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组设计搭建了如图的两种“过山车”模型,小球从起点 A 释放后,依次经过B、C、D点。

    (1)、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正确的步骤是( )。

    ①准备制作材料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③设计“过山车”轨道    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2)、小球经过AB和CD段做运动,经过BC段时做运动(填“直线”或“曲线”)。
    (3)、用秒表分别测量相同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的运动时间,结果如下表:

    小球

    运动的距离(厘米)

    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1号“过山车”

    200

    4

    4

    4

    4

    2号“过山车”

    200

    6

    6

    5

    表中“☆”处应选择的数据是。分析表中数据,小球在号“过山车”上运动得快。

  • 2、小明持续记录了自己所在小区——个星期的气温和降水量,如下图。

    日期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中午的气温(℃)

    12

    13

    13

    14

    13

    1

    2

    降水量

    0

    3

    4

    0

    5

    0

    0

    (1)、小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在小区的( )。
    A、走廊上 B、房间里 C、室外树荫下 D、室外太阳下
    (2)、从表格中的气温可知,( )该地区发生了一次明显的降温现象。
    A、12月 28日 B、12月 29 日 C、12月 30 日 D、12月 31 日
    (3)、表格中,小明漏写了降水量的单位,应该是( )。
    A、毫升 B、毫米 C、毫克 D、
    (4)、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 )小时内的降水量。
    A、6 B、10 C、12 D、24
  • 3、暑假,小科去余姚盐场参观学习,他从盐场带回来一些粗盐,粗盐有许多杂质,他决定自己尝试去除这些杂质。

    (1)、他先要用(填“甲”“乙”或“丙”)装置将盐溶解在水中。
    (2)、在选用乙装置过滤时,液面要(填“高于”“低于”“持平”)滤纸的边缘。
    (3)、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填“能”或“不能”)被过滤分离。
    (4)、接下来要用丙装置分离盐和水,这个过程叫( )。
    A、沉淀 B、过滤 C、蒸发 D、溶解
    (5)、观察比较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后得到的白色颗粒和原来的粗盐,发现( )。
    A、大小相同、颜色相近 B、大小相同、颜色不同 C、大小不同、颜色相近 D、大小不同、颜色不同
    (6)、在蒸发食盐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 B、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C、食盐水沸腾了就熄灭酒精灯 D、看到有食盐出来就熄灭酒精灯
  • 4、在两条相同长度的轨道上比较两个小球运动快慢,实验中不需要( )。
    A、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B、保证小球质量相同 C、观察小球运动的情况 D、两个小球同时开始
  • 5、当你坐在转椅上按顺时针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你观察到周围的景物是在( )运动的。
    A、逆时针 B、顺时针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 6、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其运动的轨迹。风车运动轨迹是( )。
    A、 B、 C、 D、
  • 7、为比较两杯水的体积大小,以下方法中最准确的是( )。
    A、目测比较两杯水的高度 B、用量杯测量两杯水的体积 C、用直尺测量两杯水的高度 D、用手分别掂量两杯水的重量
  • 8、跳高运动员在起跳后的运动路线是( )。
    A、三角形 B、直线 C、曲线 D、环形
  • 9、下列物体中在转动的是( )。

    ①垂直运行中的电梯 ②风车 ③工作中的电风扇扇叶 ④时钟的指针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 10、如图所示,在做水结冰的实验中,为了加快水结冰,在碎冰中加入食盐。实验完成后,要分离出碎冰中加入的盐,要选下面的( )装置。
    A、 B、 C、 D、
  • 11、同学们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了一天中8时到16时的气温,数据如下表,由此可知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

    时间

    8时

    9时

    10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 时

    16时

    气温

    16 ℃

    17 ℃

    19 ℃

    20℃

    22 ℃

    24℃

    25℃

    23 ℃

    21℃

    A、由高到低 B、由低到高 C、由低到高再到低 D、由高到低再到高
  • 12、在升旗时发现旗面正向东面飘动,由此可以推断此刻的风向为( )。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 13、水能蒸发,其快慢与( )无关。
    A、容器的颜色 B、风的大小 C、温度高低 D、表面积的大小
  • 14、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日历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尽量在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C、周末和节假日应该停止观察记录D.刮风下雨也是定时定点观察记录
  • 15、在天气预报中看到的气温12—25 ℃,这里的25 ℃是一天里的( )气温。
    A、最低 B、最高 C、平均 D、以上都不是
  • 16、下面四幅图中,能更准确地表示水沸腾时气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的是( )。
    A、 B、 C、 D、
  • 17、下列水的温度由低到高的是( )。
    A、自来水—温水—沸腾的水—烫手的水 B、自来水—温水—烫手的水—沸腾的水 C、沸腾的水—烫手的水—温水—自来水 D、自来水—烫手的水—温水—沸腾的水
  • 18、在中国北方,严寒天气里,刚洗过的毛巾晾在室外,毛巾中的水会结成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毛巾变干了。在“湿毛巾————湿毛巾结冰————毛巾变干”的过程中,水的形态变化是( )。
    A、固态→液态→气态 B、固态→气态→液态 C、液态→固态→气态 D、液态→气态→固态
  • 19、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①有气泡产生     ②有白色的颗粒产生      ③水分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20、夏天,把冰可乐倒入玻璃杯中,杯子外面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 )。
    A、杯子里渗出来的可乐 B、空气里的水蒸气 C、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变成的小水珠 D、冰融化成的小水珠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