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文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30

    96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除了图片上的测量仪器外,还需秒表和
    (2)、在此实验中用(选填“温度计示数变化”或“加热时间长短”)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4)、若想自制一个暖手袋,则应选择(选填“沙子”或“水”)作为供热物质。
  • 2、长期以来我国电脑及手机芯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但如今我国华为已经研制出国产芯片,并且性能极佳。“芯片”所用材料是。我国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
  • 3、小红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

    (3)将蜡烛A移到玻璃板前某个位置不动,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看不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观察后发现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 , 调整后便能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

    (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B”或“C”);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石蜡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min;

    (3)如乙图所示,4至8分钟内海波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石蜡吸收的热量。

  • 5、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 6、一小船在河中逆水划行,经过某桥下时,一草帽落于水中顺流而下,半小时后划船人才发觉,并立即掉头追赶,结果在桥下游8km处追上草帽,则水流速度的大小为。(设船掉头时间不计,划船速率及水流速率恒定)
  • 7、两个女高音歌手在唱歌,这里的“高”指的是高;观众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不同,两个歌手的歌声是通过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
  • 8、安全小提示:夏天我们外出游玩时,不要随意将瓶装矿泉水丢在树林里。这是由于瓶装矿泉水在阳光下,相当于一个 (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可能将阳光会聚在焦点上,导致附近的树叶长时间高温引起森林火灾。
  • 9、图甲中表示水沸腾时的现象的是(选填“A”或“B”);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时的气压(选填:“小于”“等于”“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若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计。

  • 10、图木块A长度是cm,图中温度计的读数是℃。图中秒表的读数是s。

  • 1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9∶8 B、8∶9 C、2∶1 D、1∶2
  • 12、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倒立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实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 13、小强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82.3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教室黑板的长度 D、课桌的高度
  • 14、水中有一个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光路图如图所示。人在岸上观察到点光源S成的像为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S'在①直线上

    ②S'在②直线上

    ③成像S'是光线发生了光的反射

    ④成像S'是光线发生了光的折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发生漫反射 B、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 C、镜花水月——光的镜面反射 D、黑板反光——光的镜面反射
  • 1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变小是升华现象 B、美丽的“雾凇”是凝固现象 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化现象 D、杯中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 17、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选填“较大”或“较小”);
    (3)、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s , 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为tAC=2.6s , 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m/s;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选填“大”或“小”)。
  • 18、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8cm B、中学生的臂展约为2.5m C、中学生100m体育测试成绩约为15s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min
  • 19、油箱内的汽油燃烧掉一半后,剩余的汽油(  )
    A、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C、比热容没有变化,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和热值都没有变化
  • 20、光的世界美妙无穷,如图中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图乙:电视屏幕上色彩丰富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图丙: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物体温度升高时辐射的紫外线会增强,可以利用紫外线拍摄热谱图
上一页 731 732 733 734 7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