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高速收费站建有ETC专用通道,专用通道需要汽车安装ETC卡(如图甲所示),图乙是ETC专用通道示意图,当汽车进入ETC卡读取器识别范围的时候,卡上的信息被读取,同时栏杆机将横杆抬起,汽车无须停车就实现了缴费,大大节约了通站时间。

       

    (1)、汽车通行ETC通道的过程(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机械运动。
    (2)、汽车在运动时,ETC卡相对于汽车是的,相对于地面是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3)、因车辆过多到达收费站前有1800米的拥堵,预计通行时间约为10分钟,则拥堵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4)、某一ETC通道,栏杆机距ETC卡读取器10 m,横杆在位置一(如图丙所示)时距地面高度1.2 m,栏杆机启动后横杆水平段沿竖直方向以0.2 m/s的速度匀速抬起,某人驾驶一辆车高为1.6 m的SUV车通过该ETC通道,车距离ETC卡读取器5 m时被读取信息,栏杆机横杆水平段同时抬起,若SUV车的速度太快、横杆抬起高度不够,会撞杆违章。计算SUV车匀速顺利通过通道的最快速度是多少?
  • 2、如图甲所示为某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乘客站在扶梯上上行时,相对于是静止的。为了节能,在扶梯底端前1.5m处安装了红外系统;乘客通过时,扶梯启动,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乘客离开后,扶梯将停止运行。已知扶梯长10m,从启动到匀速运行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同类型乘客的行走速度见下表,设定运行时长应该以的步行速度为参考,设定时间t至少应为s。

    不同的乘客

    青少年

    中年人

    老年人

    速度(m/s)

    1~1.5

    0.8~1

    0.5~0.8

  • 3、小明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他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图甲所示的隔音盒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隔音盒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2)、改进后,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安静的环境下,将手机1播放80dB的声音,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用手机2在距隔音盒远近不同的位置测量接收的声音,得出下表中的数据。表格M处应填写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M/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3)、分析数据,可知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
    (4)、本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数据的目的是
    (5)、小明认为人耳可以替代手机2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最佳的是;
    A、人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手机1在两种材料的隔音盒里发出声音的大小 B、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手机1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距隔音盒的距离
    (6)、小明发现上录播课时,为了防止录播室外的嘈杂声音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使用了隔音材料,这是在减弱噪声;
    (7)、生活中常用双层真空玻璃减弱噪声,如图所示,该玻璃是利用的原理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图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图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声的空气柱的长短 D、图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5、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的贾湖骨笛是以鹤类鸟的翅膀骨头制成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乐器(如图),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关于骨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吹奏能改变笛声的音色 B、按住不同的笛孔发出声音的音调会不同 C、吹奏的笛声一定属于噪声 D、吹奏的笛声是由笛骨振动发出的
  • 6、如图甲所示是苹果下落的频闪照片。苹果下落时在做运动。如图乙所示是善于思考与观察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在研究模拟这一运动时铜球下落过程的示意图,若该铜球在①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1 , 在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3 , 则两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是。你判断的依据是

  • 7、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小车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A车每6s通过30m,B车的速度是7.5m/s,请在下图中画出A车的s-t图像,B车的v-t图像。

  • 8、如图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列车车厢的宽度l=3.500m,为判断新式列车车厢能否通过一处老式隧道,技术人员分别测量了隧道内部三处的宽度,如图乙所示,测量结果为l1=3.500ml2=3.480ml3=3.495m。技术人员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m,判断新式列车是否能通过隧道? , 并给出解决方法:

  • 9、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km/h。
  • 10、图甲中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cm,用图甲刻度尺B测得木块长度是cm,图乙中停表示数为s。

  • 11、暑假,小明来到八路军纪念馆,重温抗战的革命历史,感受太行英雄舍生忘死抗击日寇的伟大情怀。如图所示是抗战期间使用的微型照相机,根据图片信息,估测相机的长度L约为(       )

    A、0.2cm B、1cm C、8cm D、20cm
  • 12、红外线电暖器中有一个自动断电的安全装置,如图所示,当红外线电暖器倾倒时,电路(填“断开”或“闭合”);这个安全装置相当于电路中的

  • 13、在常温下将下面几种物质接到图中AB两点间,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

    A、铅笔芯 B、塑料直尺 C、橡胶棒 D、干木筷子
  • 14、如图所示为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工作过程依次是丙、丁、乙、甲 B、若该汽油机的转速为3000r/min , 则该汽油机每秒做功50次 C、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丙 D、丁图中主要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15、主题五:物理与科技发展

    物理与科技发展携手并进,拓宽了人类认知的边界,更为技术革新插上了翅膀。

    (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题图甲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才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利用热电偶可以测量温度,只要选用适当的金属作热电偶材料,就可轻易测量到从-180℃到+200℃的温度。

    (1)如图甲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中将(选填“有”或“无”)电流;

    (2)请写出一种能增大热电偶电路电流的做法:

    (3)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能转化而来;

    (4)利用热电偶做成的温度计,与液体温度计相比,不受液体的沸点、凝固点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明显的测量范围大的优势,因此,在选用适当的金属做热电偶材料时,金属材料的

    A.熔点要高       B.密度要大       C.比热容要大       D.质量要大

    (5)如图乙所示为一水果电池,其工作原理是:铜、锌两金属片一同插入水果接触到果酸时,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是(选填“从铜片到锌片”或“从锌片到铜片”),水果电池的正极是(选填“铜片”或“锌片”)。

    (2)、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涡轮喷气发动机

    2023年5月28日上午,我国首架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客机C919,历时2h从上海到北京,开启了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图甲为C919客机使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其结构是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空气首先进入发动机的进气道,由于飞机的速度是变化的,相同时间进入进气道的气体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为了使进入进气道的气体全部通过压气机,需要调节“可调管道”的通风口面积。空气流过压气机时,被压气机的旋转叶片压缩后进入燃烧室后,空气与航空燃油在燃烧室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推动涡轮,最终从尾喷管喷出,产生强大动力。

    涡轮喷气发动机其部分参数如表乙,其中热效率是指涡轮喷气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而推动效率则是指涡轮喷气发动机传递给飞机的推动功(推力所做的功)与其获得的机械能之比。

    (1)涡轮喷气发动机在工作中,空气流过压气机后内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部分气体与燃料混合后在燃烧室中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推动涡轮。此过程的能量转化相当于热机的冲程,涡轮喷气发动机常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2)当飞机加速飞行时,应使可调管道的通风口面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涡轮喷气发动机使压缩后的混合气体在燃烧室燃烧直到膨胀的气体再从尾部喷出过程中,燃气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下列能大致反应燃气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是图

    (4)涡轮喷气发动机所受空气阻力与运行速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当飞机以200m/s的速度水平匀速巡航0.5h的过程中需要kg的航空燃油。

  • 16、主题四:物理与社会实践

    物理在社会实践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别样光彩,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物理知识与美好生活。

    (1)、周末,小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物质的吸热和比热容,他用相同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其中甲液体是水,乙杯中的液体质量为0.4kg,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

    (1)若水从20℃加热到40℃过程中,吸收热量11.68×104J,则水的质量为多少?

    (2)乙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

    (3)标准大气压下,将初温20℃的水加热120s,水的末温是多少?

    (2)、小明从新闻报道中得知:有不法分子将气化灰与标准煤混合后销售给客户。某市相关部门对某生产商生产的煤进行检测:将2kg的煤放入高效煤炉中,给200kg水加热,煤完全燃烧后水温从20℃升高到70℃,煤炉的效率为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标准煤的热值为3.4×107J/kg,气化灰的热值为2×106J/kg,请帮助小明计算出: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通过计算,判断本次被检测的煤有无掺混气化灰。

  • 17、主题三:物理与科学探究

    在浩瀚的物理世界里,每一次的科学探究都像是探索星辰的航程,我们用实验点亮人类认知的星空。

    (1)、小明为了分析图中所示的粒子(不计重力)的特点,将分别带有正、负电荷的两极板平行放置,粒子沿两极板中央穿过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偏转现象,该粒子可能是(  )

    A、分子 B、原子 C、电子 D、原子核
    (2)、小明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画面显示桌面上A、B、C、D位置的温度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在其中一个位置涂上温度为27.3℃的酒精,把左手按在第二个位置,再用右手快速摩擦第三个位置,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各位置,拍得画面如图乙所示,则其右手摩擦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3)、小明准备网购一个斯特林发动机小汽车,点燃发动机的酒精炉后,发动机会使小汽车运动起来,甲、乙两款斯特林发动机小汽车的参数如右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发动机工作过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 B、酒精燃尽后,酒精所产生的能量消失了 C、要想提高发动机热机效率,可以让发动机工作更长时间 D、由参数可知,小明应选择性能更优的甲款斯特林发动机小汽车
    (4)、小明学习了陆游的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了解到陆游所在的那个时代,人们就觉察到市区暖于郊区。他想探究市中心和郊区温差产生的原因,在网上查阅了中午某时刻该市不同区域的气温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出图甲所示的“温度一区域”坐标图。

    (1)小明猜想这个现象产生原因是:市区建筑中的沙石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不同。除此之外,请你写出一个市区暖于郊区的原因:

    (2)为了比较水和沙石的比热容大小,小明组装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错误之处是

    (3)更正错误后,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的水和沙石,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小明由此得到结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大,判断的依据是;水与沙石的比热容之比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沙石的温度/℃

    30

    40

    50

    60

    70

    (4)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区域气温的办法:

    (5)、小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之后,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

    燃料

    加热前水温/℃

    燃料燃尽时水温/℃

    燃料的热值/(J/kg)

    酒精

    15

    35

    2.4×107

    碎纸片

    15

    25

    (1)除了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小明在两燃烧皿中分别加入酒精和碎纸片,读出水的初温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先点燃酒精,再点燃碎纸片。

    ②保证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时间相同,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③待酒精和碎纸片充分燃烧结束,分别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小红认为上述操作中,操作(选填序号)是错误的;

    (3)更正错误后,得到表丙的数据,由此可知:(选填“酒精”或“碎纸片”)放出的热量更多;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J/kg。

    (6)、小明了解到有种说法“在室内穿两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为了验证这个说法,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瓶子中装入等体积的热水,用两层灰色薄棉布包裹着甲瓶(内层紧贴,外层相对宽松),用一层灰色厚棉布紧贴包裹着乙瓶,用数显温度计测量瓶中热水的温度,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丙所示。

    室温:25.0℃

    时间/min

    0

    20

    40

    60

    80

    甲瓶水温/℃

    61.0

    56.6

    52.5

    50.9

    48.5

    乙瓶水温/℃

    61.0

    55.6

    52.3

    49.0

    45.7

    (1)水温会先降到41.0℃的是瓶;

    (2)如果把瓶中的热水换成冰块,瓶中的冰块熔化较慢。分析实验结果,可猜想“在室内穿两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的原因可能是两件薄衣服中间有

    (3)请写出一个生活中与你的猜想相符合的例子:

  • 18、主题二:物理与志愿服务

    小明带着温暖的心,走进“残疾人服务中心”,用物理为盲人点亮生命之光。

    (1)、小明购买了如图所示的“盲人水杯防溢报警器”赠送给盲人,其挂扣上有两个金属触点,当杯中水位到达挂扣时,报警器会发出蜂鸣声,提示水已盛满,挂扣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A、用电器 B、导线 C、电源 D、开关
    (2)、盲人的手电筒坏了,小明拆开手电筒,了解到手电筒的内部构造如图甲所示(弹簧相当于导线),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为了让盲人在夏天也能享受凉风,小明想组装一个简易电风扇送给他们,图甲是他设计的电风扇的电路图,请在图乙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对应的实物图;

    (4)、盲人因为看不见,很容易走进危险区域,为此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报警器,它由木板、弹簧、接触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闭合开关S,当盲人未踩到危险区域B时,接触片B与A、C接触,接触片B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此时电铃被;若盲人叔叔踩到危险区域B时,接触片B在重力作用下与A、C分开,此时出现的现象是

  • 19、主题一:物理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物理交相辉映,诗歌、传统技艺和古籍中记载着古人卓越的智慧与创造力。

    (1)、古诗文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古诗文画线字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青花瓷被誉为“永远不会凋谢的青花”,关于它的制作工序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揉泥:泥坯能够黏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制胎:将瓷器胎体在太阳下晾干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C、烧窑:推动鼓风机可以提高燃料的热值 D、开窑:冷却后的青花瓷内的分子将停止运动
    (3)、如图是我国传统气功的四个基本动作,由此联想到热机的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鼻孔吸气”所对应的汽油机冲程吸入的是只有空气 B、“气沉丹田”所对应的汽油机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排山倒海”所对应的汽油机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D、“打完收工”所对应的汽油机冲程排出了废气
    (4)、如图所示为我国古老的医疗技法——刮痧,刮痧时要在皮肤上涂一些药油,为了加快药物渗入人体,应该用木刮器在皮肤上(选填“轻轻”或“用力”)地刮动,使体表温度 , 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药物会加快渗入人体的原因是

    (5)、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顿牟掇芥”的意思是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芥菜子一类的轻小物体。琥珀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可以确定琥珀带的是电荷,琥珀在摩擦过程中(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实验室常用来检验
  • 20、某课外兴趣小组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音叉时,与左边的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3)、如图丙所示,用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硬卡纸拨动梳齿的速度越快,听到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
    (4)、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时,用力越大,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说明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有关。
上一页 1713 1714 1715 1716 17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