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红爸爸驾车带小红去合肥南站乘高铁去黄山游玩,小红家距离高铁站12km,从合肥南到黄山北的某次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求: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km

    合肥南

    起点站

    07: 43

    0

    南陵

    08: 23

    08: 25

    115

    绩溪北

    09: 15

    09: 18

    265

    黄山北

    09: 35

    终点站

    306

    (1)、乘高铁从南陵到绩溪北的路程是多少?
    (2)、小红爸爸从家出发时,按如图所示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家到高铁站用时多久?

    (3)、小红乘坐的高铁长200m,以14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高铁完全通过隧道所用时间为70s,隧道长度为多少米?
  • 2、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有一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5s,这段时间汽车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25m, 滑行时长2s。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从司机发现险情到汽车停下,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司机酒后驾驶,反应时间是平时的2倍,司机发现险情时,汽车距障碍物50m,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 3、某同学想探究“吉他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他做了如下操作:按住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琴弦的 , 用相同的力量拨动琴弦。发现:
  • 4、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本实验应该在较(选填“亮”或“暗”)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现象更明显;
    (2)、点燃A蜡烛,放在玻璃板前,拿(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A蜡烛”或“B蜡烛”) 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改变蜡烛A的位置,标记出每次蜡烛A 和蜡烛B的位置(如图乙),用刻度尺测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都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4)、撤走蜡烛B,放一块光屏在原来蜡烛B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 像;
    (5)、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 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白色硬纸板 EF 垂直于平面镜放置,白纸板可沿 ON 折转。

    (1)、若将ON右侧的硬纸板F向后翻折,则(选填“能”或“不能”) 在硬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反射光(选填“仍存在”或“不存在”) ;
    (2)、若将光线沿BO入射,则可观察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多测量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数据填入表格中进行比较,由表格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实验次数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 6、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小车在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小车在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C=2.5s,tAB=1.5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m/s;
    (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
    (4)、如果释放小车时,提前按停表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
    (5)、某同学为了测量小车在下半段运动的平均速度,采取了如下操作: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下半段的平均速度。该同学的操作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
  • 7、
    (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i;

    (3)、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 8、2024年国庆期间,陕西西安至湖北十堰高速铁路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我国穿越秦岭的最长高铁隧道——西十高铁的控制性工程秦岭马白山隧道双线掘进突破30公里。1000多名建设者坚守岗位,为实现2025 年上半年全隧顺利贯通昼夜奋战。西十高铁西起陕西西安,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经商洛,最终到达湖北十堰。开通后,西安至十堰可实现1小时内到达。
    (1)、国庆期间,秦岭马白山隧道双线掘进突破公里;
    (2)、高铁上的乘客看到轨道旁的树在向后运动,而地面上的人看到树是静止的,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的;
    (3)、西安至十堰约250km,若高铁从西安到达十堰用时50min , 则高铁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km/h,合m/s(保留1位小数) 。
  • 9、小吴到医院检查视力,要求人与视力表的像相距5m,由于空间有限,采用在房间内装一块平面镜的方式检查,如图所示,人到视力表的距离为m;若房间内光线较暗,可用灯光照亮(选填“视力表”或“平面镜”) 的方式,让小吴更好地看清视力表的像。

  • 10、小明从汽车内的后视镜里看到了驾驶位的爸爸,此时爸爸通过汽车内的后视镜(选填“一定” “不一定”或“一定不”) 能看到小明; 小明通过车内后视镜(选填“能”或“不能”) 成自己完整的像。
  • 1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路程之比是2∶3,时间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若甲物体在2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10m,则它运动速度的物理意义为:
  • 12、晚上,小丽正在房间学习,客厅传来电视的声音,此时电视机的声音属于;   小丽关上房门,减小噪声的干扰,这是在防治噪声。
  • 13、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 人耳能够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不同(选填“响度”、   “音调”或“音色”) 。
  •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和v-t图。由图可知 (  )

    A、0~4s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8~10s内, 甲车的速度为10m/s C、4~8s内, 甲、乙两车均静止 D、0~4s内,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16m
  • 15、如图所示,一只白鹤静立于平静的水面,会出现两个“影”——影子和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鹤的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当水位下降时,白鹤翅膀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变大 C、白鹤飞离水面时,水中的像变小 D、水中的倒影与白鹤相比是左右颠倒的
  • 1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晴朗的夜晚能看见月亮,它是光源 B、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0×108m/s C、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线的引入用到了理想模型法,它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 17、如图所示,一束光与光滑镜面成30°角入射。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 B、入射光线绕点O顺时针旋转,反射角将减小 C、当入射光线垂直于镜面射入时,入射角为90° D、只将镜面竖直向下平移一段距离,反射角大小不变
  • 18、如图所示为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对应时间通过的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汽车在AE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汽车在DE间的平均速度最小 C、小汽车在AE间的平均速度为30m/s D、测量小汽车行驶的路程时,会存在误差,可以通过改进测量方法消除误差
  • 19、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物体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同一示波器,由波形图可知 (  )

    A、甲物体振动的幅度较小 B、乙物体振动的频率较低 C、甲、乙两列波声音的音调相同 D、甲、乙两列波声音的响度相同
  • 2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频率高于2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B、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会产生超声波 D、超声波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上一页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