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医生利用超声波电动牙刷清洗牙齿时,牙齿上的污垢振动频率大于Hz,人耳听到电动牙刷工作时发出的“嗡嗡”的声音,这(选填“是”或“不是”)超声波。
  • 2、空调工作时由于会发出声音,这对我们来说是噪声;用遥控器将空调切换成“睡眠”模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 3、小丽把物理书放在眼睛前,则看不到黑板上字是因为光沿传播,把书拿走,就能看见,是因为黑板上字的光线进入眼睛。
  • 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垂直射入面,入射角90度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10度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度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5、在2024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龙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员们用大鼓、排鼓等乐器打响开场表演《鼓舞龙腾》,铿锵有力的鼓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喜悦气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场的听众听到的鼓声是噪音 B、现场的听众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敲击鼓面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演奏时敲击不同位置的鼓面,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 6、下列属于长度的单位是(  )
    A、纳米 B、分贝 C、光年 D、赫兹
  • 7、小明在阳台看到停在阳光下小汽车挡风玻璃很刺眼,这是光的(  )
    A、折射 B、色散 C、镜面反射 D、漫反射
  • 8、正确的姿态不仅影响外在形象,更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正确坐姿距离要求“一尺一寸一拳头”,如图所示,眼睛到书本的距离约为(  )

    A、35cm B、100mm C、8dm D、10cm
  • 9、如图所示,有经验的渔民在河边叉鱼,他应把鱼叉对准(  )

    A、所看到的鱼 B、所看到的鱼的上方 C、所看到鱼的下方 D、所看到的鱼的前方
  • 10、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镜子 C、月亮 D、宝石
  • 1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就亮了,由此可知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忘了
    (2)、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灯L2发光,灯L1不发光。若故障只发生在灯泡上,则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小明将电流表接到C处测量电流,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4)、小明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①小明发现第3次的实验中有一个数据明显错误,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 这个数据正确的记录应该是A;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表达式为:(用IAIBIC表示);

    ③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实验次数

    1

    2

    3

    电流IA/A

    0.12

    0.18

    0.24

    电流IB/A

    0.18

    0.22

    0.24

    电流IC/A

    0.30

    0.40

    2.40

  • 12、小明发现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时外壁有些发热,于是他想,是什么原因导致打气筒的外壁发热呢?小明就这个问题与同学小红进行了交流,联系所学物理知识,他们提出了以下两个猜想:

    A.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与筒壁摩擦导致发热

    B.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

    于是他们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选用的实验器材有:打气筒、测温枪、计时器、气压不足的篮球等,分别在打气筒的上部和下部标注两个测温点,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气筒内壁的热量是通过的方式传递到外壁。
    (2)、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对活塞的力(做/不做)功,这一过程相当于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3)、小明的实验方案是:用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10秒内使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20次,立即用测温枪测出此时两个测温点的温度。待打气筒外壁温度降至室温(25℃)后,放出篮球中的部分气体,使其内部气压与打气前相同,重复上述操作,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时间t/s

    活塞往复次数

    上部温度t/℃

    下部温度t/℃

    1

    10

    20

    30.7

    36.6

    2

    10

    20

    30.2

    36.2

    3

    10

    20

    30.5

    36.3

    小明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初步验证猜想(A/B)是导致打气筒外壁发热的原因。

    小红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分析实验数据,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在实验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压缩空气做功时,同时也要做功,所以无法准确的确定外壁发热的原因。于是他们对实验进行改进,对猜想A再次进行探究,打气筒(与/不与)篮球连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用测温枪测出打气筒外壁的温度,若上部和下部温度(相同/不同),则说明猜想A是正确的。

  • 13、
    (1)、请根据图中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请根据电路图连实物图(电流表选0~0.6A的量程)。

  •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小灯泡正常发光,电表完好,如果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位置互换,则电流表 , 电压表。(选填“烧坏”或“不会烧坏”)

  • 1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选填“甲”或“乙”)所示,若实验环境气压明显低于标准大气压,则测得的水的沸点会100℃(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 16、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内燃机,做功冲程都是将能转化为机械能,但它们也存在很多不同点,如柴油机的点火方式为压燃式,而汽油机的点火方式为
  • 17、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比热容大于B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A升高的温度大于B升高的温度 C、加热相同的时间,A吸收的热量等于B吸收的热量 D、升高相同的温度,A、B吸收的热量相同
  • 18、下列是小聪学习物理后,对生活中一些热现象的叙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北方冬天,温度计里的测温液体用酒精而不用水银,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 B、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得自己的体温是38℃,则小聪的体温一定不高于38℃ C、晾衣服摊开晒,主要是为了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速,从而加快蒸发 D、冬天,戴眼镜的他从室内进入室外,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 19、为实现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东风汽车集团研发了一款新型汽车。与某款汽车同样油耗和使用条件下,发动机工作时,尾气中“汽油味”明显降低,动力更强劲。如图为其发动机某一冲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尾气中“汽油味”降低,是因为汽油在汽缸中燃烧的较完全 B、该冲程为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汽油在汽缸内完全燃烧,发动机效率可达100% D、该发动机减少了碳排放,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
  • 20、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直线行驶,司机在距山崖525m的A点处鸣笛,鸣笛后3s在B点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s1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s2
    (3)、汽车的速度v。
上一页 1654 1655 1656 1657 16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