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的四个热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图乙: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所含热量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图丁:向上拉浸没在水中的玻璃板直至脱离水面的过程,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
  • 2、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探测火星时,太空中的某种带电粒子可能会对探测器的系统产生影响。下列粒子中,不会对探测器的系统产生影响的是(  )
    A、电子 B、质子 C、原子核 D、中子
  • 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5min内前进9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
    (1)、汽车在前15min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 4、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分别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温度上升到-7℃后,他们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及观察到的现象。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等量的“碎冰”;

    (2)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温度计的示数是℃;

    (3)小红未对冰进行加热,可是冰仍然熔化了。小红和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丙、丁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冰这种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 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记录了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刻(格式为“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陡”或“缓”)些。
    (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选填“大”或“小”)。
  • 6、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1℃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t/min

    0

    1

    2

    3

    4

    5

    6

    7

    T/℃

    81

    85

    89

    93

    97

    97

    97

    97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原理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3)、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4)、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 7、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在平面表面的反射规律,M是一个小平面镜,E、F是两块硬纸板,可以绕ON前后转动。实验时让一激光器发射的一束激光,沿着与镜面垂直的硬纸板E表面斜射到M平面镜上,用量角器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时小明还发现将F硬纸板绕ON向前向后转动时,都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当E、F是两块硬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时,刚好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分析小明将F硬纸板绕ON向前向后转动时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2)、分析小明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3)、根据上面的实验你还可以得到光的反射规律有:
  • 8、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 9、一辆汽车在从甲地到乙地的过程中,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20m/s ,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30m/s ,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m/s。若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 , 后半程的速度为30m/s ,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m/s
  • 10、雨凇和雾凇是泰山奇特的自然景观。“雨淞”从空中掉下来的液态雨滴落在树枝、电线或其它物体上时,会突然冻成一层外表光滑晶莹剔透的冰层(如图甲);“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在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绒的冰挂(如乙)。从物态变化来看,“雨淞”和“雾凇”的形成分别属于现象。

  • 1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

  • 12、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三个10s内前进了300m D、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 1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膜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的像 B、三角形光斑 C、蜡烛的倒立的像 D、圆形光斑
  • 14、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6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43cm D、2.4cm
  • 15、下列措施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把树苗放在温度较低而又潮湿的地方 B、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C、把用塑料袋包装的蔬菜放入冰箱内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 16、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教室内空间高度约为1.5m B、一眨眼的时间约为2s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m/s
  • 17、小阳同学重阳节和爸爸妈妈去天水姥姥家。小阳上网查阅地图知道从家到兰州西站的路程为6km,沿途交通管理部门安装的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此标志牌40表示此段路程中最高行驶速度是40km/h或者是限速为40km/h,小阳爸爸从家开车去兰州西站。然后选择坐D2648次列车,其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求:

    D2648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

    兰州西

     

    07︰16

    0

    天水南

    08︰46

     

    306km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阳爸爸从家开车到兰州西站的最短时间;
    (2)、D2648次列车从兰州西站到天水南站运行的时间;
    (3)、D2648次列车从兰州西站到天水南站运行的平均速度。
  • 18、歼-31是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全新研制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携带副油箱时可保证作战半径达2000km。最大速度可达1.8马赫(即1.8倍声速)。起飞距离短,仅为420m,具备舰载能力。(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歼-31最大速度是多少m/s?
    (2)、歼-31以最短距离起飞,若用时仅为12s,其起飞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若歼-31以最大速度航行,到达2000km的作战位置,需要多少秒?(结果保留整数)
  • 19、中华汉字文化博大精深,现代小诗清晰生动,却往往蕴含深意,请欣赏小诗《水在生气》“嘶——嘶——,壶嘴儿鼓着腮帮,大口大口吐着白气,咣当当咣当当,它踢打着壶盖儿,似乎——很生气”。列举出诗歌内描述的物理现象及其包含的物理道理。

    现象一: , 道理:

    现象二: , 道理:

  • 20、小明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水温上升到90℃后,小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然后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选填“变大”或“变小”),到液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停止加热,小明发现水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 , 一段时间后水停止了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3)、水沸腾中,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4)、实验中小明发现如果给烧杯上加盖可以缩短实验时间,因为盖子可以 , 你认为缩短实验时间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
    (5)、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