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 期中科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面包使用的酵母菌对人体是有害的 B、使我们得病的病毒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 C、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
  • 2. 如图所示,在两个装水的水缸中放了大小相同的小球,从侧面观察,(        )。

    A、圆形水缸中的球看上去更大 B、方形水缸中的球看上去更大 C、两个水缸中的球看上去一样大
  • 3. 以下选项中,(        )是洋葱内表皮细胞。
    A、 B、 C、
  • 4. 制作玻片标本时,下图中盖上盖玻片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 5. 观察微生物时,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或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让盖玻片和载玻片贴得更紧 B、控制微生物的运动,方便观察 C、分成一小格一小格方便数出微生物的数量
  • 6. 下列各组镜片可以制成简易显微镜的是(        )。
    A、 B、 C、
  • 7.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从显微镜目镜中看到物体(圆点)如右图所示。想把这个圆点移到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往(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下方
  • 8. 在做“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有同学看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这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个原因引起的?(        )
    A、气泡太多 B、表皮细胞撕太厚 C、显微镜操作失误
  • 9. 小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某种昆虫的触角,并记录:1对,触角的顶端逐渐变粗,类似于一个棒子或棒球杆的开头。最符合记录的是(        )。
    A、 B、 C、
  • 10.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通常用(        )给洋葱表皮染色。
    A、清水 B、碘酒 C、酒精
  • 11. 小科利用工具在同一地点,分别测量了10月1日,11月1日,12月1日正午时分影子的长度,此时关于影子长度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影长不变
  • 12. 地球上会有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  )

    ①地球不透明②地球不发光③地球足够小④地球不停地自转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 13. 在认识地球及其历史的过程中,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小科把他们的观点制作成了如右图的“韦恩图”,她归纳正确的是(        )。

    A、①——地球是球体 B、②——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③——所有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 14. 下列各种猜想中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猜想1 B、猜想2 C、猜想 3
  • 15. 我们在制作地球模型时,从里到外依次是(        )。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核、地幔、地壳 C、地幔、地核、地壳
  • 16. 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模拟的是(  )
    A、地球 B、太阳 C、地球公转轨道
  • 17. 温州市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该依据哪一天的楼影(如图所示)来计算(        )。

    A、夏至日 B、秋分日 C、冬至日
  • 18. 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时,海洋和陆地的占比是(        )。
    A、l: 1 B、2: 1 C、7:3
  • 19.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这个证据否定了(        )的说法。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木星是宇宙的中心
  • 20. 下表是小科查阅到的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变化数据。分析数据,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地球上四季的变化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无关 B、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北半球夏季 C、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肯定是圆形的

二、组合题。(本题有4小题,共60分)

  • 21. 神秘的微小世界:探索微小世界时我们经常会用到很多工具。下面是玻璃片上三处水滴侧视图,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B、 C、
  • 22. 放大镜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系,班级中存在两种猜测:

    猜测①:放大镜放大倍数和镜面直径有关系,直径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猜测②:放大镜放大倍数和镜面凸度有关系,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小科和同学进行“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研究时记录如下:

    从以上实验结果,你支持哪种猜测:理由是:

  • 23. 下列物体中,能用放大镜观察的是(        )。
    A、蚜虫的身体特征 B、植物叶片上的气孔 C、花粉颗粒的表面特征
  • 24. 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我们应将物镜下方的透明罩(        )物体,

    再进行调焦。

    A、远离 B、靠近但不贴住 C、紧贴
  • 25. 显微镜的使用:

    (1)、请写出图显微镜对应结构的名称。

    A:B:

    (2)、显微镜的目镜有’(①“10X”、②“20X”)两种镜片,物镜有(①“15X”、②“25X”)两种镜片,小科要想使视野范围最大,应该选择目镜“和物镜“”的镜片。(填序号)
    (3)、你会正确使用显微镜吗?请将下列步骤进行正确排序(填序号)。

    (4)、标本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光,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细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们可以这样调整:
    (5)、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是放大的(填“正像”或“倒像”)。
  • 26. 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产生了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由此改变我们的生活。请你举出两个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 27. 小科研究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时,把微生物分成等量的甲、乙、丙三组,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观察记录如下:

    组别

    条件

    微生物数量/只

    培养液浓度

    温度

    光照情况

    初始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甲组

    1 mol/L

    10℃

    黑暗

    25

    25

    26

    26

    27

    乙组

    1 mol/L

    25℃

    黑暗

    25

    33

    39

    45

    52

    丙组

    1 mol/L

    10℃

    黑暗

    25

    22

    20

    11

    6

    (1)、该实验是采用(        )进行研究。
    A、对比实验法 B、模拟实验法 C、观察实验法
    (2)、该实验是研究微生物生长与的关系。
    (3)、根据表格数据,我们能得出结论是:
    (4)、以下信息中,(        )的证据能支持微生物也是生物。
    A、微生物的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B、微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 28. 了解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方式主要有自转和公转,在地球上可看到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以一年为一个周期围着太阳旋转。小科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见图1)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并用画图的方式做出解释(见图2)。

    (1)、如图1:在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 , 地球仪代表 , 被手电筒照亮的部分表示
    (2)、根据图1和图2判断,小科观察到现象,说明地球自转时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3)、从图1和图2中,我们还发现地球自转一个特点是
  • 29. 小科继续在地球模型上模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研究谁先迎来黎明。下面是他的模拟实验记录单:

    (1)、请将模拟实验记录单补充完整。
    (2)、怎样确定自转的方向呢?

    坐在前进的汽车里观察窗外的树木,发现树木向(选填“前”或“后”)运动。坐在自西向东的转椅上观察周围物体,发现周围的景物(选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运动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我们可以推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所以(选填“东边”或“西边”)先迎来黎明。

    (3)、图是北京、上海、重庆三个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示意图。一天中,上述城市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 30.
    (1)、太阳光能照亮整个地球吗?请用阴影在下图中画出不能被照亮部分?
    (2)、上图中,A点昼夜交替的时间周期一般是(        )。
    A、12 小时 B、24 小时 C、一年
  • 31. 一年四季中日影的长度是如何变化的呢?某小组的同学利用圭表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
    (1)、制作圭表时,圭和表的位置应(        )。
    A、相互垂直 B、相互平行 C、随意摆放
    (2)、组装圭表,测量日影,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早晚测量 B、选取同一地点 C、每天正午时分去测量
    (3)、右图中太阳的不同位置A模拟的是 , B模拟的是 , C模拟的是(选填:“春分秋分”、“夏至”或“冬至”)

    (4)、北半球同一地点,从春季到冬季,同一物体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是(        )。
    A、长度始终不变 B、先变短再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