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能和电功率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路和欧姆定律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磁相互作用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荷、电磁波
- 青海省西宁区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珠海市第十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怡翠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独立作业物理试题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松坪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物理学情检测卷
-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水市第七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
1、如图所示,用光滑的棒将柱形物体压在墙壁上,压力 , , , 物体沿墙面以的速度匀速下滑;现将物体放在物体上方,用力压着物体,以的速度匀速下滑,此时受到的合力为 , 受到的摩擦力为。

-
2、将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上升得越来越慢,这是力改变了排球的;当排球到达最高点时,排球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
3、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 将一个重力为 , 底面积为 , 高为柱形玻璃杯漂浮于水面,底部连接有一个实心金属块 , 的密度为 , 细线未拉直,最后、两物体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未与底部紧密接触,细线不可伸长且质量体积忽略不计 , 如图甲所示。然后向容器中注水,细线拉力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容器无限高,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杯所受浮力的大小 B、水对玻璃杯底部的压强大小 C、向容器中注水时,时刻到时刻加水的体积为 D、物体的重力为 -
4、学校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下列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D、这是一个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5、如图所示,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们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 )
A、戴防滑手套 B、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 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 D、在路面上铺防滑垫 -
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B、现在考场内的大气压约为 C、鸡蛋悬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约为 D、小刚同学跳绳的功率约为
-
7、近年来,房车自驾游渐渐的成为旅游的新趋势。如图所示是我国制造的“长城”房车,它的总质量为 , 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 , 用时 , 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倍。取求:
(1)、该房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大小;(2)、该房车牵引力所做的功;(3)、若将该房车改装成混合动力型,由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同时提动力,其功率分别为和 , 该房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求此时该房车受到的阻力。 -
8、2024年5月24日深圳举办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如图甲是一种自动拍摄火情的无人机。该无人机有4个旋翼,采用4个电动机分别带动旋翼转动,对下方空气施力从而获得升力起飞。该无人机具有一键起降和返航、空中悬停、高清拍摄、GPS定位等功能。
在无风环境中,该无人机的升阻比为15~20,升阻比是空气对无人机的升力与阻力之比。升阻比越高,说明无人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越好。
(1)、无人机上载有高清摄像机,无人机的摄像头相当于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机拍摄时成(选填序号)。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无人机飞行时,所受升力的施力物体是。(3)、无人机沿水平方向飞行时,重力对无人机(选填“有”或“没有”)做功:无人机向上匀速飞行时,其机械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时,其所受阻力与飞行速度平方的关系如图乙。若无人机在1min内竖直向上匀速飞行180m,此时升阻比最大,则无人机受到的升力为N。(5)、类似机械效率,无人机的转力效率。无人机在竖直向上飞行中,升阻比为15,转力效率为60%,其4个旋翼转动每秒打过的空气总体积为20 , 则此时无人机飞行时受到的阻力为N( , )。 -
9、广东人喜欢喝汤,尤其是炖汤。如图所示,炖汤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炖盅与煲底隔离,再用气炉给煲底加热。暑假时,妈妈也在家做了炖汤,小明很好奇炖汤的过程,便到厨房仔细观察。
(1)、当加热一段时间后,会有白气从煲盖旁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形成的;(2)、妈妈听声音就能判断大煲内水沸腾,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当大煲内的水沸腾时,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炖盅内的汤(选填“会”或“不会”)沸腾,请分析原因:;(4)、为了避免大煲内水烧干,因此接下来,妈妈将会(选填“增大”或“减小”)气炉火力。 -
10、如图,有一种防溺水手环,将手环系在手臂上,紧急情况下打开手环,手环内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迅速充满气囊,最终使人漂浮于水面。为确保安全,人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不能超过人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已知某运动员质量 , 平均密度 , 水的密度 , g取10N/kg,忽略手环体积和自重,求:
(1)、该运动员的重力和体积;(2)、当人体浸入水中体积为人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时,该运动员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人漂浮时,气囊排开水的体积至少是多少,才能确保运动员的安全。 -
11、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从地面提升重物,已知重物所受重力为1000N,底面积为 , 工人用大小为400N的拉力F使重物在10s内匀速上升了6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工人未提起重物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强;(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精确到0.1%);(3)、工人对重物做功的功率; -
12、利用铁架台、杠杆、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调节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其目的是方便测量。(2)、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设计了以下两种收集实验数据的方案,其中合理的是。实验次数
方案一
方案二
1
3
3
3
5
2
2
2
4
3
3
1
1
2
5
(3)、如图乙所示,在A处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如果在B处施加一个拉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当拉力最小时,方向为 , 大小为N。(4)、课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杠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两边恰当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同种硬币,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则力臂: , 若从两边同时各取走一枚硬币,则杠杆的端将下沉。 -
13、在学习液体压强知识时,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如图甲,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可以通过____(选填序号)方法进行调节。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2)、分析如图乙和图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3)、在如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4)、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图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 压强越大。(5)、如图戊,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压强相等时橡皮膜竖直。若在A、B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未知液体,当橡皮膜竖直时两侧液面如图戊所示,可以得知该未知液体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
14、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红同学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相同。(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一直。(4)、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2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____(选填字母)。A、头枕、头枕 B、安全带、安全带 C、安全带、头枕 D、头枕、安全带 -
15、剪纸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图甲中用剪刀剪开一一张纸,剪刀相当于(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图乙中用尖锐的刻刀刻纸,是为了压强。

-
16、小红站在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铁安全门外0.5m处候车,她观察到平面玻璃中也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她”。这其实是小红通过平面玻璃所形成的像,她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
17、图为中国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箭。用力拉弓时,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弓发生了形变,产生了弹力;在一定限度内,弓拉得越满,箭受到的弹力。

-
18、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物体A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
19、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s,物体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4~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s,物体受到的摩擦是3N D、4~6s,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8J -
20、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B点到C点过山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过山车在C点动能最大 C、在全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守恒 D、过山车在E点动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