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小嘉对名著的评价,你认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B、《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小说闪耀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 D、《儒林外史》以范进为中心人物贯穿全书,连缀众多故事,对所有读书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
2、阅读《一个追风的安孩》,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追风的女孩
①十三岁那年,我认识了初中同学荔枝。
②被唤作“荔枝”,缘于她名字的谐音。然而荔枝的身形却不似荔枝那般丰腴一如果非要用一种水果来形容她,她更像一根细高的甘蔗,荔枝给我的印象第一眼是瘦,第二眼是秀气。她有着细长而微挑的眉、上吊的凤眼,可她的鼻子圆而小巧,冲淡了她眉眼的凌厉,添了几分可爱。她的嘴巴也是小小的,抿唇时会勾出一道甜美的孤线。
③纤秀的荔枝却有着与外形不相匹配的独立、坚韧。
④荔枝的家庭不富裕,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挤下了老老少少五口人:她和父母、弟弟以及姥姥。尤记得第一次带地去我家玩时,她对我拥有自己的房间、父亲有一墙的书,这些在我有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大加赞叹。
⑤中考结束,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没有作业和压力的暑假。那个假期,我第一次走进了她的家:一间饭厅兼客厅,一间小小的卫浴,母亲和弟弟睡主卧,她和姥姥在客卧睡上下铺,父亲总是睡在单位,每间屋子都显得老旧而斑驳,把我领进逼仄的家,地却没有丝毫的尴尬与不安,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一边给全家做晚餐。那时年仅十五岁的她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张罗出一大桌子菜,牵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在她家吃完饭,她不让我帮忙,独自一人又是洗碗又是拖地,俨然一副大人的样子。
⑥此后,我觉得她不那么像甘蔗了,倒像是一株顽强的野草,在有限的空间里蓬勃生长,铺洒出一片绿意。
⑦进入高中后,荔枝的母亲因为弟弟的叛逆对她不怎么上心,她也跟我抱怨过母亲的偏心,但高中的紧张和忙碌冲淡了所有的小情绪。记得上高三时的一个中午,她将母亲那辆单车骑了出来,带我去离校园蛮远的小吃街解馋,花的钱是她赚的稿费,又去湖边兜风。彼时正值仲春,阳光温煦,带着几分凉意的清风迎面而来,吹起我们的发丝。荔枝在风中畅快地高歌,又说到将来可能要经历的坎坷,描述她向往的未来,谈她的梦想——她想做一名战地记者,或是一名维和军人……那一天,我们约定高考完还要来到这里,迎着风飞驰。
⑧后来我们都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她被北京的一所院校录取,我则将去成都。我们不能像从前那样每天见面了。我们没有浪费高考后的那个暑假,不仅兜了风,还一起去川西,欣赏了壮美的自然风光,提前探访我的大学。
⑨记得那天,我们在甘孜州理塘县,天很蓝,厚重的云层在雪山的衬托下显得很低,仿佛触手可及。我们在一处石滩上拍照,背景是雪山——神圣而庄严的雪山。她侧过脸的那一刹那,阳光为她白皙的脸庞镀上了一层金边,她的头发在风中恣意飞扬。我立即按下快门,为她拍下了这趟旅程中我们认为最完美的照片。
⑩返程时,她认真地说,虽然在追梦的路上迈进了一步,但前路漫漫,她要用自己的力量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也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看着那双神采奕的眼睛,我仿佛又回到了十三岁第一次见面时,她坐在我前桌,回头笑着说“你好”,又想起上高三时的那个中午,她骑单车载着我在湖边兜风,在风中聊未来,聊梦想。
⑪如今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在夜深人静时,我常常会想起荔技,想起那个道风的女孩。
(1)、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的,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时间
十三岁那年
中考结束
②
高考后的暑假
事件
①
我来到荔枝家荔枝招待我。
荔枝骑车带我吃小吃,去兜风。
③
(2)、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荔枝为什么像“野草”? -
3、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卑以自牧
孙宽
①《周易》中有一句话:“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意思是说,谦而又谦的君子,总是以谦卑的态度来修养自己的德行。以此来启示世人: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
②“卑”,甲骨文字形像手执酒器为尊者酌酒,本义为(身份与地位)低下。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卑,贱也”。“卑”作为谦词。常被人们用来表示一个人的谦卑、内敛、自守、养性。
③谦卑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满招损,谦受益”,《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明代方孝孺的“虚己者进德之基”⋯⋯诸多箴言警语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这些至理名言无不提醒人们,对骄傲自满要保持警惕,应以谦恭卑下为本。明代学者张畏岩,学识渊博,声名远扬,参加科考却名落孙山。他抱怨试官不识人才,一位路人说,你如此心性浮躁,傲慢自恃,怎么可能考取呢?张畏岩恍然大悟,从此谦卑自持,不再心高气傲,踏实努力。三年后,果然金榜题名。
④谦卑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谦卑的人往往含蓄内敛、低调谨慎,有着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品格。唐代名将娄师德任兵部尚书时,在山西并州巡视,发现自己吃的是精细的白米,而下属吃的却是粗糙的黑米,于是娄师德放弃吃白米,和随行的官员一起吃糙米。娄师德平等待人的背后,体现的是他谦卑为怀的好品德和好作风。
⑤谦卑的人能做到有成就而不骄傲。对于平时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严格要求自己分不开。孔子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把别人能够指出自己的过错看作是一件大幸事。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多次劝谏唐太宗,唐太宗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国之君就自以为是,能够接受魏征劝谏,时时约束自己,开创了“贞观之冶”,被后人传颂。
⑥“卑以自牧”中的“自牧”,告诉我们更要把提高自己的谦卑的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待人接物学会虚心,为人处世懂得谦退。能做到空杯纳新,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学在平时、做在平日,平易近人,虚心以待,永远保持谦卑,保持进步。
⑦我们要学会谦卑,只有把谦卑作为真正的修养,以“谦”来约束自己,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沉下心学习,低下头倾听,俯下身实干。甘做沉甸甸的“低头麦穗”,才能有进取的空间,才能锤炼新本领、展现新作为。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1)、下面对选文的中心论点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 B、谦卑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谦卑的人能做到有成就而不骄傲。 D、谦卑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2)、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阅读选文第②~⑥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分析。首先,;接着,阐述谦卑有礼是传统美德,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阐述 , 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严格要求自己,有成就而不骄傲,还要。
(4)、下面哪则材料更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说明理由。①季羡林在书房里一直用着一张睡了几十年的旧床,床上还铺着粗布草垫。
②季羡林认为自己被称为“国学大师”不够格,甚至连“国学小师”都谈不上。
-
4、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洌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选自袁枚《游黄山记》,有删改)
【注释】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桥。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良多趣味
(2)虽乘奔御风
(3)属引凄异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引凄异/引五六壮佼者来 B、不敢出一言以复/乃复作襁褓儿耶 C、往来而不绝/路绝矣 D、虽有至道/是夕,至文殊院宿焉(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两文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
5、请仿照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青春是一本书,她启迪了我们激荡的智慧; , ;青春是一首诗,她浸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灵。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让我们获得各种美好的__________。读山川风物之文,我们仿佛看见广袤大地上tǎn dàngrú dǐ( )的原野, 处处zhāng xiǎn( ) 着自然的力量; 读技艺__________之章, 精巧细节令人 yǎn huā liáo luàn ( ),____________匠人的鬼斧神工⋯⋯读《故乡》,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皎洁的月光下,眼前浮现出闰土手捏钢叉刺渣的绝妙画卷……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1) tǎn dàng rú dǐ (2) zhāng xiǎn (3) yǎn huā liáo luàn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体察 临摹 惊讶 B、体察 描摹 惊叹 C、体会 描摹 惊叹 D、体会 临摹 惊讶(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故乡》,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皎洁的月光下,眼前浮现出闰土手捏钢叉刺猪的绝妙画卷。 B、读《故乡》,我们仿佛置身于皎洁的月光下,眼前浮现出闰土手捏钢叉刺渣的绝妙画卷。 C、读《故乡》,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眼前浮现出闰土手捏钢叉刺猎的绝妙画卷于皎洁的月光下。 D、读《故乡》,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置身于皎洁的月光下,眼前出现出闰土手捏钢叉刺猪的绝妙画卷。 -
7、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主要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请结合诗句说明。
-
8、默写古诗文。
(1)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2)《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 。
(3)商女不知亡国恨,。(《泊秦淮》)
(4)《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 , ”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水中的鱼儿争先恐后地跳出水面的情景。
(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 , ”两个方面论证了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登幽州台歌》)
(7)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是: , 。
-
9、街巷,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准备开展“走街串巷访成都”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用六字短语补全空缺处。
①② ③④
(2)、阅读下面短文,补全文段空缺处,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锦江区有一条不得不提的老街,那就是李劼人笔下的“成都首街”东大街。?请看一组珍贵的老照片:红砂石板街面,黑底金字招牌; , 顾客摩肩接踵……可见,东大街旧时便是成都的商业中心。东大街也是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发源地,上世纪末更被正式规划为“金融一条街”。如今,这条街道汇聚了众多金融机构,是资金流动的重要枢纽。除此之外,。东大街周边有大慈寺、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馆等历史遗迹和文化场所。茶馆里,人们一边品茗,一边听评书、相声;戏院里,锣鼓喧天,演员们粉墨登场……④ , 使东大街成为当之无愧的“成都首街”。
(3)、同学们创作了一首名为“跳格子·逛成都”的歌谣。请在第(1)题中选择两条街道(下面材料出现的除外),仿照示例,在空缺处写出恰当的句子。梨花街,白茫茫,春天打翻雪花糖
青龙街,龙尾晃,花灯映照锦江浪
①
②
……
成都的大街小巷哟,咱们慢慢儿逛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耳朵里的风暴
绿窗
①沉,是个有意思的词。大瓷缸腌酸菜垒到冒尖,压上大青石,一夜沉下去了。耳道是拐弯的深井,尽头一旦裂缝,声音就一点点沉了。
②我自小听力弱,父亲说罪魁祸首是链霉素。我患了肺结核,只有链霉素能克,不然我十二岁就与世长辞了。我喜爱的作家契诃夫就死于肺结核,“樱桃花开了,但花园里还有点冷,是春天早晨的寒意。”死前一年,他还在写剧本《樱桃园》。我闻到一声声咳里,樱桃枝颤颤甩出那股子不甘的寒意。
③都以为肺结核无治,我不怕,我爸是医生。有个头疼脑热食欲不振,拿过手来撸一撸,三棱针快刺穴位,一针一挤血珠,撑开十指如梅花,一会儿工夫来神了。那日父亲镇上回来,给我买一条长围巾,火焰红,全村唯一,我围上照镜子,艳,辛弃疾“点火樱桃”是也。
④初冬全校去深山捡柴,偌大的校园就我一个慢慢踱步。忽听办公室隐隐有二胡声。我那时耳朵实在好,那些丝微的颤音、轻巧的揉弦,都拐弯抹角一个音符不落地传向了我。是《二泉映月》,一个盲人遗世独立的倾诉。那是耳朵里的远近泉声,耳朵里的月光风暴。
⑤我觉得今后再难感受到这么细腻的乐音了。我的病发作厉害,主打链霉素。父亲知道需要打很长时间,两个臀位针眼密而有序,深浅合宜。但天天挨扎,书包一走一贴屁股,还是会疼。
⑥三个月后透视,我是健康的女生了。同时链霉素对我耳蜗神经的损害也出现了,我被冠以“耳沉”之名。幸好耳沉似乎不那么严重,春天的鸟鸣,夏日蝗虫振翅的微响,初秋向晚的蛩声,冬雪压枝咯咯的动摇,我仍听得真。我便忘了,天长日久的磨损不可修补。
⑦然而,多年的侵伤,终于在后来累积成了风暴。听力呈现断崖式下降,无药可打捞声音。契诃夫沉寂了,他的文字仍在聆听世界,和小小的我的沮丧。多少美妙的声音集体打包出门,不再重返。
⑧耳朵蔫了,人也蔫了。我本是多么生机勃勃的人哪。索性不出去,散漫书圈里,书里有全部的宇宙。噪音听得多束缚也多,听得少就不分心,也是另一种自由。
⑨住乡下,自然的音响异常丰富。夜晚,猫头鹰叫虫子叫,还有莫名的嘁嘁喳喳异响。我听不清就觉得“万籁萧萧”。母亲忽地睁开眼,“下雨了。”我支棱耳朵,只闻到了雨气扑上菜地、窗棂,郁郁地裹挟了我。是听力弱而致嗅觉灵敏吗?
⑩生命其实惯能左冲右突。西汉杨恽被罢免后,击缶而歌“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快意,其实简单。残存的听力犹如契诃夫被砍伐的《樱桃园》,我不能静等它荒芜。要好好听一场京剧去。买最好的座位,一个人端端正正看戏。
⑪新年音乐会,维也纳来的乐团,乐声波光潋滟,从四面八方扫荡了耳道。少不了要说贝多芬:耳全聋了,月光还亮,春天葱绿,《命运交响曲》长鸣在人类命运的崎岖路上。
⑫我在囤积自然的声音。蜂蝶扰扰攘攘,樱桃树又蹿新枝;要去壶口瀑布让天上来的咆哮震上几个时辰,去巫山十二峰浪他几番朝朝幕暮云雨的吟唱。即便有一天失去最后的鸟鸣,我的忧伤也透着光亮。
(选自《散文》,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忧伤也透着光亮”?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2)、文章画线处三次提及契诃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本文语言通俗而典雅,句式参差而有序。试各举一例,加以赏析。(4)、《耳朵里的风暴》这一题目包含着怎样的意味?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
11、读书分享会上,老师将名著《简·爱》《骆驼祥子》列为一组。请你从主题角度,为这组名著提炼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
12、下面这幅图体现了唐僧取经团队的磨合过程。请结合你对《西游记》的阅读,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两项,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A.大战狮驼岭 B.真假美猴王 C.三打白骨精
(1)(2)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平墓颐滩记
安磬
蜀之滩以千计,健为①之墓颐最险。滩在健为西十里,石牙中横,江水走其上,冲撞喷薄,声闻十数里外。舟人上下咸睁目屏气,以幸无事。人死是滩者,岁以千数也。
昔李冰守蜀,凿豚崖以避沫水之害。豚崖在嘉州,健为,嘉属邑也,相去不远,不应舍之不治。然冰之治水也,多沉犀以弹压湍急。健为故有沉犀驿,岂冰尝治之而无成欤?抑江流变迁,当时水由他道而无是险欤?不可知也。
张公思齐以宪佥行县② , 邑人赴诉,万口一辞。时适有几生可与事,公进诸生而语之:“吾受天子命,官以水利为名,岂一一利之?去害乃以为利也。计度安出?”诸生曰:“浚其西岸,水折而西,滩其可夷。”公曰:“然。吾意如是,验其同耳。”乃卜乃虔,万夫齐奋,身自为督。时天大寒,雪雨交集,公撤去麾盖,劳来巡行,率至夜乃息。凡在役者,益感于公意,并力趋事,两月告成。由是滩险遂虚,而夜亦可航矣。
邑令率诸生谐磐曰:“代来之险,平之一日,积岁累年,无一舟覆。公功大矣 , 记其可无?”磐与闻始议,用纪成事,曷其敢辞。公去蜀之十年,始得次而书之。
[注释]①健为:即犍为县。②宪佥:官职名。行县:官员巡视所主管的县份。
(节选自《全蜀艺文志》,有删改)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幸无事 幸:期望 B、相去不远 去:距离 C、一一利之 利:顺利 D、身自为督 身:亲自(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浚其西岸,水折而西,滩其可夷。
(2)凡在役者,益感于公意,并力趋事,两月告成。
(3)、文章是如何表现“公功大矣”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堂五首(其三)
苏轼
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1)、本诗扣住“雨”,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诗歌末句“似闻”二字有何妙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 -
15、下面这两句话,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
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顾颉刚《怀疑与学问》)
猜疑之心犹如蝙蝠,总在黄昏起飞。它蒙蔽心灵、离间朋友、扰乱事务……
(培根《谈猜疑》)
“疑”是情感的漏斗还是真理的筛子?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以“疑”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事件,可以抒发感受,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1)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话说中国神话
①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惊艳亮相,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风靡全球。这些取材自中国神话的作品,吸引了世人目光。
②中国神话起源于远古时代 , 然而它并非凭空产生。原始社会,人们对常见自然现象感到好奇却又无法理解,于是创造出“神话”,如解释人类诞生的创世神话、解释自然力的自然神话等。
③中国神话没有系统记录,而是零散地存在于不同古籍中。其中,《山海经》被普遍看作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宝库。书中保存了大量闻名于后世的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故事所蕴含的征服自然、勇敢执着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另一部古籍《淮南子》也以神话资料丰富著称。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均见于该书。这些神话,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意义。
④诞生于华夏文明蒙昧时期的中国神话,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山海经》记载了许多半人半兽或各种动物混合的形象,如人头龙身的雷神、豹尾虎齿的西王母等。这些形象让我们看到先民任意驰骋的想象力。对大自然的困惑,先民也以奇幻的故事做出了解释。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原因,被解释为因共工怒撞不周山,从而使天往西北方向倾斜……这些颇富想象力的解释,诞生了无数美丽的神话。
(摘自《中国古代神话综述》,有删改)
乙
中国神话,何以“神话”
①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惊艳亮相,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风靡全球。中国神适起源于远古时代 , 然而,当下,它竟屡创“神话”。
②神话传说活跃于当代生活,吸引了世人目光:古老的中国神话究竟为何能与现代社会产生如此紧密的共鸣呢?
③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是一坛老酒,如何酿出新味道,考验着创作者们。动画电影《姜子牙》在传统封神故事基础上,探讨了个人命运与责任主题,引发观众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哪吒之魔童闹海》巧妙融合亲情、友情、正义、梦想等当代人共同面临的现实话题,强化“反抗与成长”的时代表达,引起观众情感共鸣。这是否可以启示我们,只有与当下生活、社会议题发生关联,古老神话才可能化身“不老神话”?
④神话中的一些想象性内容,如千姿百态的神魔形象、斗转星移的自然奇观和上天入地的神仙法术,静态的文本描写难免有其缺憾,影视、动漫、游戏的科技加持则弥补了这一短板。高精度动作捕捉、空间计算、全景光线追踪等先进技术,使“西游世界”仿佛真实可感;“动态水墨渲染引擎”融入3D动画,让“蛟龙入海”传说既有古典意境,又充满未来感……或许正因如此,古老神话才得以“重生”。
(摘自《成都日报》,有删改)
(1)、中国神话凭借什么“吸引世人目光”?请联系两文,分条概括。(2)、甲、乙两文画线句都谈及“中国神话起源于远古时代”这一事实,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说明。(3)、下面这句话作为结尾段,更适合放入甲乙两文中的哪一篇?请作出判断并根据文章简要分析。中国神话如奔涌千载的江河,在传统与未来的交汇处激荡出璀璨的浪花。
-
1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 , 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②山光悦鸟性,。(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 , 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2)请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杜牧的《泊秦淮》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答:
-
18、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故。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委而去之 委:放弃 B、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C、战则请从 从:跟随 D、遂逐齐师 逐:放逐(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 言和而色夷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徒以有先生也 C、乃入见 乃重修岳阳楼 D、公与之乘 虽我之死(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A、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诚心处理。 B、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了解真实情况。 C、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一视察,也一定了解真实情况。 D、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一视察,也一定根据诚心处理。(4)、甲文论述战争成败的关键,与乙文相符的一项是( )A、天气时令是作战取胜的前提。 B、民心向背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C、粮草装备是战争胜利的保障。 D、地形优劣会影响战争的成败。 -
19、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旅局策划了一系列涵盖蜀锦制作、戏剧脸谱绘制等,以此弘扬非遗文化。 B、青铜神树果实累累的造型,象征生命繁衍,寄托着蜀人对繁荣昌盛的祈愿。 C、此次参观,珍贵文物配上专家的生动讲解,极大增长了大家的知识和眼界。 D、想要体验地道的成都茶文化,品茶时最好选择以盖碗茶具搭配三花茶为宜。
-
20、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春晚舞台上,鲜为人知的大凉山妞妞合唱团带来的原创歌曲《玉盘》备受好评。作品清新的曲风与孩子们质朴的气质相得益彰。孩子们的演唱惟妙惟肖 , 歌声宛如天籁。歌词更以儿童口吻对月亮、宇宙进行追问,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A、鲜为人知 B、相得益彰 C、惟妙惟肖 D、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