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晚上放学之后,两同学在宿舍学习区看书,突然电灯熄灭了,甲问:“怎么回事?”乙说:“可能是停电了。”其中乙同学的话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设计实验 B、得出结论 C、猜想与假设 D、进行实验
  • 2、下列关于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B、爱因斯坦——万有引力定律 C、哥白尼——地心说 D、牛顿——相对论
  •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R1=30Ω,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3V,求: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多少伏?

    (2)电路中电流为多少安?

    (3)电阻R2的阻值为多少欧?

  • 4、小融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

    (1)在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存在的问题

    (2)他将电流表接B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1发光,但灯L2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填序号);

    A.开关S断路   B.灯泡L2短路   C.灯泡L2断路   D.电流表短路

    (3)他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

    (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由此得到的结论;(填“可靠”或者“不可靠”)

    (5)实验结束后,小融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5、小军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冰块的熔化与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如图甲所示的图像。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2)由图甲所示可知,冰块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块的熔化时间共经历了min;

    (3)如图乙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此实验室的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水沸腾前的气泡是如图丙所示中的图。(选填“a”或“b”)

  • 6、请在方框中画出下面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 7、如图所示为小毛设计的电路图,闭合开关时,L1、L2和L3组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时,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如果要使灯L1亮、灯L2、L3不亮,则应将开关闭合。

  • 8、2022 年 11 月 12 日 10 时 03 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长征七号火箭的稳稳托举下,满载货物飞天云霄, 跨越星海奔赴天宫,如图所示。火箭喷气发动机将燃料燃烧后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能, 这个能量转化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 9、小南、小江和小侨组队露营,用酒精炉将质量为500g、温度为18°C的水加热,需燃烧4.2g酒精,4.2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若酒精炉的效率为70%,水的温度能升高到°C。(1个标准大气压下,已知c=4.2×103J/(kg°C)q=3.0×107J/kg
  • 10、电阻的国际单位符号是 , 电流的单位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而命名的。
  • 1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时两个灯泡均正常发光,电流表A1和A2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大小为(        )

    A、I1=0.7A,I2=0.34A B、I1=0.36A,I2=0.34A C、I1=0.14A,I2=1.7A D、I1=0.14A,I2=1.56A
  •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该是(  )

    A、只闭合S1 B、同时闭合S1和S3 , 断开S2 C、同时闭合S1和S2 , 断开S3 D、只闭合S2
  • 1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 1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干冰人工降雨——凝固吸热 B、秋天早上的露珠——液化放热 C、给教室里洒水降温——汽化放热 D、冬天飘落的雪花——凝华吸热
  • 15、下列估测值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教室空调工作电流大约1A B、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C、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380V D、实验用小灯泡的电阻约为500Ω
  • 16、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从发现险情到作出反应需要0.6s的时间,某司机驾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前行,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采取紧急刹车措施,从行车记录仪上看到汽车制动后继续向前滑行1.8s,测得地上刹车痕迹长达15m。

    (1)计算司机在作出反应时间内汽车运动的距离;

    (2)计算司机从发现障碍物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3)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达到30m/s,刹车距离是在普通公路上的2倍,为了避免追尾事故,两辆汽车必须保持至少多远的距离?

  • 17、某人在某地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如下图所示是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部分信息。求:

    TAXI

    车费发票

    日期21-08-28

    上车10∶00

    下车10∶20

    里程15.0km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 18、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目的是 。实验时蜡烛固定在4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他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光学仪器是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向左移动蜡烛,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移动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蜡烛移动速度;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 cm刻度处时,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依据是

    (3)在成像清晰的情况下,用一张不透明纸把透镜上半部分遮挡住,看到的像会如何变化?(选填“像部分消失”“像完整亮度不变”或“像完整亮度变暗”)。

  • 19、小任和小泓一起“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纸板应该放置在水平桌面的平面镜上;

    (2)如图甲所示,小泓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入射到O点,小任从不同方向都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是因为光在纸板B上发生了反射;

    (3)如图甲所示,若在探究的过程中,将入射角增大5°,则光线OF将(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4)在图乙中,小泓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的上半部分(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在纸板B的下半部分(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5)在图甲中,如果让光沿着FO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反射光沿着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 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时,用透明(选填“薄”或“厚”)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3)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需要选用两根大小(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

    (4)为了得到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需要将镜前蜡烛放在(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5)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大小

    (6)将蜡烛B拿走,然后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上一页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