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首(qiáo)     堵(sāi)     发(bān)        摧枯拉(xiǔ)​ B、裁(zòng)     浩(hàn)     咆(xiào)     然(qiǎo)不惊 C、记(míng)     退(kuì)     息(bǐng)       锐不可(dāng)​ D、(sè)       遗(zhǔ )     语(yì)          眼花乱(liáo)
  • 2、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梦想,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亲人的鼓励与陪伴,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挑战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果断的行动力……同学们,助力你成长的是什么呢?

    自拟题目 , 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3、根据下面所提供的信息,写一则消息发表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要求:结构完整;200字左右;不要遗漏信息;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活动主题

    第一次校园东坡诗词大赛

    时间

    1月12日上午8点开始,12点闭幕。

    地点

    学校学术厅

    选手

    共25名选手参与角逐。

    流程

    ①一鸣惊人(用苏轼诗词1分钟自我介绍)②采用对句、看图猜诗句、飞花令三种形式进行抢答,累积加分。③颁奖。学校书记宣读获奖名单并为获奖者颁奖。

    尾声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乐曲中,选手合影留念,比赛结束。

  • 4、《红星照耀中国》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而立体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将领形象,作者既突出了他们伟大卓越的一面,也刻画了他们作为常人的一面,请围绕这两个方面,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人,参照示例,完成对人物的介绍,60字左右。

    示例:

    毛泽东:他博览群书,高瞻远瞩,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生活简朴,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吃辣的嗜好。

    备选人物:A周恩来             B彭德怀             C朱德             D贺龙

  • 5、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犁尖上的往事

    在故乡,自古崇尚耕读传家之遗风,乡土、老屋、畜口、犁铧、庄稼,是父亲一生的守望,我时常听见父亲念念有词:“好日子,好日子呀。”

    当春暖乍寒,茫茫旷野,刚刚露出鹅黄色,父亲照例起个大早,开始在他的脚屋里,鼓捣起他视为命根子的犁。一张犁,一张透出古铜色的犁,伫立于父亲的面前,父亲眯缝着有点歪斜的眼,端详着他的犁。犁默然无语,弓着身子,以匍匐于大地的姿势,倾听父亲的心跳。父亲用一块油布,不厌其烦地擦拭着犁,犁被擦得锃亮,光芒四射。接着,父亲又拿起斧头,小心翼翼地敲打着犁头、犁耳及犁上的附件,瓷实了、妥帖了,父亲才放心地摆弄、扶着犁梢,像抚摸着心爱的孩子,自言自语地说:“好犁,好家伙呀!”

    转眼谷雨,阳雀子叫得人心痒痒,父亲蹚着湿漉漉的露水,牵着牛,扛着他的犁,下了田,此时云雾在山腰、在村庄的上空缭绕。田野里,紫云英开得疯狂,如云的紫色花漫过了层层叠叠的梯田。父亲让健硕的牛吃了个饱,开始下犁,犁从大田的中间划过,一垄垄冒着白色汽的泥土,翻卷着浪花,“哗哗”的水声、牛的反刍声以及父亲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大田里,犁滑行自如,一圈又一圈,父亲鼻翼翕动,神态安详,似乎看见一浪浪乳白色的稻花扑面而来,父亲褶皱的脸上掠过一抹暖色。

    待霜降了,白茫茫一片,新栽的油菜蔫着的叶子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霜,麦子刚刚拱出地皮,田野归于沉寂。田鼠不见了踪影,一群山雀肆无忌惮地在柿树上啄食红灯笼。太阳暖洋洋的,父亲闲下来了,想起犁,犁在脚屋里显得落寞。父亲挪了挪犁,又用油布反反复复地擦,直擦出逼人的光芒。父亲面露喜色,要给犁上一层桐油,再趁着日头晒,晒出桐油的香味。父亲觉得,桐油是大地的底色,上了桐油的犁,才能犁出熟稔的年份。

    农谚说:“冬天手不闲,春天吃不难。”

    漫长的冬天,“铸犁头”在故乡,在农闲时节,成为一道独特的农事与风景。

    一行人,一律黑乎乎的烟火色,挑着担子,冷不丁就将一大摞行当歇在村边的旷地上,“铸犁头啰!”地道的含山方言,立马引来一群围观的人,就有三三两两的汉子,陆陆续续地拎着或锈蚀、或损坏的犁头、犁耳,哐当一声扔在地上。一群含山佬麻利地摆开了架势,有人迅速地支起炉子,并用耐火泥糊起炉子里的内胆;有人砸起废铁噼里啪啦的声音格外刺耳;有人蹲在地上,耐心地用刮刀修补豁口的模具;有人架起一人高的风箱,准备拉风……很快,炉子里就蹿出通红的火焰,司炉人不时向炉子里添加无烟煤和敲碎的废铁。拉风箱的是两个铁塔似的汉子,呼呼的拉风声不绝于耳,以至于那姿势、那声音,多年后,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也就半小时光景,一炉铁水沸腾着,吐着殷红的火舌,泥瓢中,滚烫的铁水“哧哧”地冒着热气,流入模具中。只半根烟的工夫,模子里的犁头、犁耳逐渐褪色,“哧”一声淬火,一股白烟袅袅腾空。敲去毛刺,新铸的犁头、犁耳散发着烧焦的泥土味,被铁丝贯穿着,“哐当、哐当”地响着,随优哉游哉的汉子们消失在狭窄的巷弄中。

    犁,似乎永远弓着身子,匍匐于大地。

    (选自《经典美文》2021年第4期,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故乡自古便有崇尚耕读传家的遗风,这样写开门见山,易于进入回忆情境。 B、文章描写父亲对犁的态度,实际上代表了农人对农耕工具的态度和对土地的深情。 C、文章中两处描写犁“弓着身子”“匍匐于大地”,虽寥寥几笔,但意味深长。 D、现在的机械化农业不需要使用犁这样的传统农具,对此作者有着深深的遗憾。
    (2)、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文中的农事活动,请完成下面的“助读小卡片”。

    农耕时节

    农事活动

    擦拭、敲打犁

    谷雨时节

    冬天

    新铸犁头


    (3)、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
    (4)、作者对“铸犁头”作了浓墨重彩描述,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 6、无人驾驶“闯入”出租车

    张配豪

    呼叫出租车,结果叫到的是一辆驾驶座没人的车——曾经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这一奇幻场景,将在我们身边发生。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北京上路,你敢坐吗?“无人驾驶”这个已经讲了几年的故事,会如何颠覆我们的出行体验?

    北京尝鲜无人驾驶出租车

    自10月10日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北京全面开放以来,高峰期单日订单量超2600单,单个站点单日订单量高峰600单。记者日前也实地“尝鲜”了一把。

    在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北京市亦庄的一个虚拟站点,记者通过手机下单预约试乘,下单之后20分钟左右,出租车就到达指定位置了。进入到自动驾驶的状态后,在拐弯的时候屏幕上会显示即将右转,乘客可以对车辆下一步的操作有心理预判。同时,在路上遇到的两边车辆、行人、自行车,在这个屏幕上都会呈现。

    记者亲身体验后发现,相比由司机驾驶的出租车,它多了一份“顿挫感”。当出现障碍物时,它不会像人为操控那样平缓,有时候会突然出现紧急刹车的情况。

    百度无人出租车这次开放的站点目前一共有15个,分别位于海淀区、大兴区,以及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且运行时间是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这也就意味着在其他地区,或者上下班时段就无法进行体验。此外,运行车辆比较少,根据网上一些用户的反馈,如果叫车人多的话,往往要等上几十分钟才能够被接单。

    虽说是无人驾驶,但百度无人出租车上还是配备了安全员,副驾位上放置有安全器材。原因在于,如果路面出现堵车、道路施工等情况,车辆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识别,届时要安全员介入操作,来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

    目前接单的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采用的车型均为林肯MKZ,在车的四周和顶部搭载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探测仪器和传感器,它们相当于“眼睛”,能够识别道路上来往的车辆、行人以及路标等。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极端天气(大雨、冰雹等)情况下,百度不提供无人驾驶服务。

    测试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记者了解到,通过无人驾驶出租车一段时间以来的测试,也确实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比如国内的无人驾驶技术还存在技术差距、法律空白以及适用体验性差等。

    近日,东莞一辆正在进行试运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被撞,引发网友热议。

    10月11日13时52分许,在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滨河北路和南门路交叉路口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从行驶记录仪看到,一辆白SUV横向驶出,连撞两台小车。其中,被撞的一辆汽车车身上喷有“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字样。最终,凤岗交警认定,肇事的白色SUV车辆负全部责任,被撞车辆无责任。

    视频显示,事发过程中,涉及无人驾驶的车辆在通行路口时没有刹车减速的迹象。有网友称,该车标着“无人驾驶”,还有安全员,看到有车来撞,而且还是路口,难道就不会自动或人工刹车减速吗?此外,不少网友提出疑问:如果无人驾驶车辆(有安全员)撞车,又该如何判定责任呢?

    对此,有律师表示,无人驾驶技术尚属新技术,目前法律并未有针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相应规定。现在所说的无人驾驶技术,安全员的双手也不能离开方向盘。因此,按照当前法律,该事故责任依然是在安全员身上,若是申请路段测试的车辆,赔偿的责任则由申请方承担。

    离真正商业化还有多远

    抛开技术和法律层面,从车本身到周边的基建、民众的接受度,无人驾驶出租车要真正大规模普及,还面临多少挑战?

    在商业化的进程中,成本是第一道难关。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驾驶出租车想要成功,实现单车盈利是必要前提。“除了安全员,还要承担车上那么多传感器的成本,目前成本在60%左右,所以还没办法盈利。”

    除成本外,政策也是自动驾驶落地的一大难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12座城市和地区发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为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支持。除了路测的支持之外,例如北京市等先行城市还发布了地方政府版的产业扶持政策,自动驾驶产业已经成为一场关于“城市名片”的竞赛。

    (选自《人民周刊》(2020年第21期),有改动)

    (1)、根据文章内容,不能说明百度无人出租车在技术层面不完善的一项是(     )
    A、当出现障碍物时,它不会像人为操控那样平缓,有时候会突然出现紧急刹车的情况。 B、如果路面出现堵车、道路施工等情况,车辆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识别,安全员介入操作,才能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 C、在极端天气(大雨、冰雹等)情况下,百度不提供无人驾驶服务。 D、如果叫车人多的话,往往要等上几十分钟才能够被接单。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度这次所谓的“全面开放”其实多少有点夸大的意味,至少在目前,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产品运营层面,皆处于一个不完善的阶段。 B、传统车与无人出租车(有安全员)碰撞发生交通事故,按照当前法律,安全员应负该事故的全部责任。 C、百度无人出租车的四周和顶部搭载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探测仪器和传感器,它在安全性方面比传统车子高得多。 D、针对无人驾驶国家会很快立法,车本身技术问题也会很快解决,因此无人出租车大规模普及为时不远。
    (3)、怎样才能让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普及,真正商业化?
  • 7、海洋卫星:大国重器经略蔚蓝

    林明森

    ①提到海洋,人们对其最直接的印象恐怕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资源的宝库”“战略的要地”等,由此可见,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中国要做到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唯有大力提高对海洋的认知能力和海洋信息服务能力。

    ②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真正实现如此大面积海洋环境信息的获取,绝非易事。传统上,采用岸基、船基和空基平台上的观测设备来获取海浪、潮汐和海温等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观测费时、费力,效率低、成本高。上世纪70年代末,航天科技的发展为全球海洋观测提供了一种从太空看海洋的高新科技手段。通过在卫星上搭载不同功能的遥感器,来实现对海洋风、浪、流、温等不同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的观测。

    ③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有力推动了海洋卫星的发展。2002年12月,“神舟四号”飞船上搭载的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完成了天基平台的海洋测高、测风和测温的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2011年8月,中国第一颗具有全球海洋动力环境信息观测能力的HY-2A卫星顺利发射入轨,一直在持续获取海洋观测数据。2018年10月,HY-2B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由试验应用向业务服务的转变,并成为全球卫星对地观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在海洋防灾减灾领域,海洋卫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数据源。例如,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搭载的微波散射计,能够捕捉并获取中国周边海域全部台风的信息。同时,海洋卫星还能获取台风期间的海浪信息,这些信息在汛期灾害应急、国家防总会商等公益预报服务以及国家重大应急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海洋卫星的在轨运行,为中国海上活动的海洋灾害预警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⑤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海上风能和波浪能等新能源设施的开发和建设离不开卫星观测数据的支撑。在大洋渔业方面,雷达高度计和微波辐射计能够识别出大洋中的锋面和中尺度涡,可用来探测大洋渔场的可能区域;同时,卫星的观测还可为大洋捕捞提供渔场气象保障。

    ⑥在海洋科研方面,海洋卫星提供的全球大面积、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在大、中尺度宏观估算和趋势分析中具有极大优势。例如,通过雷达高度计长期观测的海面高度信息,可以确定目前全球海平面的变化速率为每年3毫米。同时,海洋科研还需要卫星能够提供亚中尺度和更微小尺度的观测,这是后续海洋卫星的发展方向。

    ⑦海洋卫星在为多个领域提供服务的同时,不断在卫星观测的精度、空间分辨率和时效性等方面上继续提升能力。大力发展高轨光学、微波和激光雷达海洋遥感卫星,提升低轨卫星观测能力。卫星数据产品做到高时效、高精度、种类多、信息全,具备全球数据分发服务能力,满足应用领域对全球海洋环境信息的业务需求。

    ⑧经历了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中国的海洋卫星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好用”,攻克了卫星信息处理的难题,发展了一系列海洋遥感应用新技术,推进了中国海洋卫星的发展。目前,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综合观测能力已经达到甚至部分指标领先国际同类卫星水平。在海洋卫星观测领域,中国的短板是遥感机理研究基础薄弱、新体制遥感载荷少、数据处理的精细化程度不足,需努力提高卫星天地一体化的综合效能。

    ⑨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人类与海洋的和谐相处,都离不开对海洋的系统了解和认知。在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进程中,海洋信息的服务保障能力应紧紧围绕应用需求,提质增效,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持续生产出高质量的卫星数据产品,服务于认知海洋的实践。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6.29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本文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
    A、传统观测设备的缺陷 B、海洋卫星的发展 C、海洋卫星的作用 D、海洋卫星的操作方式
    (2)、下列的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中国海洋卫星实现由试验应用向业务服务的转变得力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 B、海洋卫星能捕获中国周边海域全部台风的信息,为海洋灾害预警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C、海洋卫星雷达高度计通过收集海浪信息和海洋高度信息,测出海平面每年的微小变化。 D、海洋卫星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时效性更强,精度更高,种类更多,信息提供更全面。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连续运用四个比喻,把海洋比喻为“摇篮”“故乡”“宝库“要地”,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 B、文章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海洋卫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比如第③段就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本文运用逻辑顺序,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从航天、防灾减灾、资源开发以及科研等多个领域介绍了海洋卫星的发展和作用。 D、从文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海洋卫星技术系统日臻完善,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综合观测能力已经完全超越国际同类卫星水平,所以,在海洋卫星观测领域,中国已无短板。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3) ,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5)“诗魔”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描写了莺燕报春的勃勃生机。

  •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各题。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尾句“直”与“愿”字呼应,语气强烈,歌颂了戍边将士忠心报国的英勇精神。 D、本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2)、“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抱”字用得十分形象,请简要赏析。
  •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 , 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 ,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摘编自《古文观止新注》,有删改)

    [注]①召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1)、下列对文中加占词语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少时常与鲍叔牙:交往 B、管仲用,任政于齐:已经 C、公子纠败,召忽死:代指公子纠 D、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耻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B、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C、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D、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因为家贫,常占鲍叔牙的便宜,然而鲍叔牙却对此没有任何怨言。 B、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会盟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是重用管仲之故。 C、管仲多次参战多次逃跑,鲍叔牙知他不是因为胆小而是需要奉养母亲。 D、天下的百姓都纷纷称赞管仲有才能,更多的人认为鲍叔牙有识人之能。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因,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11、给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8个字。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 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妄图       娴熟       摧枯拉朽       颇有建树 B、拔款       泄气       杳无消息       任劳任怨 C、镌刻       劳碌       宛如天成       震聋发聩 D、彰显       杀戳       鞠躬尽瘁       深恶痛疾
  • 1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刻juān             语yì             抵lài            息敛声bǐng B、wěi             发bān             空líng       精竭虑dān C、改cuàn             要sài             形dùn             惨绝人huán D、然qiāo             轻yíng       记míng       首而望qiáo
  • 14、题目一: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而我遇见了你,生活从此变得更加美好。”遇见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一片风景……都会让我们的初中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请以“真好,我在年少遇见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校名、班级或师生姓名。

  • 15、微作文。

    成长中,有些人如一阵清风散去,未曾留下痕迹;而有些人却如散落的珍珠,留在记忆深处,挥之不去。回忆一位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采用人物细节描写再现记忆中的画面,让人物散发记忆的芬芳。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人物细节描写,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00字左右)

  • 16、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昆虫记》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称食粪虫为“清道夫”。 B、在作者笔下,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用了拟人的修辞,读起来情趣盎然。 C、作者详写了自己坚持弄明白象态橡栗象的产卵方式及过程,是为了告诉读者探索的过程常常是曲折而且困难重重的,但是坚持下去终将探明真相的道理。 D、《昆虫记》十大卷,语言幽默风趣,其中的《蝉》和《猫》,让我们印象深刻。
    (2)、[甲]

    它是一种不会织网的蜘蛛:只是等着猎物跑近它才去捉……这种蜘蛛不会用网猎取食物,它的捕食方法是:埋伏在花的后面等猎物经过,然后上去在它颈部轻轻一刺。你别小看这轻轻地一刺,这能致它的猎物于死地。

    ①文段[甲]中的蜘蛛名叫 , 它得名的原因是

    ②《昆虫记》的作者有哪些精神和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17、父爱昼夜无眠

    尤天成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儿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四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说不定到哪儿玩小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儿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了,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惟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的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在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住处较远,他们用专车来接我。饭毕,他们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具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的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起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而丢你的脸,哪料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并抱愧于父亲的。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于写作,竟从未留意过父亲的房间里有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了。最后,父亲郑重地说:“我想帮你早点把放债还上。”

    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了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了儿女哟……

    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不放心地追了进来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了眼睛。

    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⑪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画横线句子说“父亲不肯,说他没病”,联系全文看,父亲再三不肯去看病的原因有:一是怕花钱;二是怕影响工作而不能为儿子多出力。 B、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 C、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 D、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
    (2)、赏析文章中面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

    (1)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

    (2)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

    (3)、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
  • 1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全国老龄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的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万,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900万,这对我国的养老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实,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关系到我国上亿老年人安享晚年。

    ②鉴于此,全国政协委员王欣建议,采取鼓励措施以及传统敬老养老文化宣传,让家庭成员主动承担养老服务责任,构筑起养老服务的第一道防线。

    ③政协委员和专家们还一致认为,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应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健全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

    ④除此之外,有专家表示,政府要在保证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管理好养老服务市场,纠正目前存在“公办盲目走向高端、民办反而满足低端”的现状。养老服务保障具有多层次、差异化的基本特点。因此,针对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还应提供不同的、具有特色的养老服务。

    (摘编自2019年1月1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老龄化逐渐深入,老人比例不断增大。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中国大部分老人都需要自己照顾自己,生活中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各种困难。

    (摘自搜狐网《中国老人生活现状报告2018),2018年11月14日)

    材料三:

    ①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正不断加深。截至去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6.7%。目前,老年人口数量还在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人口寿命,老年人口的绝对规模明显扩大;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使少儿人口规模减少,让中国老龄化速度不断提升。

    ③“如今我真正感受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易。”在北京工作的吴迅是“80后”,也是家里的独生子,1个月前,他的母亲生病住院,一下子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节奏。他白天上班,下班之后赶紧过去照顾母亲。

    ④长期以来,居家养老是中国人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外出打工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日益凸显,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和独居老人总量大,家庭养老支持功能明显弱化。为此,中国正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模式,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机构养老提职增效,加强农村养老服务。

    ⑤专家表示,政府应对养老服务业给予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家庭对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照料与精神陪伴、市场主体和以养老服务机构为代表的非营利性组织点主动嵌入社区。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市场作用,推动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发挥它们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⑥此外,随着未来老年人口教育水平的提升,养老方式与养老渠道的创新也应提上日程。

    (摘编自2018年11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对我国养老问题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迅速,足以说明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这也对我国的养老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B、吴迅的母亲生病住院,他白天上班,下班之后赶到医院照顾母亲。这足以说明居家养老在当前养老方式中的重要性。 C、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老人在生活中都会出现诸多的困难,虽然困难比率乡村整体高于城市,但养老问题都非常突出。 D、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一方面是少儿人口规模减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三虽然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出了我国还需要在养老方式、养老服务、养老渠道方面具备一定的创新性。 B、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目前,老年人口数量还在增长,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正不断加深。 C、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社会问题,寻求办法解决养老问题,可以有效改善老龄化社会现状。 D、养老服务保障具有多层次、差异化的基本特点,因此须纠正目前存在“公办盲目走向高端、民办反而满足低端”的现状。
    (3)、怎样才能有效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19、喝茶对心脏不好

    阮光锋

    ①我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已有千年的历史。很多人都很喜欢喝茶。不过,最近网络上有消息说:喝茶对心脏不好,甚至会导致心脏病。这是真的吗?

    ②其实,喝茶并不会对心脏不好,甚至还可能有益——这要从茶叶中的特殊成分说起。茶叶通常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抗氧化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等,这些物质赋予茶诱人的香味。除此之外,茶叶中还含有很多咖啡因。在泡茶的过程中,这些物质会有一部分溶解到茶水里。所以,茶其实是一种含有多种植物抗氧化物质和咖啡因的饮品。

    ③《美国心脏学会杂志》一项研究耗时6年,分析了8万多名中国人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与喝茶的关系。结果显示,长期坚持饮茶的人HDL-C水平下降得更慢,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8%,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④我国《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与共识》对茶叶与健康相关研究汇总分析后认为,饮茶可以降低糖尿病、脑卒中、心血管健康。

    ⑤然而,由于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一些人喝茶太多会导致心悸等不适感,因此有人担心喝茶对心脏不好。其实,这是正常现象,民间称之为“茶醉”。只要适量饮用,并不会有问题。

    ⑥与咖啡相比,茶叶中的咖啡因要小得多。一杯茶中的咖啡因含量通常仅为40至80毫克,不到一杯同等咖啡的一半。所以,一些比较淡的茶,比如白茶、绿茶,每天饮用3至4杯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一些比较浓的茶,比如黑茶,咖啡因含量会多一些,但饮用2杯也不会有问题。当然,如果您喝完茶后真的心脏、头部特别不适,那就尽量不喝或少喝。

    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患病人数已达2.9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处在首位;并且,患病率和死亡率还处于上升阶段。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也许是每天喝点茶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身体有益。

    ⑧值得关注的是,很多人喝茶的方式可能不对,如何喝茶才有益健康呢?

    ⑨一是不要过量饮茶或饮茶过浓。大量喝茶,对健康没有好处——建议每天喝茶不要超过4杯。二是每天喝茶最好安排在下午,不宜太晚,以免影响睡眠。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应尽量远离含糖的茶饮品。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含糖茶饮料也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所以,不能以茶料代替饮茶,更不要为了保护心血管健康而刻意饮用茶饮料。

    (选自《经济日报》2019.5.18,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科学适量地饮茶有益健康”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茶是一种含有多种植物抗氧化物质和咖啡因的饮品,长期饮茶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B、研究表明,饮茶可能对心脏有好处,可以降低脑卒中、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 C、一般情况下,每天饮用3至4杯白茶或绿茶,或饮用2杯黑茶对身体没有害处。 D、喝茶时间应安排在晚上,这样可以改善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不会影响的睡眠。
    (2)、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从网上关于饮茶的消息写起,既引出了说明的对象,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茶叶中咖啡因比较中少。 C、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也许”,表明喝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是作者自己的主观猜测。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逻辑顺序介绍了喝茶对身体的好处以及如何科学适量地喝茶。
    (3)、下列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茶多酚、儿茶素属于黄酮类抗氧化物质,这些物质会散发出香味,也能溶解到水中。 B、长期饮茶的人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得更慢,降低了患心管疾病的风险。 C、喝茶太多导致出现心悸、头部不适等症状的人,以后最好不要饮茶,否则对身体不好。 D、含糖茶饮料有没有心血管保护的作用还有待证明,所以不能以茶饮料代替饮茶。
  • 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牧人驱犊返,。(王绩《野望》)

    ,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⑤阅读“”,可以想象到木兰奔赴战场的雄姿。(《木兰诗》)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