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验中,某自主学习小组记录了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四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9.34cm,19.36cm,19.34cm,19.46cm,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四次测量的结果都没有错误 B、第二个数据“19.36cm”的估读值是0.36cm C、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D、本次实验测得木块的长度是19.35cm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下列说法中( )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②将蜡烛放在d点时成像规律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③将蜡烛由b点移至a点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更小的像
④将蜡烛放在c点,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
3、下图是新农村建设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小型农用柴油机,铭牌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其中活塞行程是指一个冲程活塞移动的距离。该柴油机为单缸四冲程内燃机。求:
(1)正常工作1min,柴油机输出的有用功;
(2)正常工作1min消耗柴油的质量(q柴油=4.0×107J/kg);
(3)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型号
HR05b
活塞行程
100mm
转速
2400r/min
输出功率
8kW
效率
40%
-
4、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电源选用两节新干电池。(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最(选填“左”或“右”)端。(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都保持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短路或未知电阻。(3)、排除故障后,当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电表读数如图乙、丙所示,由此可知,所测电阻的阻值为Ω。(4)、本实验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A、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 B、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C、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5)、小亮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未知电阻的阻值,电路图如图丁所示,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但大小未知,测量步骤如下:
①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
②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③未知电阻(用已知量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5、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是5Ω、10Ω、20Ω和40Ω,滑动变阻器甲标有“25Ω 1A”的字样,滑动变阻器乙标有“15Ω 1A”的字样。(1)、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指在0.02A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2)、小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当用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与上一次实验相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保持不动”);(3)、如图乙所示,这是根据所测数据画出的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V,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比;(4)、结合图乙可知,小明同学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应该是(选填“甲”或“乙”)。
-
6、根据图中信息,在虚线框中画出电源和电压表的元件符号,使电路在闭合开关后,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
-
7、如图所示是“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 , 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瓶内气体的内能。
-
8、如图所示,这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冲程的工作示意图。如果此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20次,则汽油机每秒完成个冲程。
-
9、如图甲所示,两个压紧在一起的铅块能吊着钩码不动,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如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塞子被试管内水蒸气推出,说明液体变成气体后分子间距离(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0、如图甲所示,这是一款发光杯,其结构及电路如图乙所示,a、b为两金属端。当杯中倒入的液体是时,底部的电路接通,发光二极管发光;发光二极管是由材料制成的。(均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
-
11、家庭电路中,吸顶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V。电视机遥控器的电池盒中串联了2节新干电池,则电视机遥控器正常工作时电压为V。
-
12、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仪表,下列实物电路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的是( )A、
B、
C、
D、
-
13、如图所示是将两根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境,先把导线去皮露出线芯,再把线芯拧到一起,最后用胶带绕接头处缠绕。下列材料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橡胶皮 B、黑胶带 C、塑料皮 D、铜线芯
-
14、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4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15、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1m/s,一艘轮船上安装的回声探测器向海底发出的信号经过6s返回探测器,此处海水的深度。
-
16、小浩的家离学校2km,早晨他骑着电动车以20km/h的平均速度上学,请计算他从家到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
17、简答:蝴蝶和蚊子都从我们的眼前飞过,我们为什么能听到蚊子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的声音?
-
18、小昕看到妈妈为她炖汤时,先用大火加热,汤沸腾后调为小火,了解其中原因。(1)、小昕观察到如图1中(选填“丙”或“丁”)图所示的现象时,说明此时水尚未沸腾;(2)、小昕同学点燃酒精灯,待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在表格内记录温度计示数。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2中描点连线;
t/min
0
1
2
3
4
5
6
7
8
t温/℃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3)、从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小洋发现他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比小昕长、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合理原因即可);(4)、妈妈在汤沸腾后调为小火,汤(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沸腾。 -
19、如图所示,塑料刻度尺的一端被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手压住塑料刻度尺时,没有紧靠到桌边,会同时听到塑料刻度尺产生的声音和敲击发出的声音。
(2)保持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力拨动。用较大的力拨动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 , 听到声音的较大。
(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听到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的相同,不同。
(4)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区别是(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
20、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在BC段该物质吸收热量,温度 , 此时物质是态;在第15min,该物质是态;该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是℃;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