傍晚,太阳落山时,半个月亮已高高挂在天上,按照光的传播规律,你看到月亮的情景应如下图中的

    A. B.

    C. D.

  • 17、小明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1)、小明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图甲所示的正方体隔音盒,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改正错误后,小明在安静的环境下,先用手机播放同样大小音量的声音,再将手机先后置于这两种材料制成的隔音盒中,用噪声分贝仪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接收的声音音量,如图乙所示,得出的数据如表所示。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音量/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2)、利用数据进行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
    (3)、本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数据的目的是
    (4)、手机发声时,隔音盒也在振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5)、本实验除了可以用手机作为声源,还可以选用(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你选择的理由是
  • 18、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2)、除图中的器材,本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4)、若小车运动过快,导致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选填“大”“小”)些。
    (5)、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选填“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6)、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tAC=2.3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vAC¯
    (7)、科技馆中有一件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如图2所示。将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在甲、乙两轨道的起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发现在乙轨道上的小球B先到达终点。在小球沿轨道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若两球同时释放,A到达终点时B还未到达终点 B、小球B沿轨道乙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较长 C、小球B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球A全程的平均速度 D、小球A沿轨道甲做匀速运动,小球B沿轨道乙做变速运动
  • 19、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现有的实验器材有小车、金属片、带有刻度的长木板和木块,秒表等,其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可以及时停下,便于
    (2)、组装器材时,将带有刻度的长木板一端用木块垫起来,使它保持(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时间;
    (3)、实验结束后,小明调整装置,利用图乙所示的位置传感器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m/s。
  • 20、根据你学习的声音相关知识,在横线上填上空缺。

    (1)悠扬的古筝声是琴弦产生的;

    (2)如图为三种声音的波形图,观察波形比较声音的特性,A和B的相同;B和C的相同。(以上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