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B、他辛辛苦苦把福聚德拾辍得名噪京师,就落了这名声,就太冤枉人了。 C、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责任缆在身上。 D、那时对人情事故还不懂,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里的。
-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污秽(huì) 蠕动(rú) 殚精竭虑(dān) B、哺育(bǔ) 贮蓄(zhù) 强词夺理(qiǎng) C、绰号(chuò) 挑衅(xìn) 拈轻怕重(niān) D、遒劲(jìng) 盘桓(gèn) 戛然而止(jiá)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气量狭小,性情急躁)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注意】(1)题目自拟;(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封家书
[日本]鸠啾
①三郎亲启,见字如面。
②今晚下了很大的雨,我和祢生子共一把伞回来,到家半边身子都湿了。不过我们一到家就洗了澡换了干衣服,小四郎为我生了火炉,你不用担心我会着凉感冒。
③小四郎到底是你的孩子,细心这方面和你如出一辙,微微皱着眉说话的样子俨然是个小三郎。他将三岁的妹妹照顾得很好,让我这个当妈妈的着实惭愧。
④给你写信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只是这样大的雨许久没见,让我想起小四郎还没出生的时候,家门口没铺路,一下雨就成了一片水塘。嗯,说水塘也许不合适,毕竟水最深的地方也才将将没过脚背,但你总担心我滑跌了,坚持进进出出都要背着我。
⑤你的后背真的很温暖很安稳呀,总是还没到家我就先睡着了。
⑥不过我记得,唯独有一次你脚步踉跄了一下。
⑦说起来这还是我惹出的祸,好像是因为我和你说了什么话。
⑧哦,我说,三郎要当爸爸了。
⑨三郎的反应真可爱呀,脚下的步子明显乱了,但还是将我稳稳背在背上。小心翼翼地询问我,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先是跟个孩子似的傻笑,又担心我生孩子太辛苦,郑重其事地向我承诺一定会好好照顾我。
⑩虽然我的鼻子不如三郎那样灵,但我好像闻到了洋溢在湿润空气中的幸福的味道呢。我还记得家门口的路灯常常停电,自打我迷路过一次你便天天接我下班。为此,我还自我怀疑过好一段时间,你总安慰我说家门口的小路确实绕,你也是循着气味走才不会迷路。
⑪可是呀,三郎,后来我发现,回家的路很好记,并不太绕。
⑫都是我那时太依赖你了,才会任由你拉着,愣是将十分钟的路程走了小半个时辰也没发觉。
⑬又或许你料定了我发觉也不会说,毕竟我最喜欢和你十指相扣,在淌着月光的小路上慢慢地走。微凉的月光中看不太清彼此但能听见最熟悉的声音,就这样慢慢聊着白天的事说说笑笑。抑或是静默无言,慢悠悠地晃着仿佛能就这样走到白头,然后在黑暗中突发奇想凑到你的耳边哈着热气说,我真的好喜欢三郎呀。
⑭可惜月光太暗,不然一定能看到三郎红得发烫的耳垂。
⑮当然,想捉弄你是一方面,这句话说得也是真情实意毫不掺假。
⑯现在外面都已筑上了水泥,新路灯很敞亮,我一个人走回家也不会迷路,所以你大可以放心。更何况有祢生子陪着我,我也不会觉得孤独。
⑰只是常常想起你,想起曾经那东京里的繁华生活。
⑱今晚没有月亮,风也不及你温柔。
写于大阪,1992年11月16日晚。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于1992年的大阪,此时的日本正处于因此前其宏观经济政策在日元升值过程中的重大失误而导致的泡沫经济破裂时期,经济萧条。东京的繁华被蒙上了一层灰。 B、作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鼻子不如三郎那样灵,但我好像闻到了洋溢在湿润空气中的幸福的味道”,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内在细节刻画人物外在特征。 C、文中从未强调“思念”一词,但却可以从行文的细微之处体会到这浓郁的情愫。 D、这封家书很简短,但情感丰富,深刻表达了一位妻子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之情。(2)、赏析文中以下句子。(1)虽然我的鼻子不如三郎那样灵,但我好像闻到了洋溢在湿润空气中的幸福的味道呢。我还记得家门口的路灯常常停电,自打我迷路过一次你便天天接我下班。
(2)只是常常想起你,想起曾经那东京里的繁华生活。
(3)、结尾含义深刻,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题许道宁①画
[宋]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释】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减)
(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吴起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吴起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吴起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②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于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③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④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④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作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
8、根据下面文段内容,推出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
甘肃境内大地湾彩陶的发现解决了中国彩陶艺术的起源地问题。20世纪初,为了探索华夏文明的源头,学术界从考古、文献两个角度做出尝试和努力。1923年,为了寻找彩陶的起源,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到甘肃,随着甘肃马家窑彩陶的不断出土,安特生认为,甘肃彩陶受西欧、西亚彩陶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之后大地湾一期出土的彩陶在年代上明显要早于马家窑彩陶,与目前发现的最早含有彩陶文化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耶莫有陶文化、哈纳文化的年代大致相当。
A、华夏文明受西欧、西亚文化影响明显 B、甘肃是世界最早产生彩陶的区域之一 C、大地湾彩陶文化是最早的彩陶文化 D、甘肃地区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 -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 , 放大了才能解决。
-
1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评语) B、货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兹收订金伍佰元,余款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不是忙到脚不粘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摘自教室板报) 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清期待。/领衔浙江,独占鳌头。/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摘自招牌广告)
-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摭拾(zhí) 哄笑(hōng) 擎天柱(qín) 钻木取火(zuān) B、吟哦(é) 皲裂(jūn) 胳肢窝(gā) 蜚声中外(fēi) C、孱弱(càn) 牌坊(fāng) 干细胞(gàn) 铩羽而归(shā) D、屏息(bǐng) 夹克衫(jiā) 包扎(zhā) 言之凿凿(záo)
-
13、阅读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奔跑者。每一天,我们都朝着前方的梦想奔跑。
奔跑,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言弃、勇往直前的力量。它让我们在跌倒后学会爬起,在疲惫时选择坚持,在黑暗中追逐光明。九年级的我们,正站在人生的关键路口,让我们一起以奔跑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无限可能!
请以“奔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写在作文卷第一行的中间位置;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④语言规范,不要使用网络语言,不得抄袭套用本试卷上的阅读材料;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⑥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
14、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季布
司马迁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② , 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释】①嫚(màn):侮辱。②瘳(chōu):(伤、病)痊愈。
(1)、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2)、请概括选文叙述的事件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
15、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不得志 , 独行其道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此之谓大丈夫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屈 猥自枉屈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16、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后面试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中国古代诗人擅长炼字,可谓一字传神。“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妙?请谈谈你的理解。
-
17、用原文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饭疏食,饮水, ,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2) , 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3)角声满天秋色里,。(《雁门太守行》李贺)
(4)金樽清酒斗十千,。(《〈行路难〉其一》李白)
(5)?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秋瑾)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胸怀天下,不计个人得失的两句诗是: , 。
-
1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1)冰清玉洁、精金良玉、玉振金声、玉树临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玉”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优秀品质,彰显着东方美学的韵味。凝视一块美玉,看到的是柔美和温润;触摸一块美玉,感受到的是坚实和高洁。中国人从美玉身上,寻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追求,寄托着为人处世的智慧。
(2)《荀子·法行》中记载,子贡询问“君子贵玉”的原因,孔子答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谦谦君子,正如温润之玉,光华敛于内而不炫于外,清辉藏于身而气韵自生,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黄文秀为了让基层群众过上好日子,把韶华留在广西百色的大山深处,这是当代年轻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责任担当。杨善洲常拿工资接济困难群众,为他们买粮食、购种子、送衣被,却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属办过私事,这是优秀党员干部冰清玉洁、白璧无瑕的崇高风范。
(3)①玉石藏于山中、埋于谷底,与普通石头不分轩轾,如何成为众所敬仰的美玉?②坚固细密的玉石,必得经过一番艰苦的切、磋、琢、磨,才会露出质朴面目,显出纯美底色。③“玉不琢,不成器”,器与人皆通此理。④只有历经雕琢磨砺,唤醒内心的道德律,淬炼信仰的主心骨,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⑤大凡成就大业者、贡献杰出者、勇赴使命者、舍己为人者,无不是经历几番潜心学习、艰苦锻炼、奋斗打拼,才为世所识、为人所赞。⑥磨砺始得玉成;在工作实践中战风雨、斗寒霜,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砥砺心性、强壮筋骨、增长才干,才能琢磨成器、百炼成钢,最终有所成就。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每块玉都有独特的形态与气质,每个青年也都有独特的禀赋与追求。对玉的雕琢不能千篇一律,对青年人才的培育也讲究因材施教。因材因性,把雕琢之功施于无形,方能获得出乎意料的效果。广大青年也需要在干事创业的路途中,心怀真善美的追求,以不负韶华之朝气、激越沧海之胆气,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镌刻在灵魂深处,清白做人,踏实做事,让青春之花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胸怀锦绣,腹隐珠玑,时时砥砺,事事精进,必能成为栋梁之才。
(5)“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正如美玉经得起岁月的淘洗,美德懿行耐得住时间的检验和人心的评判。以人比玉,由玉及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加勤勉,用时间和汗水雕琢自己,努力成为一块“美玉”,永远散发洁净通透的光泽。
《人民日报》(2022年11月09日 05 版)
(1)、(1)本文的论题是什么?(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简答。(尽量用原文回答)
(2)、请在第(2)段画横线处,仿照下文“黄文秀”“杨善洲”两个论据的内容补充一个有关爱国或革命的事实论据,使(2)段事实论据丰富多样。(不少于50字)(3)、文章(3)段是如何分层论证的?请简答。 -
1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火星与地球之间平均距离为2.25亿千米。火星曾与地球很相似,火星在诞生之初环境舒适、潮湿、富含气体,并且受到磁层保护。
②现在,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有较大差异。火星表面现在干燥无比,非常贫瘠,根本看不到什么植物和动物。火星的岩石地表上到处都是撞击坑,同时还点缀着深邃的峡谷和壮观的火山。火星大气压只有地球的大约0.7%。火星引力也比地球小且没有磁场,这导致它大气稀薄,以致连来自太阳的热量都无法很好地保存,因此,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低至-26℃。沙尘暴在火星上非常频繁。在沙尘暴中,尘土颗粒会以高达每小时110千米的速度呼啸而过。……这些因素给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带来了极大困难。
(主要摘编自《人类探索火星的七大惊人发现》,《世界科学》2023年12月)
【材料二】
①要想平稳地降落到火星表面,就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慢下来。“超音速降落伞是减速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天问一号在使用降落伞时要保证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动压下打开,而这个过程存在开伞困难且不稳定等问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王闯说。
②王闯介绍,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天问一号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将下降速度减掉90%左右,这个过程需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通过反推发动机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
③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 , 比月球表面环境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 , 相距遥远的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历“未知9分钟”。
(摘编自《“天问一号”本领强),<光明日报》2021年5月16日)
【材料三】
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对此,海外(俄罗斯、奥地利、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航天官员、专家、媒体分别表示祝贺、赞叹,认为这项火星探测任务的实施是一次“重大飞跃”、一个“伟大成就”。
(摘编自《海外祝贺、赞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人民网,2021年5月16日)
(1)、把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填写出来。上面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三则材料都因 而产生联系,形成一个非连续性文本。
(2)、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绍了人类探索火星的一些发现,通过这些发现,我们可以这样认识:自从火星诞生以来,它的环境与地球环境有较大差异。 B、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慢下来,最后降落到火星上,超音速降落伞在天问一号减速中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C、天问一号着落火星的减速过程要先后经历大气减速阶段和动力减速阶段。 D、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这一“伟大成就”得到海外国家领导人、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的祝贺和赞叹。(3)、材料二的③段中在说明过程中使用了“约”“左右” ,这符合说明文科学性的要求吗?请简答理由。 -
2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听雨
王继怀
①静坐在书桌前,窗外正下着雨。听着雨打篷的声音,听着这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耳畔响起了儿时大山里的雨声,想起了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
②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是经常下雨的。雨后的山村也是非常美丽的,像一幅水墨画。小溪里的水涨了,村子里池塘满了。雨后山间草木新,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一阵清风吹来,泥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③微风细雨中,我常赤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雨中的这份惬意。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
④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老屋顶上的黛色瓦片,长满青苔的橡子,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都被山间云雾缭绕着。空中飘落着雨丝,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大山里的这挂雨帘。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雨的气息。
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时,伴着一盏昏灯,听着雨声写下了“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的诗句;南宋词人竹山先生用听雨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写到老年听雨,《虞美人·听雨》中,“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尽了他难以化解的愁思。
⑥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这位华侨是我的同乡,他得知我来到西班牙,特意到宾馆来找我,与我聊了很久。他说他到马德里已经20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此地的气候水土、生活习俗,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已把马德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之情却愈来愈浓,只要有家乡人来马德里,他知道了都会来见一见,聊一聊。这位华侨说,他小时候在老家就特别喜欢听雨,有一年回老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把这段在家乡录的雨声放给自己听,每次听着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雨声,他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老家听雨的那段难忘的时光,回到了万里之遥的故乡。
⑦在繁华的都市,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推开窗,听着雨声,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今夜,我听的是雨声,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
(1)、第①段写到“听着这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结合全文,说说雨声为什么有“诗意”。(2)、第④⑤⑥三段中写了“我”、陆游、竹山先生、华侨“听雨”,其中,哪一个“听雨”表达的情感与其它“听雨”明显不同?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明显不同的“听雨”?(3)、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形神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的?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4)、“呼应”是散文常用的写作技巧;请结合选文的首尾两段内容赏析本文“呼应”的运用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