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观察到的蜡烛的像更清晰 B、只要把光屏放在恰当的位置,就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C、观察到蜡烛的像比较模糊时,打开房间里的灯,蜡烛的像就更清晰 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蜡烛的像的位置不变
  • 2、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  )
    A、太阳 B、灯光 C、月亮 D、火焰
  •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V1的示数 , 电压表V2的示数。(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如图所示是一款创意暖手笔,内装电池,按下按键便会发热,解决了冬天写字时手冷的问题。暖手笔给手保暖的过程中(  )

    A、温度从暖手笔传向手 B、暖手笔含有的热量比手多 C、手的内能增加了 D、常温下和发热时的暖手笔的内能相同
  • 5、物理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应先确定(选填“A”或“B”)的位置;

    (2)甲图的实验装置组装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3)如图乙AB两图所示,是实验中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4)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由实验可知:第7min时水开始沸腾,水沸腾时需要 , 但温度

    (5)进一步分析表格可得到当时水的沸点为98℃,可见当时气压(选填“>”、“=”或“<”)一个标准大气压;

    (6)实验中看到,有大量的“白气”从烧杯口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选填“小水珠”或“水蒸气”);

    (7)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 6、黄颖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停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小车在起点、中点s2位置、终点s1位置的时间,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原理是

    (2)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其原因是

    (3)若斜面长s1=120cm,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m/s,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m/s;

    (4)若他在测量时间开始时,提前按下停表开始键,则测出的速度会偏

  • 7、(1)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得物体长度应记为cm;

    (2)停表的读数时间为s。

  • 8、山城重庆的车辆世界闻名,能上天入地、穿楼穿隧道。如图所示,一辆洒水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进行洒水工作,在进入隧道前,距隧道口519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3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则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m/s。在进入隧道前,洒水车距隧道口360m时,步行于隧道内某处的赵洋刚好听到洒水车的音乐声,她立刻向隧道前或后两个方向跑,都刚好能跑出隧道进入开阔地带,避免水溅到身上。如果赵洋跑动的速度恒为3m/s,则该隧道的长度为m。

  • 9、一辆车在高速公路上经过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为40m/s,则这辆车(选填“有”或“没有”)违反交通法规。若该车以图乙的速度行驶,从标志牌开到乌鲁木齐需要分钟。

       

  • 10、比较物体的快慢可以采用运动相同路程比较运动的方法。若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速度之比为4:3,行驶路程之比是5:6,则它们的时间之比是
  • 11、梓诚同学乘车回家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树相对地面又是静止的,可见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 12、若用同一刻度尺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7cm,12.65cm,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这本书的宽度应记为cm。
  • 13、噪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严重污染源,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图是噪声波形图;图丙是在处控制噪声的。

  • 14、人耳可听声音的频率有一定范围,高于Hz的声音叫超声波;如图所示的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两个声音是(填编号)。

  • 15、音乐节上,悠扬的笛声是由笛内空气柱产生的;我们能区分笛声和钢琴声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 16、下表为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则在标准大气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标准大气压

    物质

    固态氢

    固态氧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259

    ﹣218

    ﹣117

    ﹣39

    物质

    液态氢

    液态氧

    液态酒精

    液态水银

    沸点/℃

    ﹣253

    ﹣183

    78

    357

    A、在﹣200℃时氧是液态 B、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容器里-39℃的水银的状态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D、将氢和氧放在﹣255℃的环境中较长时间后,慢慢提高环境温度,氢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
  • 17、如下图所示的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   糖汁成型“糖画”——熔化放热 B、   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 C、   湿手被“吹干”——液化放热 D、   寒冬窗玻璃内侧生“水珠”——汽化放热
  • 18、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了。下列有关“天宫课堂”的声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大直播电视音量是增大声音的音调 B、航天员讲课是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 C、在地面上听到王亚平的声音,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D、声速大小不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 19、进入中学以来,很多同学学会了洗衣服,自理能力不断增强。下列关于衣服晾晒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衣服上水分蒸发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B、为加速蒸发应将湿衣服晾在密闭的室内 C、湿衣服上的水只有气温在0℃以上时才能蒸发 D、把衣服展开晾晒是通过提升温度来加快水分的蒸发
  • 20、如图所示,各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A、 B、 C、 D、
上一页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