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雨过初晴,小丽发现透过附在叶片上的水珠,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叶片脉络”;而透过在叶片上的水珠能看到远处倒立缩小的“花朵”。针对这一现象,她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与物距的关系。

    (1)、小丽将F形光源(如图甲)、凸透镜和带有刻度的光屏按图乙所示安装在水平光具座上,接下来她应将三者的中心调整到
    (2)、调整好后,小丽多次改变物距和光屏的位置进行实验,收集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如表1所示。小丽分析归纳后,得到初步结论:随着物距不断减小,物体所成实像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且像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表1

    序号

    物高h/cm

    物距x/cm

    像高h/cm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

    4.0

    30.0

    2.0

    倒立

    实像

    26.0

    2.5

    倒立

    实像

    3

    4.0

    23.0

    3.0

    倒立

    实像

    4

    15.0

    8.0

    倒立

    实像

    5

    13.0

    135

    倒立

    实像

    6

    7.0

    找不到像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在光屏上始终没有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回想透过水珠观察叶脉的情景,她采用下图的方式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F”。

    (4)、组间交流时,小丽发现小红的实验记录(如表2所示)中有与物体等大的像,而自己却没有观察到这一现象。为了尽快在自己实验中找到等大的像,她应调整物距在cm和cm之间反复多次实验。

    表2

    序号

    物高/cm

    物距……

    像高/cm

    像的正面

    像的虚实

    1

    4.0

    25.0

    1.0

    倒立

    实像

    2

    18.0

    13

    倒立

    实像

    3

    15.0

    2.0

    倒立

    实像

    4

    10.0

    4.0

    倒立

    实像

    5

    8.0

    6.5

    倒立

    实像

    6

    4.0

    找不到像

    (5)、小丽进一步对比后发现,凸透镜成像特点不只与物距有关。她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咨询老师后得知,两小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不同。小丽认为,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和焦距均有关系。结合实验数据和老师给的焦距数值,她总结出凸透镜或像规律。
  • 2、 小梅利用下图装置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所用的长方体木块如图甲所示,其中一个面粗糙程度较大,其他各面粗糙程度相同。

    (1)、实验前,小梅先将弹簧测力计在(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调好后,她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做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与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小梅对比乙,丙两次实验得出: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 ,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梅对比乙、丁两次实验,初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她得出这个结论的探究过程是(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

    接下来,小梅继续探究……

  • 3、 如图所示,可充电按摩仪具有按摩和热敷两种功能,使用时,闭合开关S1 , 电动机驱动按摩头开始按摩;再闭合开关S2 , 加热电阻接通,按摩的同时进行热敷。若断开S1 , 按摩仪无法单独进行热敷。

    (1)、按摩仪的热敷功能利用的是电流的效应;
    (2)、按摩仪在充电时,其电池相当于(选填“用电器”或“电源”);
    (3)、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画出此按摩仪的电路图,用电阻符号表示加热电阻
  • 4、 2025年1月,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高温下1066秒的稳态运行。在核聚变过程中核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却不能自发地转化为核能。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性;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
  • 5、 山东潍坊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制作主要经过“扎”“绘”“糊”“放”等过程。

    (1)、“扎”的过程,用力将竹篾弯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绘”的过程,闻到颜料淡淡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
    (3)、“糊”的过程,胶水能将纸和框架粘住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4)、“放”的过程,风筝上升时,其重力势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6、 现藏于山东淄博博物馆的龙凤五钮长方镜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古铜镜。西汉时期,工匠在铸造时将熔化后的液态高锡青铜原料倒入模具。冷却成型过程中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铜镜成像利用了光的
  • 7、 小华在相同气球内装上不同配重做了两个“小鱼”。“小鱼”甲的质量大于“小鱼”乙的质量。注射器可以通过连接“小鱼”的软管对“小鱼”进行抽气和充气,从而改变“小鱼”的体积。初始时,两“小鱼”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重力及软管对“小鱼”的作用力。“小鱼”所受浮力分别用F、F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甲充气,甲上浮,再次静止时F小于F B、对甲抽气,甲下沉,再次静止时F一定小于F C、对乙充气,乙再次静止时所受浮力比初始时的浮力小 D、对乙抽气,乙再次静止时所受浮力可能等于初始时的浮力
  • 8、 水中溶氧量是水产养殖的一项关键指标。小红利用溶解氧传感器设计了自动充氧装置,其中监测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溶解氧传感器的阻值随水中溶氧量的降低而减小。闭合开关,当溶氧量降低时(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路的总功率变小 D、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变大
  • 9、 小明在户外实践中,利用随身所带物品制作了简易指南针。他首先利用电池、带绝缘皮的导线、铁钉制成电磁铁,然后将缝衣针磁化并用细线水平悬挂,最后将两者靠近,静止时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的钉尖是S极 B、缝衣针的针尖是N极 C、地磁场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D、移开电磁铁后,缝衣针静止时针尖所指方向为南
  • 10、 某商家销售的移动电源相当于大型“充电宝”,其铭牌如图所示。顾客咨询:“该移动电源可以供2.5kW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吗?”客服回复:“没问题,这是3kW·h的,3kW的用电器都可以正常使用。”该客服(  )

    XX移动电源

    电源规格:3kW·h

    输出电压:220V

    最大输出电流:10A

    A、说法正确 B、混淆了电功率和电能 C、混淆了电功率和电流 D、混淆了电功率和电压
  • 11、 小华观察发现:同一河流,狭窄处比宽阔处水流更快。受此启发,他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四种装置吸取液体肥,用于学校劳动基地水肥一体化灌溉,各装置剖面如图所示。在左端管口横截面积和水流流速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设计中吸肥最快的是(  )
    A、 B、 C、 D、
  • 12、 在青岛港的全自动智能化码头,自动导引车经过布置在地上的磁钉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实现精准定位。以下实验能揭示此原理的是(  )
    A、 B、 C、 D、
  • 13、 如图所示,塔吊的水平运动机构用钢丝绳悬挂着货物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前匀速运动,水平运动机构突然停止时,货物(  )

    A、停止运动 B、向前运动 C、向后运动 D、竖直向上运动
  • 14、 汽油在发动机气缸中燃烧不充分会产生积碳,影响发动机性能。在发动机维护保养后,汽油燃烧会更加充分,其热值(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 15、 小明使用筷子夹菜时,发现可将筷子视为杠杆。他用学过的杠杆知识对其中一根筷子做了分析,如图所示。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A、F1为动力 B、L1为动力臂 C、F2为阻力 D、L2为阻力臂
  • 16、 以下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插排破损后及时更换 B、不切断电源更换灯泡 C、电动车在楼道内充电 D、湿手拔下用电器插头
  • 17、 如图所示,科研人员正在展示我国海洋探测所用的“海燕”清海机。根据图片信息判断,“海燕”的长度最接近(  )

    A、0.2m B、2m C、10m D、20m
  • 18、 “五四”来临之际,学校举办了“青春与祖国共成长”校园合唱比赛。某班合唱队有高音、中音、低音三个声部。这里的“高”“中”“低”是指声音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 19、 仲夏晨曦光初透,枝头栖蝉被星露。蝉身上的露珠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 20、 研究人员在低温极强磁场条件下发现了一种带负电荷的新型粒子,未来可能应用于量子计算领域。下列粒子中,与该粒子带电性质相同的是(  )
    A、电子 B、原子 C、质子 D、中子
上一页 179 180 181 182 18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