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提琴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会走音,乐师常常会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 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琴弦的(    )。
    A、音高 B、强弱 C、音质
  • 2、聪聪和华华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跳绳吉尼斯比赛,他们测了跳绳前后呼吸次数 的变化,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两位同学

    平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

    跳绳吉尼斯比赛后每分钟呼吸次数

    聪聪

    23次

    42次

    华华

    21次

    32次

    (1)、分析表格数据,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增加较多的同学是  ,同时可以 猜测恢复到平静状态较快的同学是
    (2)、通过数据分析,运动后两人的呼吸都明显加快.这是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 增加,人体需要更多的  ,此时心跳也会加快,能输送更多的 
    (3)、聪聪运动后感觉呼吸不畅,身体特别累,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 3、如图是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气体的成分比较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吸进人体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占% ;呼出体外的气体 中,这种气体的含量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2)、吸进人体的空气中氧气占 %,呼出体外的气体中氧气占 %,  被人体吸收了 %;  在吸进人体的空气中占0.03%,在呼 出体外的气体中增加到了%。
    (3)、典典在游泳池里游泳,深吸一口气后潜入水底,屏气一段时间后 再浮出水面,再尽力呼出气体,那么典典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
  • 4、参加完剧烈运动后,我们感觉腿变酸,这是腿部缺  造成的。因此人体 会 每分钟呼吸次数,从而吸入更多的
  • 5、人体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填“胃”“心脏”或“肺”)。
  • 6、 学科素养 · 科学思维比较强壮型和瘦弱型同学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发现强壮型同学的 呼吸次数少些,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强壮型同学呼吸功能强一些,胸腔扩张和收缩时气体交换的量大一些 B、瘦弱型同学的气管吸入的气体多一些,但没有及时进行气体交换 C、瘦弱型同学的呼吸功能不健全,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 7、公园里跑步的人很多,当有人从我们身边跑过时,我们能明显听到跑步者急促 的呼吸声,下列选项中,(    )不是跑步时呼吸变得急促的原因。
    A、跑步时肺部排出的二氧化碳比平时多 B、跑步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 C、跑步时消耗的氧气比平时少
  • 8、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气体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都减少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 C、氧气无变化,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
  • 9、 下列活动中,每分钟呼吸次数最多的是(    )。
    A、坐在教室里看书 B、在公园里散步 C、在操场上踢足球
  • 10、龙龙平时爱运动,天天不爱运动,在一次长跑运动后,龙龙恢复平静状态下的 呼吸次数比天天恢复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所需要的时间(    )。
    A、长一些 B、短 一 些 C、一样长
  • 11、四年级的同学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是(    )。
    A、8~10 次 B、20~25   次 C、40~50    次
  • 12、为了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典典将一 个迷你蜂鸣器放进注射器,将活塞往下压,然后堵住注射器的针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典典能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的传播顺序是(    )。
    A、空气—注射器—耳朵 B、空气—耳朵 C、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2)、典典发现如果将活塞往外拉伸,听到的蜂鸣器声音会变弱,这是因为(    )。
    A、注射器内的空气变稀薄 B、蜂鸣器的声音变弱 C、注射器不能传播声音
    (3)、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典典将一个正在放音乐的手机放入玻璃瓶内,玻璃瓶外 连抽气机,随着不断抽出玻璃瓶中的空气,可以发现音乐声(    )。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不受影响,和没抽气之前 一 样
    (4)、通过这两个实验典典可以得出结论,声音 在真空中传播。
  • 13、
    (1)、华华在桌上写字,梦梦将耳朵贴着桌面,同同端坐在桌前,梦梦和同同都能听 到写字声,但是  听到的声音更清晰,因为梦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她耳朵中的,同同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他耳朵中的。天天和龙龙尝试做了“土电话”。他们在两个纸杯底部 用牙签扎一个小孔,将棉线穿过小孔,打结固定。拉直 棉线后,天天对着杯口低声说话,龙龙将另一个纸杯杯口放在耳朵上听声音。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如图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天 天在用“土电话”打电话时,用手捏住棉线中间,龙龙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  因为棉线停止了 ,不能继续传播声音。
    (3)、隔相同的距离,用相同强弱的声音说话,如果将棉线改成铁丝,则对方听到的声音将会  ,这是因为.
    (4)、天天发现无论是铁丝还是棉线,用“土电话”都比不用“土电 话”听起来更清晰,他想到了《梦溪笔谈》中的一句话:行军宿营,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关于士兵“伏地听声”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地能帮助传播敌人的马蹄声 B、空气不能传播马蹄声 C、大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快
  •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诗人耳 中 的 。
  • 15、声音是以  的形式在物体中传播的,在不同物体中,声音的传播本领不  同,在  中传播最快,在  中传播最慢,在  中不能传播。 (后三空均填“固体”“液体”“气体”或“真空”)
  • 16、如果不幸遇到地震被困在倒塌的房子下面,求救时,用砖头敲击身边的钢管比大声呼叫更有效,其中的科学原理是(    )。
    A、钢管坚硬 B、敲击钢管能发出声音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效果比在空气中的传播效果好
  • 17、中国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身穿航天服成功出舱,在舱外工作时他们用电子通信设 备进行沟通,这是因为(    )。
    A、太空中噪音大,不利于航天员们交流 B、太空中属于真空环境,声音无法直接传播 C、航天员的头盔把声音阻挡了
  • 18、 钓鱼爱好者们都是安静地在河边钓鱼,因为如果大声说话,鱼就不 敢来吃鱼饵了,这说明(    )能传播声音。
    A、空 气 B、水和空气 C、鱼竿
  • 1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通过 (    )传播到船 舱内诗人的耳中的。
    A、空 气 B、 C、船舱
  • 20、如图所示,学校科技展览墙上挂着一件外形像排箫的展品,它不是 排箫,但它的发声原理与排箫相同。华华将耳朵贴在每根管子的底部,她听到了管子里发出的“嗡嗡”声;再仔细听,还发现每根管 子发出的“嗡嗡”声是不同的。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华华联想到了课上学过的“声音”,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她推 测这件展品管子里发出的“嗡嗡”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空气柱 B、管 子 C、墙壁
    (2)、我们根据图片可以得出,这件展品管子的特点是相同, 不同 。
    (3)、华华按管子从长到短的顺序依次将耳朵贴在这件展品的底部,听 到不同长度的管子发出的“嗡嗡”声是不同的,她听到不同的声音是因为声音 的  (填“高低”或“强弱”)不同。你预测从左到右声音的变化是(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